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活,进退自如(2)
时间:2023-03-0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刘文清 点击:
次
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
“学道几人知道味”可为世人读老子者下一总评。“谋生底物是生涯”,人人到头都是一样。若能了知“梦间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又何必入山修道然后才能解脱自在呢?
元·密兰沙《求仙诗》
刀笔相从四十年,非非是是万千千。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水在天。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真是看透古今中外的人情世态。正因其如此,要想长保“金玉满堂”的富贵光景,必须深知“揣而税之”的不得当,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取速亡的可畏。
周颠与朱元璋
大明朝建立,帮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几个表面上装疯卖傻的道家人物。
周颠,江西建昌人,人们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的名字,因常在市街上疯疯癫癫,便叫他周颠,实际上他是一位学道家神仙之道的人物。朱元璋曾多次试验他,一次把他放在蒸笼里,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热水蒸了半天,朱元璋认为该已经蒸熟了,移缸揭开蒸笼观察,不料他竟在里面作蒸汽浴,和现在流行的三温暖或土耳其浴一样,满身大汗,对朱元璋说:“你好!你的事业可以完成了。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可奈何。但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出现,助一臂之力。像打陈友谅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路去,朱元璋心想,这疯子出现就会遇上麻烦,这次去打陈友谅,本来是一场艰苦而危险的战争,他又来了,可真讨厌,于是想把周颠沉到江里去。朱元璋带兵到了南昌,他还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果然,在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他又帮了朱元璋的大忙。
这些人物,因为太神话化了,而编写正史的,多为儒家人物,由于他们的传统观念,对于这许多史实,都不收罗进去,但是在朱元璋本人的着作中,所描写的这类史料很多,而这些关键的功臣,在明朝建立的时候,都隐匿于江湖了,也就没有了徐达等人的杀身之祸。
百年名和利
杨朱是着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一次他在鲁国游历,住在孟氏的家里,谈论人对名利的追逐。孟氏问道:“做个普通的人就行了,还要名声干什么呢?”杨朱回答说:“凭借名声来致富。”孟氏又问:“已经富有了,为什么还不罢休呢?”杨朱回答:“还要谋求显贵的地位。”孟氏又问:“已经显贵了,为什么还不罢休呢?”杨朱回答:“还要谋求死后的荣耀。”孟氏又问:“已经死了,还要名声干什么呢?”杨朱回答:“为了子孙。”孟氏又问:“名声怎么还对子孙有好处呢?”杨朱回答:“名声是靠肉体劳苦,心神焦虑才获得的。凭借一个人的名声,整个宗族都会受到恩泽,整个乡里都会获得利益,更何况自己的子孙呢?”
杨朱说:“一百岁,是寿命的最高限度。能活一百岁的人,一千人中也挑不出一个来。假设有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可是不懂事的幼年和昏馈的老年,就几乎占了一生的一半时间。剩下的年富力强的一半时间,夜里睡眠消耗的和白天觉醒时遗误的时间,几乎又占了其中的一半。而疾病痛苦,亡失忧惧,几乎又占了剩余时间的一半。再算算最后剩下的这十几年时间,能够舒适自得、无牵无挂的日子,恐怕连一天也没有。
杨朱说:“太古时代的事情已经完全湮灭了,没有人知道了。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的事情,至今已经是若无若有,似幻似梦。有史以来的三王时代的事情,至今也已经是或隐或现,人们知道的连亿分之一也不到。当代的事情,或闻或见,人们知道的连万分之一也不足。目前的事情,或存或废,人们知道的连千分之一也不够。从太古时代到今天,年数就无法计算了。但是自从伏羲时代开始,至今已有三十多万年,其间无论是贤愚、好坏,无论是成败、是非,最终没有不走向灭亡的,只不过是时间有早有晚罢了。如此说来,为了一时的毁誉而劳神费力,去追求死后那短短几百年的名声。难道死后的名声能滋润干枯的骨头吗?这样活着又有什么快乐呢?”
争救美女
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场作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跳入水中进行施救人员的反应。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滑入水中时,累计有20人进行施救。当小孩子滑入水中,累计有32人进行施救。而当妙龄女子滑入水中时,施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