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全集(在线阅读) > 德瑞司登①
①今译名为:德累斯顿。
德瑞司登(Dresden)在柏林东南,是静静的一座都市。欧洲人说这里有一种礼 拜日的味道,因为他们的礼拜日是安息的日子,静不过。这里只有一条热闹的大街;在街上 走尽可从从容容,斯斯文文的。街尽处便是易北河。河穿全市而过,弯了两回,所以望不 尽。河上有五座桥,彼此隔得远远的,显出玲珑的样子。临河一带高地,叫做勃吕儿原。站 在原上,易北河的风光便都到了眼里。这是一个阴天,不时地下着小雨;望过去清淡极了, 水与天亮闪亮的,山只剩一些轮廓,人家的屋子和田地都黑黑儿的。有人称这个原为“欧洲 的露台”,未免太过些,但是确也有些可赏玩的东西。从前有位著名的文人在这儿写信给他 的未婚夫人,说他正从高岸上望下看,河上一处处的绿野与村落好像“绣在一张毯子上”; “河水刚掉转脸亲了德瑞司登一下,马上又溜开去”。这儿说的是第一个弯子。他还说“绕 着的山好像花箍子,响蓝的天好像在意大利似的”。在晴天这大约是真的。
德瑞司登有德国佛罗伦司之称,为的一些建筑和收藏的画。这些建筑多半在勃吕儿原西 南一带。其中堡宫最有意思。堡宫因为邻近旧时的堡垒而得名,是十八世纪初年奥古斯都大 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吩咐他的建筑师裴佩莽(P oEpp elmann)盖的。奥古斯都膂力过人,据说能拗断马蹄铁,又在西班牙斗牛,刺死了一 头最凶猛的;所以称为大力王。他是这座都市的恩主;凡是好东西,美东西,都是他留下来 的。他造这个堡宫,一来为面子,那时候一个亲王总得有一所讲究的宫房,才有威风,不让 人小看。二来为展览美术货色如瓷器,花边等之用。他想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多招徕些外路 客人,好让他的百姓多做些买卖,以繁荣这个地方。他生在“巴洛克”(Baroque) 时代,虽然倾心法国文化,所造的房子却都是德国“巴洛克”式。“巴洛克”式重曲线,重 装饰,以华丽炫目为佳。堡宫便是代表。宫中央是极大一个方院子。南面是正门,顶作冕 形,叫冕门;分两层,像楼屋;雕刻精细,用许多小柱子。两边各有好些拱门,每门里安一 座喷水,上面各放着雕像。现在虽是黯淡了,还可想见当年的繁华。西面有水仙出浴池。十 四座龛子拥着一座大喷水,像一只马蹄,绕着小小的池子;每座龛子里站着一个女仙出浴的 石像,姿态各不相同。龛外龛上另有繁细的雕饰。这是宫里最美的地方。
堡宫现在分作几个博物院,尽北头是国家画院。德国藏画,要算这里最精了。也创始于 奥古斯都,而他的儿子继承其志。奥古斯都自己花钱派了好多人到欧洲各处搜求有价值的 画。到他死的时候,院中已有好些不朽的名作。他的儿子奥古斯都第二在位三十年,教大臣 勃吕儿伯爵主持收买名画。一七四五年在威尼斯买着百多张意大利重要的作品,为阿尔卑斯 山以北所未曾有。一七五四年又从意大利得着拉飞尔的歇司陀的《圣母图》。这是他的杰 作。图中间是“圣处女”与“圣婴”,左右是圣巴巴拉与教皇歇克司都第二,下面是两个小 天使。有人说“这张画里‘圣处女’的脸,美而秀雅,几乎是女性美的最完全的表现,真动 人,真出色”。最妙的,端庄与和蔼都够味,一个与耶稣教毫不相干的游客也会起多少敬爱 的意思。图中各人的眼光奇极;从“圣处女”而圣巴巴拉而小天使而教皇,恰好可以钩一个 椭圆圈儿。这样一来,那对称的安排才有活气。画院驰名世界,全靠勃吕儿伯爵手里买的这 些画。现在院中差不多有画二千五百件,以意大利及荷兰的为最多。画排列得比那儿都整齐 清楚,见出德国人的脾气。十八世纪意大利画家卡那来陀在这里住过,留下不少腐刻画,画 着堡宫和街巷的景色。还有他的威尼斯风景画,这儿也多,色调构图,鲜明精巧,为别处收 藏的所不及。
大街东有圣母堂,也是著名的古迹。一七三六年十二月奥古斯都第二在这里举行过一回 管风琴比赛会。与赛的,大音乐家巴赫(Bach)和一个法国人叫马降的。那时巴赫还未 大大出名,马降心高气傲,自以为能手。比赛的前一天,巴赫从来比锡来,看见管风琴好, 不觉技痒,就坐下弹了一回。想不到马降在一旁窃听。这一听可够他受的。等不到第二天, 他半夜里便溜出德瑞司登了。结果巴赫在奥古斯都第二和四千听众之前演了出独脚戏。一八 四三年乐圣瓦格纳也在这里演奏过他的名曲《使徒宴》。哥德也站在这里的讲台上说过话, 他赞美易北河上的景致,就是在他眼前的。这在一八一三年八月。教堂上有一座高塔顶,远 远的就瞧见。相传一七六九年弗雷德力大帝攻打此地,想着这高顶上必有敌人的瞭望台,下 令开炮轰。也不知怎样,轰了三天还没轰着。大帝又恨又恼,透着满瞧不起的神儿回头命令 炮手道:“由那老笨家伙去罢!”
德瑞司登瓷器最著名。大街上有好几家瓷器铺。看来看去,只有舞女的裙子做得实在 好。裙子都是白色雕空了像纱一样,各色各样的折纹都有,自然不能像真的那样流动,但也 难为他们了。中国瓷器没有如此精巧的,但有些东西却比较着有韵味。
1933年3月13日作。
(原载1933年5月1日《中学生》第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