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雨枫轩!
当前位置:雨枫轩> 原创长篇小说 > 社会|历史 > 自主家教 天才特训 > 第一卷 > 第17讲 刺激

第17讲 刺激


更新日期:2021-09-08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本书总阅读量:

天才特训营内,众人在听,教授在讲。
一对夫妇前来咨询,坐定后妻子迫不及待地先开口了。
妻子说:现在到处都是潜能开发机构,孩子的潜能到底是什么?怎么开发?难道我们这么一点儿孩子,就必须要把孩子送到那里才能得到开发吗?
丈夫说:我们为这事儿很纠结,本不想送去,但又担心别人家的孩子都送去训练,而我们不送去训练,将来我们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下了怎么办?送去吧!又觉得这么一点儿孩子,有这个训练的必要吗?
女士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老师说:现在的父母我了孩子都操碎心了。
妻子说:关键是操碎了心也不一定能起作用呀!
教授说:每个做父母亲的都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孩子生来就具有世间罕见的潜能,关键在于父母选择什么时机,用何种方式去开发和利用。
孕妇疑惑的说:世界罕见的潜能?
老师说:对呀!其实,每个孩子出生就是人才。
妻子说:那应该怎么开发利用呢?
男士说:就是应该选择什么时机?
女青年说:何种方式?
男青年说:你倒挺会省劲儿啊!(大家笑)
教授笑着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否挖掘出自身的潜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是在3岁前,在婴儿的摇篮时期。
丈夫疑惑的说:3岁前?
教授说:有的父母亲认为,幼稚教育应从3岁开始,3岁前孩子还不懂事。
妻子说: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呢!
女士笑着说:都是老实人啊!
男士也笑着说:实在人就说大实话吗!
教授也笑着说:其实,3岁才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已经太晚了,早已错过了大好时机。3岁后才接受教育的孩子,很难出人头地。
女青年有点儿疑惑的说:3岁前,那么点儿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呢?
男青年说:你放心,肯定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让他念书。
女青年说:我也没这么说呀!
男青年笑着说:那你认为呢?
女青年也笑着说:那你认为呢?
孕妇笑着说:我认为,我们还是听教授讲吧!(大家都笑了)
教授笑着说:对父母来说,没有比精心抚育3岁前婴儿更重要的工作了,这三年的付出,要超过半生的收获,儿童的早期教育主要在3岁前。
女士说:这么重要啊!能超过半生的收获。
男士说:这就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呀!
丈夫说:何止是成倍,是成几倍、几十倍的效果呢!
妻子说:较劲儿,领会精神就可以了吗!
丈夫说:我这是较劲儿吗?这叫认真。
妻子说:过度的认真就是较劲儿。
    教授笑着说:就是,如果人到18岁时的智能是100,7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出20%,4岁前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它有无法估量的效果。
老师说:所以,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把注重生命最初3年幼儿的发展,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世界的第一战略。
男士说:老外这么厉害呀!
女士说:人家思想开放吗!不像我们,太注重传统的东西了。
男青年说: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呀!绝对不能输给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外国。
教授说:所以呀!我们要想赶上或超过别人,就必须重视教育3岁前的儿童。
女青年疑惑的说:那该怎么重视呢?
男青年说:潜能开发呀!
女青年说:又来了。
教授说:人类的聪明才智是靠科学和实践得来的,并非大脑自发产生的。
丈夫说:就是让孩子多实践。
妻子说:一个孩子,怎么让他多实践呢?
孕妇说:多实践就能出智慧吗!
男青年说:更能出能力。
女青年说:你就是这样实践出来的吧!
男青年说:没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教授说:就是,曾经有一个婴儿从刚出生就由狼抚养长到8岁,其外貌特征虽与人类无异,却不具备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可见,智能需要学习和时间才能具备。
妻子疑惑的问:那三岁前,这么小,怎么学习呢?
老师说:刺激,给孩子良性的刺激呀!
丈夫疑惑的问:良性刺激?
教授说:对,良性刺激。
女士笑着说:为什么是良性刺激呢?
男士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大家笑)
教授笑着说:因为,良性刺激既有益于婴儿的心理发育,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智慧。
孕妇说:对婴幼儿都有利。
女青年说:既有利于心理发育。
男青年说:更有利于潜能开发和智慧
男士说:你们仨说快板儿呢?(大家笑)
女士说:还那么押韵。
教授说:儿童4岁之前4年的智力发育速度相当于4至18岁14年的发育速度,而3岁前婴儿期的心理发育又是人生中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
丈夫说:4岁前的4年相当于4岁后的14年。
妻子说:3岁前的3年是一生的关键。
老师说:对,看看,你俩真会抓最关键的东西。
孕妇说:聪明人吗!
丈夫说:问题是,这么重要,这么关键,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妻子说:就是,这才是最关键的。
教授说:孩子的能力,通常是随婴儿期受到的环境刺激的多少和种类的不同而异。所以说,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心身发育,最有效的方法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婴儿能受到良性的刺激,才会有助于健康的心理发育。
