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影响三国历史进程的最后一战,此战后三国并立的格局完全定型,中国的历史步入了真正的三国时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这句话所说大概是指中国历史一乱一治的发展规律。从利益集团之间的窝里斗到董卓之乱后,曹操本来是结束乱局,使天下重归一统的最佳人选,然而擂台上的选手都不是泛泛之辈,致使他的统一梦落空。
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后,曹操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条件,但是赤壁的败绩,让他丧失了统一的机会,因为他遇到真正的对手。在赤壁之战后,孙刘结成同盟以对抗北方。然而随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孙刘联盟的裂痕也日益扩大,终于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彻底破裂,爆发了孙刘夷陵之战,这是三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场大战,也是真正进入三国时代的开局之战!
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所做的战略规划是横跨荆益,以图中原。在夺取汉中之后,刘备集团跨出了统一天下的第一步,但是刘备集团得意忘形,几乎以为跨出第一步前面就全是坦途了,殊不知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面还有漫漫的荆棘路要走。其实,不仅前面路荆棘丛生,背后也不安全,因为孙权集团的战略规划也是据长江天险而守,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孙权一定是要夺取刘备在荆州的所有地盘。镇守荆州的关羽的骄狂疏忽给了孙权机会,致使关羽被杀,荆州易主,刘备横跨荆益统一天下的战略规划被打破。因此刘备说什么也要夺回荆州,岂能就此善罢甘休,刘备为了荆州也不惜一战!
是的,荆州被夺,孙刘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别的不说,与刘备多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刘备也咽不下去这口气,更主要的是,被刘备视为咽喉之地的荆州被孙权方面袭取了,失去这块战略要地,刘备集团被困在蜀地,施展不开拳脚。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跟孙权算一笔总账,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此时的刘备愤怒而急躁,他要夺回属于他的荆州。刘备向来是最能沉得住气,最能隐忍,城府极深,但是关羽被杀,荆州被夺,他受到巨大的打击,他绝不能容忍孙权公然背盟!
因为急于要夺回荆州,刘备在称帝不久之后御驾亲征,找孙权算账兼夺回荆州。曹操后期称帝的条件基本上已经成熟,但是曹操在迎奉天子那一刻起就背上了道德包袱,在心理上有障碍,终其一生也没有称帝。反正自己比皇帝还皇帝,没必要到了晚年背上篡汉的骂名。但是他的儿子曹丕已经是新世代了,没有必要坚守那套陈旧的君臣观了。因此在曹操死后,曹丕一接班就迫不及待的逼迫汉献帝退位让贤,这个天下是他父亲打下来的,汉献帝当这么多年傀儡皇帝也当的够了,已经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了,所以汉献帝就下课呗。
刘备不管怎么样都无法超越曹操,但是总是在模仿曹操。曹操称王,刘备马上跟进,曹丕称帝,刘备紧随其后。在刘备称帝之后,马上发动了旨在夺回荆州的夷陵之战。孙权方面也知道刘备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对付刘备,孙权干脆向曹魏新朝廷称臣,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他并不会真的倒向曹魏的怀抱。曹魏也知道孙权不是真降,新皇帝曹丕虽然是个二代,但是奸诈也不在乃父之下,他正要两家拼个你死我活,他也在打他的如意算盘。孙刘两家拼命正是他乐意看到的,两家不管是谁赢谁输,对曹魏都是有利的。两家咬的差不多了,曹魏可以最后去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所以曹丕自然接受孙权的投降,以鼓励两家拼个两败俱伤。
