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复仇
一
勾践和他的五千残兵败将及谋士被吴国军队重重的围困在会稽山上,吴越为世仇,累代攻伐,这次军事行动之前,勾践还是个颇为自负君王,他在继位之初就一举击败了来犯之敌,射杀吴王阖庐,很快就在国内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让他雄心勃发,他想在吴国还没有从国丧的巨大打击中走出来的时候,趁机一举灭掉吴国,绝对不给他们喘息之机。吴国的继任的国王夫差,整军经武,动作频频,明摆着要报这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是他首先想到的,但是他的谋臣范蠡却有不同的意见。范蠡认为吴国这次没有受到重创,国力依旧强大,精锐没有损失,越吴两国的力量悬殊的现状没有丝毫改变,贸然发动对吴的战争,必然招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然而继位之初就取得巨大的胜利,他志得意满,再也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一意孤行,果然遭遇吴国的精锐军队的致命打击,越国勇悍绝伦的敢死队成批的死在锋利无比的吴钩之下,损失惨重,再这样战下去,无异于自杀,必将全军覆灭,只好退守在会稽山上。此时越军虽然没有全军覆灭,但是再也没有反击的力量了,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面对敌军的重重围困,勾践不相信就此完了,他还是抱有最后一线的希望,希望他的手下有人能想出反败为胜的计策,或者至少能想出突围的办法,并承诺:“我的臣民宗族,不论贵贱老幼,凡是有办法击退吴军者,寡人愿与他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但是在这样一败涂地的境况下,扭转局势的希望是很渺茫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希望的。古代两军交战,战败的一方能战则再战,不能战则走,无路可退就剩投降和死亡,虽然答案是四个,但这四个答案是两道题的答案,第一题和第二题,各有各的选项,并且两道题都是单选,不是A就是B,不是战就是撤退,不是投降就是死亡,勾践君臣的处境显然是第二种情况,所以他所幻想有第三个选项是找不到的,他的谋臣文种明白这个道理,他对勾践说:“商人往往是在夏季储藏冬季的皮货,冬季储藏夏季的衣物,天旱备船,天雨备车辆马匹,这是长远的打算,以便不时之需,大王现在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已经是山穷水尽了,想找能挽回败局的人才恐怕有些为时过晚吧!”
勾践知道,越国虽然死伤惨重,但是只要还能保住这五千残兵败将,卷土重来,抱战败之仇也不是没有希望了。这次的军事行动,他没有听取谋臣的建议才导致这样的惨败,所以此时勾践及时吸取这惨痛的教训,开始重视谋臣的建议了,他知道文种素来足智多谋,一定有办法,于是勾践表示对谋臣的重视,他说:“只要还有你们在我们身边出谋划策,就不至于陷入绝境,寡人愿听您的高见?”于是他握住文种的手,表示异常的亲近和极大的信任,恳切的求计于文种。文种深受感动,但是他也知道,军事上的失利还可以通过外交的手段来挽救,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完全被动了,谈判的筹码尽失,只有请降才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于是他说:“大王,到了目前这样敌众我寡,层层包围之下的境地,除了委曲求全,向吴国请降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屈膝投降,对于勾践来说是耻辱,身为一国之君他不甘愿。但是此时他不能像当初那样头脑发热了,在生死关头如果还不能冷静下来,这最后的一点老本也会被吃掉。他迟疑不定,但是想到与吴国力量悬殊,除了屈膝投降别无他途,所以在这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派遣文种为全权代表,下山向吴国请降。
作为战胜国的吴国,欢庆胜利的喧嚣还没有退潮,主和主战的两种论调又起,两派争论激烈,各有各的道理。吴国朝堂之上正在就主和主战争论不休之际越国使臣文种诚恐诚慌的来请降求和。越国代表文种对吴王说:“敝国国君勾践手下无能臣,唯有使不才文种代表请和,尚请大王恕罪,臣不敢面陈大王,只在私下里跟大王的臣子陈情。我王自不量力冒犯大王,现已知罪悔过,不敢劳大王御驾亲征问罪。如蒙大王赦免,我国愿世世代代臣服于吴国。我王愿意将金玉子女,奉献给大王,以报大王宽大之恩。并请求大王允许越王之女服侍大王,全国臣民亦唯大王之命只从,举国财宝愿划归大王国库,由大王支配,越国军队愿编入大王麾下,一切听从大王指挥!”
