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泾县大捷!!――”一骑飞马而来,一边声嘶力竭的大声吆喝,一边飞舞着马鞭,驱赶大同府官道上的壮丁,马蹄践踏起落,带起了无数飞泥,溅得路人满头满脸,人们惶然侧身避让,还没来得及骂出声来,那骑兵却如风驰电挚一般,早已去得远了。
今年春耕方歇,大汉丞相府便连连行文天津府、保定府和正定府、大同府及下属州县,先后签发了近三十多万民兵、青壮,沿着官道一路东向,将各地府库的粮食、草料、火药等给养辎重转运至大同,时至今日,已经有三月有余,这时正值青黄不接,大汉领地下的农民几乎有半数无米下锅,但在大汉差役的棍棒皮鞭下,却也不得不自带野菜饼子,顶上老毡帽,推着鸡公车(注:鸡公车,即独轮车。)上路,春雨连绵,年久失修的官道一片泥泞,行路极为艰难,然而大汉朝廷极重军事,军时也定得很紧,稍有不慎便是杀头大罪,在近卫军的刺刀逼迫下,丁壮们只得冒着寒风亡命奔波,数月来,仅大同至正定的这一条官道上,就不知道搭进去了多少人命。
汉王林风的大营就设在大同知府衙门。他是两个月之前抵达大同的,和他一起到达的还有近卫军步兵第一军和近卫骑兵第三军,连同随军民兵,总兵力近三万人,本来因为人数过多的关系,他的中军行营设立在东城的第五军军营,那时寇北中郎将赵良栋刚刚领军出征,大片营房空了出了,所以林风的大营就顺势驻了进去,不过随着宣化赵广元的骑兵第一军和奴尔干马英的骑兵第六军陆续抵达,营房便日趋紧张,在一众大将的劝谏下,汉王的行营最终迁到了温暖舒适的知府衙门。
这个时候的大同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一座大兵营,大汉朝廷的各路大军云集于此,除了林风直辖的三个近卫军团,除了步兵第二军留守北京之外,另外两个军全部随同出征,加上赵广元和马英的部队,驻扎在大同的汉军仅正规军就有五万出头,其中火枪部队约一万两千余人,野战炮兵约八千余人,骑兵三万两千余人,此外还有赵良栋留守大同的一个重炮旅。
数万大军绕着小小的大同府城驻成了一个梅花形,每天天色刚刚方明,不计其数的士兵便涌出营房列队操练,铁蹄震地炮声轰隆,震慑着绥远蒙古、河南、山西的各路诸侯,近百年来,除了李自成誓师伐明那一次之外,这个地区还从未驻扎过如此众多的军队。
为了应付准葛尔汗国的挑战,帝国几乎将他的全部精锐尽数调了上来,附带的,大汉政府积蓄数年的财富也在以一个非常惊人的速度消耗着,此时的大同,除了数万军人和六万多民兵之外,还有五万多匹战马和一万多头骡马牲口,为了应付这个庞大的消耗,数十万青壮没日没夜奔波辛劳,从领土的各个角落搜罗粮食物资运送至大同府城囤积,这种高强度的运输至如今已经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然而却依旧未能屯集足够的作战物资,如今赵良栋的第五军在足足打了几个月,而后续大军却迟迟不能出征,辎重和运输力量不足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同至泾县的官道绕而行,崎岖险峻转运艰难,虽然赵良栋一进入山西就着手巩固粮道,但到了现在却依旧不能完全保证绝对安全,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汉帝国的气运全数押在这里,任凭林风这样胆大包天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何况此刻他的“亲密盟友”又突然出现了异动,有可能导致战局骤变,主力部队也就更加不能轻易出击了。
林风这段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自从到达大同之后,繁重的军务就压得伸不直腰来,目前他的帝国正在两线作战,除了不远处的赵良栋部在与准葛尔鏖战之外,千里之外的安徽、江苏战场也是纷纷扰扰,每天一睁开眼,军中各种粮表、饷报、军报、以及敌后刺探而来的各种情报和北京递过来的民政折子就如同流水价一般递了上来,每一份都至关重要,每一件事情都不敢轻忽,两个多月下来,他的体重持续下降,食欲也每况愈下,甚至连胡子都比往常长得快多了。
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林风禁不住叹了一口气,本来在平常时候,他的工作也不是这么繁忙,大多数政务和军务都由李光地和周培公分担了过去,他自己只是处理他们整理出来的重要事务,此刻这两位能干的臣下都被留在了北京,所以很多事情他不得不亲历亲为。
大门被轻轻扣响,一阵脚步声传来,林风闻声抬头,只见侍立门外的近卫军上校李二苟微微躬身,恭恭敬敬的朝昂然直入的枢密使汪士荣行礼,既没有通报,也不敢阻拦。
“哦,原来是纪云!”林风丢下毛笔,站起来身来,皱眉道,“科尔沁的事情有眉目了没有?!”