女士疑惑的说:创造良好环境?这个良好可不好把握啊!
男士也疑惑的说:良性刺激,什么是良性呢?确实很难把握。
女士说:这次咱俩终于说到一家了。
男士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吗!总有一致的地方。
女青年说:这个很重要吗?
男青年说:当然很重要了。
教授说:倘若婴儿期缺乏良好的环境刺激,那么,对婴儿的心理发育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孩子就有可能成为终生的心理变态、智力落后、社会交往不能适应、缺乏必要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人。
孕妇说:这么严重啊!
妻子问:那怎么进行良性刺激呢?
教授说:婴儿期的良性刺激,最根本的是进行感觉教育。
丈夫问:感觉教育?具体怎么做呢?
教授说:对周岁内的孩子来说,可挂一只鸟笼或摆一个渔缸在他面前,让他每天看着鸟儿的跳跃,鱼儿的游动,艳丽的羽毛,缤纷的色彩,听着小鸟的鸣唱,看着流水在荡漾,面对着这个有声有色的神奇的袖珍世界,产生积极的良性效应的就不仅仅是大脑的发育,还有视觉与听觉。
女士说:哦!就是给孩子一个自然环境。
男士说: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神奇世界。
妻子问:还有呢?
教授说:父母亲要及早给孩子爬行诱导,让婴儿爬得越早越好。
孕妇说:这是为什么呢?
教授说:因为爬行可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开发婴儿的智能潜力;对脑主宰眼和手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利益。
女青年说:哦,爬行能够促进大脑发育。
男青年说:是可以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说完他看着众人)
女士说:还可以开发智能潜力。
男士这时才对男青年的强调心领神会,于是针对女士的话说:是能够开发婴儿的智能潜力。(说完他与男青年相对而笑)
女士不解的说:你俩是怎么怎么回事儿啊!一唱一和的。
女青年这时才恍然大悟的说:就是呀!你们俩个大男人怎么总是挤兑我们女士呀!难道我俩也会为了大脑发育和开发智力去爬行吗?(众人才意识到并大笑)
老师笑着说: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成人也可以将爬行作为一种锻炼形式,以便激活脑细胞,开发智力,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我俩(指教授)就经常进行这样形式的锻炼。(众人笑着点头)
教授笑着说:就是,我们经常做这样的爬行锻炼,就这也已经算是爬的够晚的了(众人笑)。会爬而早爬的婴儿,早早的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
老师说:我儿子刚会坐时,就是不想坐,他只要一坐起来就直接爬,我们当时还很奇怪——这孩子,怎么坐还没坐稳呢!就直接爬了呢?好在我们不仅没有限制,而是好奇、欣赏、鼓励,这才使儿子现在这么有出息。
妻子好奇的问:你们怎么懂得那么多啊?
丈夫说: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吗!
教授说:说实话,当时我们也不懂,我们也是一步一步的实践过来的;要说不一样,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始终欣赏儿子。
女士好奇的问:那为什么不限制反而欣赏呢?
男士说:就是呀!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都会限制的,你们为什么不担心呢?
教授笑着说:就因为是亲生的儿子——真爱啊!真爱即使担心也会欣赏,就不会限制;不限制就出奇迹。这就是我经常跟很多家长开玩笑问的一句话,孩子究竟是不会是你亲生的,家长回答说,是呀!这还会有假?我说,那既然知道没假,你担心什么?(大家笑)
老师说:别看就这么一句话,这也够好多家长想一年半载的。
女青年说:再想下去,黄瓜菜都凉了。
男青年说:凉了再热吗!
女青年说:再热就绵了。
孕妇说:就是,抓住时机很重要。
丈夫说:错过时机不见效。
妻子看一眼丈夫笑着说:你才知道?
男士说:你们都是弯弯绕。
女士说:绕道也能见奇效。
女青年说:真好!
男青年说:绝妙!
老师笑着说:看看,这就是欣赏的奇效。
孕妇说:这还是成人,孩子效果就会更好。
男士说:就是,成人顽固,孩子纯真吗!
女士说:好了,言归正传。(大家笑)
教授笑着说:可有些父母怕麻烦,不让孩子爬,而爬行少或不会爬的婴儿,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且易烦躁。
妻子急切的问:那孩子长到两岁时该做些什么呢?
丈夫笑着说:这才是问题的最关键啊!
教授微笑着说:孩子长到2岁时,父母就要带他到野外去,让朝晖晚霞沐浴幼儿的心身,使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他自由自在的去捕蝴蝶,去捉蜻蜓,去看蚂蚁如何行动,或吹蒲公英,也可为给鸟儿喂食去抓小虫,还可去给花木浇水提个小水桶。
老师说:我儿子一周岁多一点时,我们就带他到农场的菜地、果园去玩。他看见我们提水的水桶,自己也想提水,我们就给他买了一个小水桶,他就用那个小水桶提着水往地里浇水。他看见我们用铁锹翻地,自己也用火铲翻地,有一次,他大姑来我们家,大人忙着在家里做饭,他和她大姑家比他大三岁的哥哥在院子里玩。我出来往外面倒水时,回头一看,好惊奇呀!我赶紧回到家,悄悄把他爸和他大姑叫出来,指给他们看——儿子正弯着腰,用火铲挖土呢!一双小手套装在小运动裤的屁股兜子里,十个手指露在外面;我们看到后既惊奇又欣慰,大家都笑出了声,儿子听到笑声,回头看着众人,张开小嘴,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然后,他又转过身,弯下腰,继续用火铲挖土,那神情,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用心。
女士说:听着就觉得亲。
妻子说:真亲人。
女青年说:从小就爱活动,爱运动。
男青年说:从小就勤奋,爱劳动。
男士说:这就是成功的基础啊!
老师说:我儿子是“五一”出生的,所以,他老姨夫开玩笑说他是劳动小子。
丈夫说:从小爱劳动,身体长得好啊!
教授说:这样,即活动了手脚,促进了身体的发育,又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对大脑的刺激,对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一种极为有益的催化剂,能促进心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