吴王夫差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看到跪在自己脚下代表着越王的使臣,诚恐诚慌的样子,愿意无条件的臣服,恭敬恳切的乞降投诚他十分高兴,兴奋之余也想表示下胜利者的大度,但是相国伍子胥投了反对票,认为这是灭越的天赐良机,他说:“首先,吴越两国多年来互相攻伐,是世仇,双方都以灭掉对方为己任。其次,两国的地理条件和国情就注定有越没吴,有吴没越。吴越两国接壤,因为领土争议引起的摩擦固然是家常便饭,但真正的原因是吴越两国的各方面情况都是差不多的,吴国人能适应的了在越国生活,越国人也适应得了在吴国的生活,所以两国不论谁灭了谁,都非常利于统治对方,但如果跟其他国家发生战争就会得不偿失,即使能灭了对方也不一定能统治的了对方。所以现在正是灭越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失良机追悔莫及啊!”伍子胥向来有远见,想问题总是着眼于长久计,深得先王和今王的信任,故委以军国重任,于是夫差又犹豫了。
文种看出了夫差对伍子胥的意见的重视程度,心中焦急,大声叫道:“如果大王不宽容越王的过错,一定要消灭我国,那么我国上下一心,不惜焚毁宗庙,焚烧府库,虽然仅有五千将士,也可以一当十,决一死战,到时候玉石俱焚,如此未必有利于大王,尚请大王三思!”
这时候吴国主和派的代表太宰伯嚭适时的站出来说话了,这又是新一轮的争论。伯嚭似乎很有悲悯之心,满嘴仁义道德,说的头头是道,他说:“战争的目地就是为了征服,现在越国举国投降,为什么非要赶尽杀绝呢!”。文种知道太宰伯嚭这样的主张倒不是他真有什么仁慈之心,而是收人钱财与人消灾,伯嚭接受越国的贿赂数目实在不小,自从他成为吴王的红人那天起就被越国盯上了,多方拉拢,伯嚭私底下与越国的情报部门接触让他尝尽甜头,得了的不少好处。吴越两国世代为仇,彼此都了解对方的情况,收买敌国的权臣为自己的代理人原不足为奇,但是伯嚭这样的重臣也会被收买令人费解。伯嚭位高权重,吴王宠信有加,得到的好处越国是无论如何也给不了的,但是伯嚭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是胳膊肘是在往外拐。他之所以甘为内奸,除了其为人极为贪婪,还有就是其好色,越国对敌国的权臣的习**好,优点弱点了若指掌,知道他好这口,自然就祭出了美人计。他们知道,这个吴国的新贵别看嘴上仁义道德,其实此人贪财好色,尤其是好色是他最大的弱点,于是越国的贿赂主要是美女,越女温柔多情,着实令太宰伯嚭销魂,难以忘怀。这时文种早就送给太宰伯嚭几个美女,请太宰伯嚭多多美言,让吴王赦免越王,并承诺,事成之后还有重酬,现在送几个绝色佳人只不过是预付部分。所以伯嚭对越王君臣早就产生了好感,何况还有更多的好处,为此他处处与主战派伍子胥唱反调,拉拢一批不明真相的朝臣形成了所谓的主和派。
本来伯嚭的父亲伯郄宛在楚国为左伊,位高权重,但正直敢言,得罪了很多人,又遭到了楚王的猜忌,因而被杀害,并株连全族,他与伍子胥一样,也是忠良之后,身怀着血海深仇逃到吴国,也可以说他与伍子胥是难兄难弟,所以当穷途末路的伯嚭来投奔在吴国得到重用的伍子胥,伍子胥由于与他有着相同的命运,所以同病相怜,不仅毫不犹豫的接纳了这位老乡,而且保荐到吴王阖闾门下,有了吴王非常信任的伍子胥的推荐,伯嚭得蒙吴王的亲自接见,因此他有了跟吴国最高当局接触的机会,很快被吴王任命为大夫,让他作为伍子胥的助手,协助伍子胥管理国家大事,俩人一度亲密的合作,谁知道随着伯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受到新王宠信,他们兄弟般的友谊开始疏离,最后分道扬镳,以至于伯嚭堕落成为内奸,恩将仇报,陷害伍子胥,成为吴国灭亡最关键的一个掘墓人。
伯嚭为人贪婪好色,但是却得到吴王夫差的宠信,在吴国朝堂上如鱼得水,混的的十分滋润,一路升官发财,直至蹿升到太宰的高位,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是因为他精通谄媚之术,他知道任何坐在高位子上的人都喜欢听歌颂的话,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可以说在这方面他就是个天才,尽然也把并不糊涂的吴王夫差也伺候吹捧的十分舒服,每次都是龙心大悦,甚至一度将其引起为心腹,对他是言听计从,以为他是个忠臣,相反吴王对先王信任倚重又敢于直言的伍子胥有些疏远,虽然依旧对伍子胥敬重和重用,委以军国重任,但是在潜意识里,他还是不大喜欢伍子胥,虽然他毫不怀疑伍子胥的忠诚和才干,但是他的直谏敢言总是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于是君臣二人的合作不是那么亲密,而是渐行渐远。因此吴王夫差自然比较听伯嚭的话,更倾向于主和,于是决定采纳太宰的建议,接受投降,撤兵并订立了盟约,允许越国作为吴国的尾巴国而存在。文种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不辱使命。而坚定的主战派伍子胥,虽然在吴国也是个位高权重的人物,但是最后拍板做决定的毕竟还是吴王,所以伍子胥只有干着急的份,眼睁睁的看着灭越的大好机会丧失掉。