汪士荣在大汉朝廷的地位很是特殊。他原本是南周吴三桂的臣下,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担任了出使汉军的正使,因为受到南周宰相夏国相的排挤,他借着这个机会投靠林风,后来屡立功劳,深得林风信任,辗转一番后被任命为军械统计衙门枢密使,成为林汉帝国的秘密警察头子,明面上隶属总参谋部管辖,专门掌管汉军的对外情报侦察刺探,但知悉内情的人都知道,总参谋部根本管不到军统这个部门,汪士荣一直都是直接对林风负责,所以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上校军衔,但实际上却在大汉朝廷之内位高权重,众皆侧目,不少臣僚在暗地里都称他为“汪指挥使”(注:即暗喻明朝锦衣卫的头目)。
“拜见主公!”这时汪士荣手中握着一份卷宗,行礼后站起身来,躬身将卷宗递过,“回禀主公,事情有些眉目了,这次科尔沁与土谢图的内讧当真不比一般,连土谢图汗王和几个王子都死了!”
林风接过卷宗,随手翻了翻,对汪士荣笑道,“原因查清楚了没有?!”
“启禀主公,自从科尔沁生变之后,卑职即立遣得力干员直入草原,接连走了绥远、察哈尔、伊克昭和呼伦贝尔,今日上午才得到飞马回报!”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土谢图的牧场原本很大,西起乌兰察布,囊括包头、归化口子、东至安西、肃州,领地千里,旗下除了本部部族之外,其他诸如阿拉厄鲁特、三音诺颜等部大都附从与她,而自准葛尔东进之后,土谢图先后在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吃了几个大败仗,损伤惨重至极,原本归附的部族亦先后叛去准葛尔,不得已,土谢图台吉图门乌热携子西逃,与科尔沁结为盟友,共同抗准葛尔部……”
“哦,既然打了败仗逃命,那怎么会怎么拽,在科尔沁的地头上闹事?!”林风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皱眉道,“没了地盘、没了实力,那还起什么哄来着?!”
“主公有所不知,此事绝非土谢图所愿,”汪士荣苦笑一声,拱手道,“主公明鉴,那土谢图与科尔沁明为结盟,实为归附,土谢图原本是蒙古诸部的一方豪雄,麾下部众极多,仅骑兵就有五、六万余人,但自从战败西逃之后,一路死伤溃散,得到绥远的时候就只剩下六万余部众,兵亦不过一万出头,于是不得不托庇在科尔沁之下,这次所谓‘内讧’,实为布尔亚格玛意图吞并!!”
原来如此,林风点点头,旋即问道,“土谢图部威震草原百余年,当年也算得上是一方老大,名气可不小吧?!这回虽然一时落难,可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布尔亚格玛还真是有种,也不怕别人说他不讲江湖道义,”他嘿嘿一笑,“他是怎么干的?!”
