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强这个名字一看就知道出自村秀才之手,从头到脚不带半点儿古风。最初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武阳郡守元宝藏甚至觉得其十有八九出于谐音,反正这年头贼情汹涌,张够胆(张狗蛋)、李茂头(李毛头)之类匪首屡见不鲜。再多一个王伟强(苇墙)也不足为怪。
可到了五月初的时候,这个名字在武阳郡守元宝藏的案头出现次数就越发频繁起来。有时竟是一日从两个不同地方发来告急文书,每一份上都写着这个怪异的名字。或是趁某堡寨不备,掩袭而入,将堡寨内存放的牛羊粮食劫掠一空。或者是趁某县不防,猛攻其门,焚房屋,掠草市,害得阖县百姓一日数惊,根本无法安居乐业。
而此贼出手的地点,又选得极为刁钻。总是恰恰卡在武阳与清河两郡交界处。待两郡的太守决定了到底该不该发兵征剿,此贼又像长了翅膀般,呼啦一下飞了个无影无踪。气得清河郡丞杨积善火冒三丈,沿着平恩、洺水一带反复扫荡。谁料没等把姓王的蟊贼给挖出来,又一个姓程的蟊贼突然杀到了临清县外。陈兵两日,悬而不击,硬逼着临清县令朱令明交出了十万石粮食,然后赶在杨积善回军救援之前呼啸而去。
这两个蟊贼都不简单。凭着近几年跟土匪流寇打交道的经验,武阳郡守元宝藏敏锐地察觉了这一点。自从第一次征辽失败,三十万精锐府兵埋骨辽东之后,河北各地的流贼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那些流贼行事素无章法,见到便宜一拥而上,见到硬茬一哄而散。像王伟强和程名振两个这般互相配合,彼此呼应的情况,几乎从没出现过。好在两伙蟊贼目前规模都不算大,元宝藏根据各地送来的战报粗略估算,那个叫做程名振的蟊贼麾下大概有五千到八千余人。而那个叫王伟强的蟊贼则只带了两千五百到四千喽啰。比起一阵风、半天云、惹不得这些动辄号称五万、十万的大绺子,两个后起之秀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
但如果从破坏力上比较,两位年青的蟊贼就让他们的前辈望尘莫及了。开春以来,一阵风、半天云等贼也曾试图劫掠州县,却因为官兵防备的紧,先后失了风,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而在程、王两贼一虚一实地袭击之下,已经连续有四个堡寨被连根拔起。并且四处堡寨都与官府联系密切,其中有两家还是地方上有名的望族,子侄在东都为官,于皇帝陛下面前都是能说得上话的。
怕被受害者的后台在皇帝陛下面前进谗,武阳郡守元宝藏不得不再次加大了对流寇的防范力度。同时,他又派出心腹主簿魏征扮作道士四处明察暗访,终于在五月下旬,摸清境内两支最活跃的流寇的大致情况。
消息送回来后,元宝藏反复看了好几遍,一时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两支新崛起的势力根本不是什么小蟊贼,而是巨盗张金称派出来试探官府动静的先锋。而巨盗张金称麾下像这样的绺子还有二十余支,只是不想引起太仆卿杨义臣的注意,所以才派了两个小角色出来“踩台盘”。