二
脱离围困的勾践首先作了自我批评,反省错误,他说:“寡人自不量力,发动了对吴的战争,导致国亡家破,百姓流离失所,军队横尸原野,流血惨死,这一切罪过都是寡人一手造成的,请全越军民原谅寡人,允许寡人改变国策”于是国事悉委文种范蠡,自己情愿到吴国为质,从此勾践开始了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传奇历史。在吴王面前勾践更是小心翼翼,异常恭敬孝顺,显得十分忠诚,甚至不惜给吴王牵马当奴仆,据说为了向吴王表达他的忠贞不二,恭敬孝顺,吴王在病中不仅亲侍汤药,端屎端尿,更夸张的是尽然亲尝其粪便以究病源,吴王深受感动,觉得勾践并不是伍子胥等主战派所描述的那样阴险和有野心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骨气,像一只皮球,受挫碰钉子立马泄气,再也振作不起来了,也深信经过会稽一战越人彻底被打怕了,也认为勾践此人诚不足畏也,于是决定放勾践回国,继续当越国的国君。
勾践回国励精图治,首先他慰问优待战死将士家属,关心民间疾苦,鼓励生产,勤政亲民,礼贤下士。战败受辱之仇不敢一日或忘,但是越国战败后,元气大伤,首先越国的国土面积大为缩小,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总共也就百里见方。其次越国人口锐减,人口是国家的命脉,因为没有人就意味着没有兵源,没有人大片的土地就无人耕种,就意味着生产得不到发展。所以勾践战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鼓励生育,并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了增加人口数量,发展生产,越国对婚姻制度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明确规定;
1、禁止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的婚娶。
2、女子年满十七周岁未聘,女子父母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3、男子年满二十周岁未取,男子父母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4、孕妇在到临产期间,上报官府,由官府派医护人员看护。
5、生男,赏酒食两份,狗一条。
6、生女,赏酒食两份,猪一口。
7、生三胞胎,官方派乳母一名。
8、生双胞男,由官府出粮养育。
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发展生产,国内团结的政策,比如关于服兵役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人才政策等,其中明确规定;
1、嫡子为国捐躯,举行葬礼,全家免徭役三年。
2、庶子为国捐躯,举行与嫡子同样的葬礼,全家免徭役三月。
3、孤老、寡妇、患有疾病、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的子女由国家抚养。
4、对于有才能的人才,国家优厚待遇,鼓励其为国效力。
5、对于外来人才,国家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接见,以示尊重。
6、对于外来的年轻人,应供其食宿,与他们多接触,并将他们的详细情况登记在册。
这些法令条款,全国凛遵,逐步落到实处。之所以能够很好的落实,首先是勾践本人身体力行,十年里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甚至他本人亲自下田劳动,妻子亲自纺纱织布。这样过了十年,越国国库开始充盈,人口逐渐增加,不知不觉越国实力大增。
三
会稽之战后,越国上下对敌国仇视之心都雪藏了起来,越人都知道作为战败国,跟吴国不再是实力相当的平等国家了,所以越人都像他们的国王勾践那样低调,对吴国的仇视大为收敛。但是现在不同了,越国的国力在这十年里的悄悄得以壮大,又回到了十年前足可与吴国抗衡的时候了,有这时全国反吴情绪再度开始高涨,人人请战,以雪会稽之耻,但此时的勾践不在是会稽之战前那样头脑容易发热的君王了,依然投了反对票,他认为现在时机还未成熟,当然他不可能直接说时候未到,而是说以前我们惨败是因为我这个一国之君不合格,像寡人这样的不合格国君还说什么受不受辱的。