孙刘两家对峙于猇亭。这场大战双方都很重视,刘备方面是刘备御驾亲征,他要夺回他的荆州,不能就这么让孙权占了,他必须要亲自去夺过来!孙权方面也是拿出了多半的家底来抵御刘备的进攻。孙权将抵御刘备的这副担子交给江东的后起之秀陆逊,担任猇亭前线总指挥的陆逊是孙权方面继周瑜之后最杰出的青年将领。早在谋取荆州的前后,陆逊就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孙权方面最后能夺取荆州,陆逊是功不可没的。正是陆逊跟吕蒙唱的那出双簧才成功的麻痹了关羽,甚至陆逊配合吕蒙演这出戏比吕蒙花的心思更多,难度也更大,这场戏实际上是陆逊在跟关羽唱的对台戏。
陆逊在台前跟关羽装蒜要比吕蒙装病的技术含量高的多,吕蒙只要暂时淡出公众的视野就足够了,而陆逊要直接跟关羽玩心计,他装痴装呆,装的跟真的似的。陆逊果然是软刀子杀人于无形,温水煮青蛙毫无知觉,关羽很快着了道,将荆州的防御力量抽空,吕蒙趁荆州后方空虚,兵不血刃拿下荆州,关羽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实际上也是被陆逊捧杀的。
陆逊貌似书呆子,关羽认为不足畏,所以被陆逊牵着鼻子走还一点也不知道,这说明陆逊抓住了关羽的心里,做到了知己知彼。在指挥夷陵之战,陆逊能够打败刘备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而刘备失败,跟关羽失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方面,刘备关羽不是异性兄弟,简直就是亲哥俩。刘备对这场战役很重视,但是他重视的是荆州这块地盘,而对陆逊的态度跟关羽对陆逊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也认为陆逊不过是“孺子”,不足畏,不是他这样用兵经验丰富的老江湖的对手。所以刘备也着了陆逊的道,一把火被烧的狼狈不堪,但是他至死都不认为是他轻敌。刘备败给了后生晚辈陆逊,他心中说什么也不服,他觉得这完全是天意,认为老天爷让陆逊来折辱他。自己轻敌冒进,不会打仗,却赖老天爷!夷陵之战,刘备惨败,他身心备受打击,忧愤不已,从此一病不起,终于驾崩于白帝城,临终前他将他的儿子和他开创的一方霸业托付给了诸葛亮,这位三国舞台上前期的强人在夷陵之战后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夷陵之战孙权方面大获全胜是离不开主帅陆逊的军事才能。陆逊指挥得当,调度有方,稳扎稳打,知己知彼,有当年指挥赤壁之战的周郎之风。而刘备惨败,几乎葬身于火海,狼狈不堪,可以说是全军覆没。退回白帝城,若非陆逊担心曹魏也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败走麦城的悲剧未尝就不会在刘备身上重演。当然,陆逊是个清醒的人。他知道,曹魏毕竟还是最强大的敌人,跟刘备打的两败俱伤,最终便宜的还是曹魏。说到底,在曹孙刘三家中还是曹魏最强,只有维持一个稳固的孙刘联盟才能避免被曹魏吃掉的命运,所以孙刘联盟还是要继续维持下去。
其实,夷陵之战刘备之所以败的如此之惨,除了他本人不晓军事外,主要还是将帅乏人。刘备御驾亲征,但是刘备本人不会打仗,而四大将军关羽黄忠已死,马超要防守曹魏。本来张飞倒是刘备最得力的助手,不幸在临行前也被他帐下的部将刺杀。张飞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他跟关羽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已死,刘备特别重用张飞。在东征孙权之前,张飞被提拔为车骑将军,但是张飞跟关羽一样也是有毛病的人,而且也挺深的,刘关张这三兄弟果然是好基友,连他们的毛病都差不多,而且都是致命的。
关羽对士大夫很傲慢,很看不起读书人,对基层的士兵倒是很爱护,可以说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好长官。而张飞相反,对读书人比较客气,却不拿基层官兵不当人,动辄打骂,甚至鞭打死士兵也是家常便饭。关羽对他的部下傅士仁糜芳施加冷暴力,毫不掩饰对其厌恶和轻视,给他的部下留下了很深的心里阴影,因此傅士仁糜芳回报他的是在关键时刻投降敌人,断了他的归路,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张飞对他的部下范强张达直接实施暴力,打得死去活来,因此这二人回报他的也用最直接的方法,索性豁出去,一刀结果了这个暴虐的长官,张飞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关羽张飞相继遇害,后方离不开诸葛亮,而赵云为人耿直,不讨刘备欢心,加上不赞成讨伐孙权,自然就不受刘备信任,所以不会打仗的刘备只带着几个小角色就去找孙权算账。在将帅乏人,准备不足情况下就贸然行动,注定是报不了仇雪不了恨的,如此草草出征焉有不败之理,所以夺回荆州肯定是无望的。夷陵之战,以刘备惨败而告终,自此荆州算是完全姓孙了,永远也回不到蜀汉的怀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