联想到张金称的凶残,元宝藏心里就直哆嗦。迄今为止,凡是被张金称攻破的城池,除了馆陶一地没被屠戮之外,其他都是尸骸枕籍。即便武阳城仗着城墙高大,不会成为张贼的下一个目标。可任由他再横行下去,地方上糜烂的情况早晚会激怒朝廷。去年夏天,武安郡守周养浩便是因为治下先后有三个县被张金称攻破,导致朝廷震怒,直接下旨赐了一杯毒酒。武阳郡去年已经丢过馆陶,如果今年再被张金称抽冷子连破两县,估计从洛阳来的那杯毒酒,就该送往元家府邸了。
不想踏上周养浩的后尘,元宝藏只好提前做准备。他亲笔写信给太仆卿杨义臣,请对方念在多年来的老交情份上,将驻地再向前挪一挪。即便不将麾下兵马压到张金称的老巢门口,至少也要渡过运河,切断巨鹿泽诸寇东进的道路。信送出后,还没等到杨义臣的回音,却先收到了朝廷的邸报。第三次征辽大获全胜,高句丽君臣乞降,送回了大隋叛臣斛斯正的脑袋。皇帝陛下得胜班师,召罗艺、杨义臣等心腹将领去北平郡迎驾。
“嗤!要是真的凯旋而归,还用召罗艺和杨义臣两个前去接应么?”被邸报上夸大其辞的消息气得七窍生烟,元宝藏冷笑几声,喃喃骂道。
有官场经验的人一看就明白,第三次征辽又吃瘪了。如果大军真的打了胜仗,按大隋的规矩,纵使不灭其国,至少也要让高句丽伪王割地、输款、遣子入质才对。而现在高句丽人只说了一句服软的话,皇帝陛下就带着百万大军就撤了回来。分明是看到获胜无望,汲取了前两次东征失败的教训,自己找借口草草收场罢了!
“东翁不必生气。朝廷能知难而退,未见不是百姓之福!”武阳郡主簿魏征见元宝藏满脸晦气,摇了摇手中蒲扇,低声开解。
府衙内通风畅快,根本感觉不到半点儿暑热。但魏征却习惯在手中持一把蒲扇。有事没事轻轻摇一摇,借着徐徐微风,平添几分潇洒。元宝藏却有些欣赏不了对方的从容,皱了皱眉头,沉声回应,“是福是祸哪那么容易说得清楚。前两次无功而返,已经让陛下威严尽失。这次又稀里糊涂跑了回来,恐怕不但流贼看到了机会,那些勋臣贵胄,哪个不想浑水摸鱼?”
“咱大隋的鱼,也不是那么好摸的。你看陛下这几步安排,未必没存着防范的心思!”魏征知道元宝藏口中的勋臣贵胄指的是谁,继续轻摇蒲扇,“有百万大军在侧,他何必把杨义臣和罗艺再招过去?北方虽然有王须拔与魏刀儿两个流贼闹得欢?但凭着二十几万连铠甲都没有的饥民,他们两个就有胆子劫杀圣驾么?”
大隋皇帝杨广御驾亲征高句丽,三次都是从辽东、燕与柳城三郡出发。而辽东三郡人烟稀少,天气寒冷,当地所产的米粮根本无法支撑三万以上人日用。因此百万大军的供给,全凭中原筹集。先由北运河送往蓟县,然后再由蓟县陆路转运前方。如果军中有人叛乱,罗艺和杨义臣两个只要领兵将临渝、卢龙两关塞住,孤悬辽东的百万叛军用不了半个月,就会因为粮食接济不上而崩溃。如果罗艺和杨义臣两人其中之一有谋反之心,另外一人只要把征辽大军放进来,光凭一人一口吐沫,也能将叛军活活淹死。
