为什么有些团队整体绩效大于各部分的总和,而有些团队整体绩效却小于各部分的总和?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工业设计师彼得·斯基尔曼几年前设计了一项实验。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从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东京大学等院校召集了由商学院学生组成的若干个4人小组,让每个小组使用下列材料搭建一座塔,能搭多高就搭多高。
①20根未煮过的意大利面
②1卷1米长的透明胶带
③1根1米长的细线
④1颗标准大小的棉花糖
比赛规则只有一条:搭建结束时,棉花糖必须放在塔的顶端。然而,这项实验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要完成的任务本身,而是实验的参与者:有些团队是由商学院学生组成的,有些则是由幼儿园小朋友组成的。
商学院学生立刻开工,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审视手头的材料,评估各种想法并提出深思熟虑、富有见地的意见。他们想出好几个方案,并对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个进行打磨,整个过程体现出专业、理性和明智。在形成一个细节完善的方案后,他们分派任务开始搭建。
幼儿园小朋友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他们没有进行战略规划,没有分析或分享各自的经验,也没有提意见或做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进行任何討论。他们只是挤在一起,互动既不顺畅也没有条理。他们会突然从对方手里一把抓过材料就开始搭建,根本不遵循什么计划或战略。他们的交流总是简短有力:“这儿!不,是这儿!”他们的全部技巧或许可以被描述为大伙儿一起尝试使用各种办法。
倘若让你赌哪个团队会赢,那绝不是什么难事儿。你多半会赌商学院学生赢,毕竟他们具备出色完成任务所需的才智、技能和经验。我们通常都是这样考虑团队绩效的。我们假定技能娴熟的个体联合起来将产生高绩效,就像我们假定“2加2远大于4”。
不过这次你可能赌输了。在几十次实验中,幼儿园小朋友搭建的意面棉花糖塔平均高度达到66厘米,而商学院学生搭建的平均高度则不到25厘米。
这一结果让人费解,因为它就像一种错觉。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精明强干、经验丰富的商学院学生,很难相信他们联合起来的绩效很低;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心思简单、经验不足的幼儿园小朋友,很难相信他们联合起来的绩效完胜商学院学生!然而,这种错觉,亦如所有错觉,它们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的本能引导我们关注错误的细节——个体技能。然而,个体技能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
商学院学生看上去是在合作,但其实他们是忙于一个被心理学家称为“身份管理”的过程,即弄清楚自己在整个群体中的地位:谁是领导者?可以批评其他人的想法吗?这里的规则是什么?他们之间的互动看上去挺顺畅的,但其实他们的行为隐含着犹豫、无效率及微妙的竞争。他们的心思没有放在任务本身,而是在揣摩彼此的意图;他们把太多时间花在了身份管理上,以致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即棉花糖相对较重,意大利面很难固定。结果,他们搭建的塔经常坍塌,时间还不够用。
幼儿园小朋友的行动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章法,但是当你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时,他们的行为既有效率,也有效果。他们没有为身份竞争,而是活力满满地并肩作战。他们迅速地行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为彼此提供帮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冒险,并留心结果,这些做法帮他们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幼儿园小朋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比商学院学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合作的方式更聪明。他们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一群普通人整体创造出的绩效远远大于他们各自绩效的总和。
群体文化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我们在成功企业、冠军团队、兴旺家族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存在,而当这种文化缺失或是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时,我们也能感觉得到。我们甚至能测量出这种文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哈佛大学对200多家企业的研究表明,一种强有力的群体文化在10年间将企业净收益提高了765%。然而,强有力的群体文化的内在运作机制却一直很神秘。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组织、社区和家庭具备这种文化,也都知道它很管用,但不清楚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