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除夕。
坐在家里,外面是鞭炮阵阵,还有冲天而起的烟花,瞬间照耀整个夜空,瞬间响彻整个夜
空。
十一点五十分。
胡文娜电话打进来了。
“趣来,我想到那个剧本怎么写啦。”电话那端,胡文娜兴奋的大喊大叫。
“喂,文娜,你这个电话开头,好特别啊,刚才我接了十几个电话,人家开头第一句,都是‘新年快乐’,你知道吗?还有十分钟,新年的钟声,就敲响了呢。你应该打过来的是拜年电话,而不是一上来就说什么剧本。”
“拜年?没那时间。咱先来说正事,说剧本的事。拜年的事,等会再说。”胡文娜说着,禁不住的又是一阵开怀大笑,“这个剧本,我觉得简直可以用‘完美无瑕’来形容了,哈哈,也就是我这么冰雪聪明且古灵精怪的女孩子,才能想到。”
我皱了下眉,“这个剧本真的有那么多的吸引力吗?我看你这几天,都要走火入魔了,整天关着门,闷在房间里,说,今天是不是又只吃了一顿饭?每天都这样茶饭不思,寝宿不安的,惊了一个剧本,值得吗?”
“当然值得啊,你知道吗?刚才烟花一闪,瞬间照亮的时候,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就知道这个剧本怎么写啦。”
“那你说吧,要怎么写啊?”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跟我提到的那个关于曲别针的爱情传说吗?”
“当然记得啊,怎么了?”
“我想,以此为背景和线索,展开情节。”
“什么情节?”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有一对非常相爱的年轻恋人,有一天,他们的国家爆发了战争,为了保家卫国,男子义无反顾的拿起了武器,上了战场。离别之时,两个人自然是难舍难分。男子把女子揽在胸前,久久的不愿离去。
为了免得女子心中牵挂,男子跟女子约定了,去了战场之后,每个月的月初,他都会用铁丝折一个平安符回来,以告诉女子,他平安无事,如果有那么的一天,你没有收到我用铁丝折的平安符,而是一根直直的铁丝,就代表我已经为国捐躯了,你就不要再等我了,找一户好人家嫁了吧,而如果你收到了两枚紧扣在一起的平安符,就表示战争已经快结束了,我会回去娶你。
后来,每个月的月初,女子总能在家乡,收到远方战场上寄来的一枚用铁丝折成的平安符。战争持续了数年,那个女子也收到了很多的用铁丝折成的平安符。
再后来的一天,女子突然收到了战场上寄回来的一根铁丝,一根直直的铁丝,而不是平安符。
女子想起了当时两个人的约定,以为男子已经为国捐躯了。
于是,当天晚上,她带着男子从战场上寄回来的所有用铁丝折成的平安符,投河了。
再后来,战争结束了。
那个男子带着一身荣誉,回到家乡。
然而,却没有找到女子。
这时他的邻居见他回来了,告诉他不知道为什么女子突然在一个月前投河了,并拿出了两枚用铁丝折成的,紧扣在一起的平安符。
男子这才想起来,曾经有一次,他负伤昏迷了,伤势很重,且奄奄一息了,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肯定是活不成了,于是跟身边战友说,如果自己因此死去了的话,记得给家乡那个等他回去的女子寄一根直直的铁丝回去。
男子昏迷了整整一个多月。
后来,再度醒的时候,战争已快结束了。
男子想起了自己上个月还没有寄平安符回去,于是,这一次,他折了两枚紧扣在一起的平安符,表示他要回去娶她了。
然而,却出现了上面的这一幕。
自此之后,男子这一生,每天都在用铁丝折这种的平安符,以表达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平安符也逐渐流传开来。
并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恋人之间分开的时候,在家等待的人,一定要给出远门的人,用铁丝折一枚平安符带在身上。
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个女子,于是,就把女子投河的时间,即三月的第一个星期,做成了一个风俗,如果在这个时候,女孩子能得到男孩子赠送的曲别针,那个女孩子一生都会得到这个男孩子最真诚的祝福,一生都会快乐幸福的。
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到了很多国家,用铁丝折成的平安符也流传到了很多国家,慢慢的,人们发现,原来这种铁丝折成的平安符,还有很多作用,比如夹书本文件,用来日常装饰等。
并且,当它传到中国的时候,它还有了另外的一个名字——曲别针。
后来,慢慢人们忘记了这个故事,只记得曲别针可以用来夹书,有时候,人们会发现,把曲别针轻轻弯一下,就会变成一颗心,但是,人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忘记了这个传说。
其实,那颗心,就是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当胡文娜这个传说,刚刚讲完,我正要感慨说胡文娜你真天才的时候,只听“铛——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瞬间,炮竹声声。
“喂,什么声音啊?”胡文娜问了一句。
“新年钟声啊,刚刚敲响呢。”
“噢,这样子的啊。”电话那端胡文娜恍然醒悟的样子,“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噢,对了,我想起来了,你刚才问我是不是只吃了一顿饭,怪不得我现在觉得饿了啊。”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再次问道。
“你不是又想听那三个字吧?”胡文娜不解道。
“喂,刚才新年钟声,刚刚敲响哎。”我无奈的皱了下眉,提醒她道。
“噢,差点忘了呢,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喂,还有一句呢。听好了啊。”
“什么?”
“我爱你。”
“我也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