显而易见,杨广之所以命令杨义臣、罗艺两个领兵前往北平,是提前做好了防范。至于他具体要防范哪个,也许是远征大军的实际统帅宇文述,也许是虎贲大将军罗艺,也许是太仆卿杨义臣。也许此刻皇帝陛下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干脆下了一个画蛇添足的命令,以期待罗艺、杨义臣、宇文述三人互相牵制,彼此忌惮。
“太仆卿岂是谋反之人!陛下此举,唉……”想明白了朝庭命令的奥妙,武阳郡守元宝藏忍不住连连摇头。杨义臣在河北剿匪的功绩有目共睹,虽然半年来没能让高士达、窦建德、张金称等几位最有名的悍匪之中任何一个服诛,但“劝农令”下达后半年多来,各地匪情已经大大减轻。至于因此而被喽啰们自己杀掉或被地方官员借机收拾掉的小贼头目更是数不胜数。
眼下高士达和窦建德两个龟缩于豆子岗,半步都不敢离开。最嚣张的悍匪张金称自己躲在巨鹿泽里边,只敢派程名振和王伟强两个小喽啰出来反复试探。这种形势再继续几个月,土匪们去年囤积起来的粮草吃尽,恐怕就只能从沼泽地里边走出来,跟杨义臣决一死战了。(请订阅支持正版)
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下旨把杨义臣调到北平郡去,无疑是帮了土匪们一个大忙。消息传开后,靠近豆子岗和巨鹿泽两地附近各县的秋粮,肯定都得落入土匪之手。但元宝藏还不能说皇帝陛下的决策有误,毕竟去年夏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陛下所信任的楚国公杨玄感刚刚造过一次反。若不是李旭和宇文述两个反扑及时,百万征辽大军连同杨广本人有可能去年夏天就已经饿死在了辽河东岸。
“陛下能发觉国有巨蠹,其实是件好事。只要他把即位之前的本事拿出一半来,朝中那些城狐社鼠谁是他的对手?先对外息了兵戈,然后整顿朝野秩序,下旨料民。朝中政治清明了,百姓的日子自然就过得去了。只要日子勉强还过得去,哪个又愿意造反?”对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隋朝廷,魏征的看法明显比元宝藏要乐观。“没有百姓跟着造反了,土匪们也就成了无水之鱼。眼下折腾得再热闹,用不了多久便要干在河沟里。到时候你我随便派些人提了篓子出去,还不是想怎么捞就怎么捞么?”
“玄成,朝庭的事情,没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元宝藏被魏征的话逗得愁眉稍展,咧开嘴巴,叫着对方的表字苦笑。主簿魏征是他拿出三顾茅庐的精神来,花大力气请到的。无论学问、见识、人品、气度俱是上上之选。但此人毕竟没经受过大隋官场的历练,不了解大隋今日中病,乃数朝之前就无药可解的痼疾。朝廷以世家大族为根本,而世家大族眼里却只有其家无其国。当年大周因何而衰,如今大隋本质上一样因何而衰。只不过是大周的终结是被外戚杨氏所代,而大隋的终结,却十有八九是因为城狐社鼠们将根本蛀空了,任谁也无力回天。
“朝庭的难处,当然非我这凡夫俗子所能想象,但咱家陛下,可不是一般人!”魏征亦笑,蒲扇轻摇,掀起阵阵凉风。“我看过陛下的文章,还有陛下当年征突厥,下南陈时的那些手段,不敢说前所未有的高妙,至少是二百年内,难得的睿智明君!”