“回禀主公,土谢图东逃科尔沁之后,科尔沁汗王布尔亚格玛将其安置在赛因三达、鸿厘寺、四子河一带,起初的时候,还是非常客气,除了划出大片草场与牧外,去年落雪时还送了土谢图三十多万头牛羊助其过冬,而其后生变,是今年年初的时候!……”
“哦,说下去!!”
“是,”汪士荣微微躬身,“去年冬天,蒙古大寒,降雪盈尺,冰封之期亦比往年更长了两旬,除却牛羊多死外,又发了狼灾,诸部恐慌,科尔沁和准葛尔分别领头,教各部落组成联军一起追猎狼群,所以这个战事就停了下来,因为去年天寒的干系,草原各部俱俱缺粮,葛尔丹就顺势南下中原,在中原劫掠补充,如此一来,原本兵压科尔沁的准葛尔铁骑大都撤还,布尔亚格玛的边境上的压力自然就小了许多!”
这些事情林风自然心中有数,汉军与科尔沁的“盟约”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地下的人都知道。去年准葛尔和科尔沁在草原上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科尔沁曾一连派出数十个使者,请求“盟友发兵援助”,可北京城里的诸位大老个个高深莫测,战马黄金照收不误,但说起出兵就哼哼哈哈推三阻四,想来布尔亚格玛肯定是压了一肚子火,而今年冬天准葛尔南下,汉军西征讨伐,这个外交局面忽然又一下反了过来,去年盛气凌人的汉军朝廷立马转过脸来,卑躬屈膝的讨好布尔亚格玛,请求科尔沁部派出军队,呼应汉军的军事行动,理所当然的,布尔亚格玛王爷忽然之间也发现了自己的部落面临巨大的内政压力,缺粮、缺草、缺大炮、缺盐缺茶缺布匹,甚至连茶几椅子家具都缺,总而言之在这些危机没有解决之前,出兵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汉军的使者每次都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想到这里,林风不禁摇头苦笑,“难怪、难怪,这个老家伙可真会找时候,果然老奸巨猾!”
汪士荣微笑着附和道,“正是如此……”他忽然露出一个暧昧的表情,“主公可知,去年科尔沁除了打仗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哦?!”林风吃了一惊,“大事?!什么大事?!”
“去年夏初,布尔亚格玛汗王的王妃患了风寒,医治无效,故而亡故了!”
林风一怔,斜着眼睛看着汪士荣,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口中随口问道,“这个王妃很漂亮么?!不是满人的格格什么罢?难道又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之类狗皮倒灶?!”
“这个王妃倒是正宗的蒙古人,和满人拉不上什么干系,至于容貌如何,微臣倒也不知道,不过既然身为王妃,想来几十年前应该是个美人吧?!”汪士荣忍不住笑道,“这个王妃归天之时,已经五十有四了!!”
林风愕然,哑然失笑道,“我说纪云,你开什么玩笑?!这老娘们死了不正常得很?!他妈的都五、六十岁了还不死,难道还想活个几百岁?!”
“主公恕罪,微臣所言,意不在此,”汪士荣微微一笑,话锋一转,“主公有所不知,土谢图台吉图门乌热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且不说他,这个女儿可不简单……”他嘿嘿一笑,“嘿嘿,土谢图的公主名叫宝日龙梅,在大草原上可是大大地有名,人称‘草原百灵’,既能歌善舞,又会骑马射箭,英姿飒爽不让须眉,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儿,图门乌热对她极是宠爱,视为掌上明珠……”
林风这才反应过来,失声道,“你的意思是?!……难道布尔亚格玛这老小子想让她续弦?!”
“主公圣明!!”
“哟呵,这老家伙还真是人老心不老,那话怎么说来着,‘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吧?!啧啧……”林风忍俊不住,笑骂道,“布尔亚格玛这婊子养的!!”
第五章 第二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