又过了两年,举国上下反吴情绪已经开始表面化了,再次请战灭吴的声音又起,大家都说只有像勾践这样恩加四海的伟大君主,才会得到了全国人民一致拥护爱戴,全越百姓对伟大君主的感情像子女对父亲的感情一样深厚,不能雪伟大君父之辱,全越人民都倍感蒙羞。这次勾践感受到了上下一心的力量,他同意进攻吴国,之前他还开了誓师大会并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古代伟大的君主或优秀的将领,不求军队数量,但求军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怕士兵没有觉悟,不知道耻辱。现在吴国军队数十万,装备精良,可是他们的军队没有觉悟,不知道他们打仗是为了什么,人心不齐,士气低沉,可见这是上天要将吴国赐给越国。”接着他又强调,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搞好团结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出几点希望,希望全军将士奋勇进击,同仇敌忾,希望全军将士勿忘国耻,一举歼敌,有功者赏,退却者斩……
全越人民踊跃参军,互相勉励,父勉其子,兄弟勉励,妻勉其夫,他们都很激动,觉得为伟大的君王死也是光荣的。此时,吴王对确信越国是打心里的臣服了,早就放松了对越的警惕,毫无防备之心,简直就忘记了这个被自己征服的小小国家。吴王现在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了,与中原诸侯争霸,连年用武,士卒疲惫,国库也大半被掏空,然而他还是不知道。伍子胥多次提醒,也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现在吴国今非昔比,不仅统一了东南,而且北上争霸,在诸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已将那个臣服于自己的越国忘记了,只要伍子胥还是念念不忘,总是说越国是心腹之患,不可放松对越的警惕。吴王听的很不耐烦,以现在吴国的国力,其他诸侯尚且惧怕三分,小小的越国能成什么气候,以至于伍子胥的一再提醒不要忘记越国,让吴王怀疑伍子胥跟越国也有什么血海深仇,因此更加的疏远伍子胥,言不听计不从,将伍子胥活活的气死。
吴军精锐远征,留下老弱残兵守城,毫无防备,怎么也想不到三千越军一举攻下吴国都城。此时的吴王夫差不在国内,得到越国发难的急报才恍然大悟,才知道了勾践的良苦用心和伍子胥的远见,当然也不得不佩服勾践隐忍功夫。这也给了他启发,反过来吴王也向越王求和,希望看在他当年允许越王投降的份上,也接受他投降。勾践忍了这么多年才得以复仇,当然不会答应,让夫差也上演卧薪尝胆的节目,所以他说:“当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你没有接受,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给了越国,寡人觉得违背天命者不详。”很显然是拒绝了吴王的投降。
吴王身边此时像文种范蠡那样的谋士固然没有,而就连他宠信的伯嚭等人都称病不出,吴王想到无人可用他感到羞愧,如果当年听了伍子胥的话,何至于落到今日的下场,但是追悔莫及了,只好蒙住眼睛,自刎而死,死时他很后悔当年不纳被他气死的伍子胥的忠言,蒙眼自刎是他羞见子胥于地下。至此勾践灭掉了吴国。
越国一举灭掉了强大的吴国,让诸侯刮目相看,纷纷前来庆贺,越王终于扬眉吐气了一番,封赏有功之臣,文武官员列两班,勾践看到得了自己无数好处的吴国内奸伯嚭也赫然在列,只见他面有得色,自以为勾践在吴国为质时候他多有照顾,为越国立了汗马功劳,等着重赏。越王大怒,喝令武士将其推出斩首示众,伯嚭来不及为自己辩护,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他脑袋就搬家了,被冠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专一背叛国家”等罪名。勾践处决敌国的奸臣,看似是痛恨不忠的小人,其实真正原因是他在吴国为质的时候,在吴王面前的伏低做小,种种丑态伯嚭都看在了眼里,岂能容这样的一个人活在世上。
越国灭吴的功臣范蠡功成身退,没有接受封赏,携西子隐居太湖,后来据说经商发了大财,富贵终生,文种惨遭勾践杀害。当初范蠡就跟文种说,勾践这个人冷酷无情,一个能对自己残忍的人,坚毅固然坚毅,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其为人冷酷自私的一面,只可能与同患难,不会与你共富贵,更加不会念你的功劳,但是文种没有听,果然勾践觉得文种留在他身边让他感到紧张,这些人一肚子的阴谋诡计,让他寝食难安,有朝一日他们想坐坐自己的位子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疑心大起的勾践对文种说,你给我献了十条灭吴之计,我只用了三条就灭了吴国,请问剩下的七条计策你打算用来灭谁呢?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剑,请他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