“陛下的勇武与睿智,当然是无人能及!”元宝藏无法反驳魏征的话,悻然接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投向窗外。已经连续阴了很多日子了,外边的夜色漆黑如墨,偶尔闪起几道亮光,也不是希望,而是风暴即将来临的先兆。
大隋皇帝陛下杨广在即位之前,的确像魏征所夸赞的那样英明神武。此人十四岁领兵战突厥,令塞外诸胡近十年不敢南下而牧马。十九岁挥师征南陈,令分裂了近二百年九州重铸为一体。此人开文馆,礼儒生,令长安、洛阳一带胡风尽去,文气复兴。此人不拘一格选用良将,使得罗艺、麦铁杖这样出身寒微的人也能与世家子弟同列,麾下俊杰云集。可以说,十五年前的杨广,让天下大部分贤才,包括世家子弟和寒门才俊,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他才能轻而易举地取代其兄杨勇为太子,进而从先帝手中接过大隋江山。
但那都是十五年的杨广。即位后的杨广,没用多长时间仿佛就变了一个人。为了一点儿小的积怨,他能毫不犹豫地杀掉高颖这样的柱石之臣。为了炫耀大隋富足,他可以不加考虑的允许周边诸胡来中原游荡,一路上白吃白住。离开的时候还能拿走大批原本用刀子都抢不到的礼物。为了虚名,他可以在不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兴倾国之兵征讨高句丽。并且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不知道总结教训,一味地归罪于臣子无谋。
如果不是耐着君臣之礼,元宝藏都想敦请朝中的太医们仔细替杨广查一查,看看皇帝陛下是否被痰迷了心窍,致使本性大失。(注1)只有疯子才会拿江山社稷跟人赌气,只有疯子才会牺牲自己臣民的利益,去博取外人的几句称赞。也只有疯掉了的人,才会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压根不管百姓们的承受能力。
见元宝藏的脸色在灯光与闪电的照耀下瞬息数变,主簿魏征心里暗自犹豫。他今天说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想敦促元宝藏出面写一封奏折给远征归来的皇帝陛下,以恭祝辽东大捷为名,提醒皇帝陛下关注大隋内部隐藏的危机。按照魏征自己的见解,世家大族仗势欺人也罢,流寇土匪横行不法也好,根子都出在朝庭内部。只要朝廷内部能下定决心正本清源,所有乱象都将迎刃而解。而敦促皇帝陛下振作起来,重整大隋秩序的元宝藏,必将作为中兴名臣载入史册。作为给元宝藏出谋划策的心腹幕僚,他也能因此实现自己治国安天下的平生梦想。(请订阅支持正版)
但从元宝藏的脸色上看,显然魏征这些话并没能打动他。或者说没能引起他的共鸣。不甘心自己的建议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否决,魏征犹豫了一下,又笑着说道:“陛下其实还是很有主见的。去年宇文氏父子弄权排挤李郎将的事情,最后闹到陛下那里去,不也被陛下秉公处理了么?依我之见,陛下只是被人蒙蔽,只要有忠臣肯直言相谏,未必不会重新抖擞精神!”
魏征所引的例子,元宝藏很清楚。去年有一个名叫李旭的郎将,在平息杨玄感叛乱时立下了大功。但重臣宇文述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争夺兵权,硬是给李郎将安了个“居功自傲,藐视上司”的罪名,免了他的官爵,扶儿子宇文士及取代了他的位置。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朝野侧目。最后杨广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大怒,下旨申斥了宇文述,并且将已经被贬回家,身后无任何根基的李郎将重新启用,加官进爵,派往河南协助张须陀剿匪。
魏征也是出身于寒门,郎将李旭被皇帝陛下重用的例子,无疑让他看到了改变出身,建功立业的希望。但对于元宝藏而言,李旭和宇文述之间发生冲突,皇帝陛下打压权臣宇文述而为李旭撑腰的事实,却仅仅是皇帝陛下行事随心所欲,不加仔细考虑的又一个典型例子而已。如果换了十五年前的杨广处理同样的事情,无论是偏向宇文家,还是扶植新秀,都会做得更加干净利落。要扶植则扶植到底,就像当年对待罗艺和麦铁杖。要打压就打压到底,就像当年对付太子杨勇的死党。而不该像现在这样虎头蛇尾,既没勇气出重手打击宇文家的嚣张气焰,也没让李旭能掌握太多力量,进而成为他的得力臂膀。
想到这儿,元宝藏哑然失笑。“陛下待小李将军之隆,天下无人能及。但天下有几人有小李将军那么好的运气。玄成,我知道你希望我做什么!但我只是一个郡守而已,人微言轻。况且我自己还对着一屁股麻烦,哪有资格去指摘别人?你有那个力气,还是帮我想想办法,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吧!”
“眼前这一关?”话题转变过于迅速,让魏征有些跟不上谋主的思路。但很快,他就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白费了。元宝藏根本不是个勇于担当的人。此辈只关心自家门前三尺雪,对天空翻滚的乌云和闪电都宁愿视而不见!
“老夫年青之时,也和你一样,以为天下之事无不可为!”元宝藏能猜出魏征心里的失望,又叹了口气,幽幽地解释,“但老夫宦海浮沉多年,最后也不过是个郡守。并且这郡守还未必能做得长,杨公义臣带兵离开,贼人气焰必胜。一旦再失了几个县城,恐怕老夫就要去与那周郡守作伴了,哪还有胆子管别的闲事?”
“眼前这关,其实也不太难过!”见元宝藏满脸颓废,魏征只好不再勉强。关于如何对付程名振和王伟强,乃至二人背后的张金称,他已经想好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只是以元宝藏的魄力和气度,恐怕这套方案想了也是白想。连给皇帝陛下上一道本,尽臣子应尽之义都畏首畏尾的人,更甭指望他勇于任事,为他人之所不为了。
“玄成有何妙策,尽管说来!”元宝藏只听见了魏征说有办法应付眼前盗匪滋扰,压根儿没看见魏征的脸色,精神立刻抖擞了十倍。(请订阅支持正版)
魏征在心里偷偷叹气,脸上却依旧含笑。晃动着蒲扇,扇了几下风,非常自信地回答道:“我这里为东翁准备了上、中、下三策。望东翁量力而行之!其中任何一策都可保武阳郡安全,甚至可以令张贼今后望我武阳郡的旌旗而走!”
听魏征说得如此自信,元宝藏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连连挫了几下手,大声夸赞,“我就知道玄成必有良策教我。几个乡野村夫闹事,怎可能逃过玄成的算计?赶紧先跟老夫说说,你的上策是什么?”
“上策施行起来有些难度!”魏征收起笑容,正色说道:“眼下杨公奉命领军北上,重新感到土匪威胁的肯定不止是我武阳一郡。东翁可以修书给清河、武安、魏郡、襄国四地的郡守,合我五地的郡兵,交由一良将统一指挥,趁贼军不备,直捣巨鹿泽。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他一相说得激昂,元宝藏却只听到一半,就将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好不容易忍到魏征把话说完,摇了摇头,闷声道:“地方郡守互相串联,乃朝廷之大忌。况且还要纠集数万兵马,越境出击?玄成,这信老夫不能写,也不敢写。即便老夫写了,其他四郡也没胆子回应!”
“张须陀老将军在河南……”魏征想用齐郡郡丞张须陀的事迹来激励一下元宝藏,看了一眼对方的脸色,又主动将后半句话吞回了肚子里。齐郡郡丞张须陀多次跨界击杀盗匪,以一郡之兵确保了周边四郡安全。大隋朝庭非但没猜疑他试图兴兵作乱,反而多次下旨嘉奖他和他麾下的勇将秦叔宝、罗士信等人。
但大隋朝的地方官员如果个个都是张须陀,也不会弄得烽烟遍地了。知道谋主没有张须陀的勇气和担当,魏征也不坚持。笑了笑,继续道:“如果东翁觉得上策有些为难,不妨试试中策。需要花费些气力,但万一见效,也可予土匪以重创!”
“玄成尽管说。具体如何执行,我自己再仔细考虑!”元宝藏点点头,脸上依旧堆着笑,声音却明显没先前热情。
魏征了解他的性格,也不以为意。想了想,从容说道:“我装扮成道士出去转了半个多月,仔细打听了那两个新崛起的盗匪之行事方式。发现这二人做事风格与其他盗匪有所不同,特别是那个程名振,很少滥杀无辜。对于堡寨和县城,也是以逼迫对方交粮自赎为主。即使最后动用武力攻破了堡寨,也没有将反抗者屠戮殆尽!”
“那是他在给自己留后路!”元宝藏耸了耸肩膀,不太理解魏征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在他眼中,土匪就是土匪,根本没有善良和邪恶的区别。只要踏上匪途,就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东翁说得对,他可能是在给自己留后路!”魏征顺着元宝藏的话接了一句,话中所包含的意思却和元宝藏的说法完全不同。“我打听过,张金称去年之所以没在馆陶屠城,也是因为他的劝阻。并且馆陶县的城隍庙里边至今还立着他的塑像,那些平头百姓恨张金称,却对姓程的交口称赞!”
“有这事儿?”元宝藏被魏征的话吸引起了兴趣,皱着眉头追问。印象中,那些无知百姓是最不懂得感恩的,自己做了好些年父母官,都没能让百姓为自己塑像。而程某人身为一个蟊贼,反被愚夫愚妇们当做神仙给供了起来?这事情要是传扬出去,自己岂不是成了大隋朝最尴尬的郡守?
魏征轻轻点头,“有这事儿!不过塑像不是百姓立的,而是去年被张金称杀死的馆陶县令林德恩亲自下令立的。据说是为了表彰程名振在张金称第一次攻打馆陶时,为挽救全县百姓的性命挺身而出的义举所立。据馆陶百姓说,当时程名振曾经亲自去张金称营中犒军,最后终于拖到王世充将军赶来,将张金称一举击败!”
“哦!我想起来了!”元宝藏敲打着脑门,终于对程名振的名字有了些印象。“此贼去年是被林德恩亲手提拔起来的兵曹。谁知他过后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勾结盗匪,害了林县令的性命!唉,林县令当时真是瞎了眼睛,居然重用了这样一个狼心狗肺的小人!”
“此事恐怕别有隐情!”魏征后退了半步,冲着元宝藏轻轻拱手。“东翁恕我直言。底下人时候送来的报告,恐怕是刻意曲笔而为。据我探听来的消息,狼心狗肺的不是程名振,而是林县令。可以说,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玄成这是什么意思?”元宝藏的眉头立刻又皱了起来,沉声质问。林德恩是他麾下的县令,说林县令死有余辜,等于直接说他用人不当。况且他与林县令之间的关系还不止是普通上下级那样简单。其中有一个大秘密,很少人知情,连魏征都没发现端倪。
“东翁可曾记得,馆陶县被破之前,林县令曾派人前来下书?”魏征脾气和善,胆子却是不小。无视于元宝藏的怒容,径自问道。
去年馆陶被破之前,的确有一封信被送来。下书之人却没入城,把信丢在了城门口,就打马飞奔而走。元宝藏至今还记得那个没礼貌的家伙是馆陶县的一个捕快,好像姓王,年纪非常青。林县令的信中曾经要求魏征将此人扣在郡城一段时间,但此人见机得快,魏征看了信后,再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
“那个人姓王,诨号叫王二毛。最近才改成了王伟强!”不待元宝藏想清楚其中关联,魏征直接点破答案。“名字据说是他自己取的,发誓这辈子要伟大,强悍!”
“粗鄙!”元宝藏鼻孔里冷哼一声,表示对土匪的轻蔑。但魏征的话毕竟有了效果,让他开始怀疑去年馆陶县被破,林县令被杀一事的背后隐情。程名振是馆陶县的兵曹,王二毛是馆陶县的捕头,二人都是因为第一次抵抗张金称来袭时立了功,被林县令破格提拔。却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林县令怀疑,同一时间背叛。如果说两个少年都是忘恩负义的小人,那武阳郡出现小人的机会也太多了。这有点吻合“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古语,传扬出去,他这个替朝廷“牧民”的郡守脸上也不见得光彩。
如果程、王两贼是被逼反的,则说明忘恩负义的是林德恩。以元宝藏对大隋官场的了解,恐怕这是最为接近事实的答案。“玄成听到的消息,是不是说林德恩逼反了程名振?并且怕王,王二毛与他勾结,所以把姓王的支到咱们这里,然后逐个收拾?”
魏征等得的就是这一问,立刻点了点头,大声回应,“此乃正解。如今馆陶附近百姓交口相传,第一次张金称之所以上了缓兵之计的当,便是因为程名振和王二毛两个少年主动充当使者,给张金称来了个玄皋犒师。结果贼兵恼羞成怒,撤退时把程名振也绑了去。林德恩以为程名振已经死了,才于城隍庙里边给他塑了雕像……”
他侃侃而谈,将程名振从匪窝逃命回来,馆陶周家却趁着他不在的时候,霸占了他的未婚妻的冤屈慢慢道来。然后顺着这个故事延续下去,便是百姓们根据道听途说杜撰出来的故事:程名振找林县令告状,希望他主持公道。而狼心狗肺的林县令却收了周家的好处,连夜派人给程明哲栽赃。官员和恶霸相互勾结,无法无天,导致馆陶县众乡勇再无斗志。当王二毛负气出走,领来了张金称的时候,馆陶县的陷落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心中把程名振当做了自家人的缘故,馆陶县百姓至今提起来,依旧将林县令和周家说得十恶不赦,将张金称说得罪大恶极,唯独已经加入了巨鹿泽的程名振,在大伙眼里是被逼入绿林,并且成为流寇之后,还念念不忘替大伙从张金称那里讨要生路。虽然这个故事编得有些一厢情愿,并且存在很多漏洞。但在和事实接近的程度上,却比官吏们后来总结的报告可信得多。
元宝藏只是个被官场磨尽了棱角的循吏,却不是个傻子。略作沉吟,便明白魏征的话相当可信。联想到程名振和王伟强两个蟊贼行事的风格,他浑浊的眼中立刻燃起了光芒,“玄成的中策是……”他有些不敢相信,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玄成可是认为,他们有可能被招安?”
“对,招安。但要费些力气!”魏征笑了笑,点头回应。“我仔细探听了程名振的情况,据说此人事母至孝,还读过书,写得一笔好字!”
“倒是还没完全忘了良心!有良心的人,便还有救!”元宝藏笑着评价。作为读过圣贤书的人,无论做得到做不到,“忠孝”两个字总是要挂在嘴边上。程名振对待其母的孝行,则又让元宝藏找到了招安他的另外一个借口。
魏征点点头,继续道:“此外,据我所知,程名振乃将门之后,其父据说是卷进了高颖老将军的官司,被发配去了塞上。他在馆陶县做兵曹时,曾经多次求肯林县令,请对方帮忙寻找父亲的下落。如果大人能动用关系帮他找到父亲,再由其父出修书之,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估计十有八九能劝得他弃暗投明。张金称第一次攻打馆陶时,拿程名振仓促训练过的千把乡勇都无可奈何。如果程名振肯替大人效力对付张金称,恐怕巨鹿泽之患,今后再也威胁不到我武阳百姓的头上!”
说罢,他热切地看着元宝藏,期待对方能给自己个肯定的答复。以元宝藏在大隋官场的人脉,写封信到塞上找个罪囚,甚至直接将其“捞“出来,几乎都是举手之劳。谁料这举手之劳的事情,却让元宝藏好生为难。沉吟了半晌,才嚅嗫着说道:“这个儿,玄成有所不知。当年高颖的案子,卷进去的将领足足有二百余人。咱们连程老将军被发到塞上哪个兵寨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轻易找得到他?此事容我考虑一二,过几天才好答复!”
“那属下就先行告退了!”魏征躬身施礼,转身便走。
元宝藏知道自己的话骗不了这位睿智的幕僚,赶紧追了几步,低声解释道:“玄成,玄成暂且留步。那高颖的案子,涉及到楚公去后军中几大派系的权力争斗,背后隐藏着无数蹊跷。我如果轻易去碰,一不小心,恐怕非但帮不了程老将军,反而直接将其推上了绝路。到头来程名振那厮把仇恨都算在你我头上,这招安的事情,更是无路可通了!”
第四章 腾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