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给自己一个“不抱怨的世界”(3)

时间:2023-03-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艳丽 点击:


    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横生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到九霄云外,感染自身及周围的人群,促进人际关系的逐步亲近平和,进一步拥抱浅景淡色与花鸟虫鱼。知足常乐,对事,坦然面对,欣然接受;对情,琴瑟各鸣,相濡以沫;对物,能透过下里巴人的作品,品出阳春白雪的高雅。做到知足常乐,待人处世中便充满和谐、平静、适意、真诚。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都在忙于追求、拼搏而找不着北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分从容,多一些达观。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事事烦心,事事无成

    人常常被困在有名和无名的忧烦之中,为此而抱怨。它一旦出现,人生的欢乐便不翼而飞,生活中仿佛没有了晴朗的天,真是吃饭不香,喝酒没味,工作没劲,事业无心,连游戏也失去意思。这一切,只因为我们陷入了细小的忧烦之中。

    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间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过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然后,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儿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一季在那块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乌烟瘴气。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的他的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辆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而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却也昏了头,告到官里去,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子干草。

    平锐克里斯在两千四百年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儿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这样的。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森林里的一个“巨人”在战争中怎么样得胜、怎么样失败的过程。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过14次;四百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它们。但是在最后,一小队甲虫攻击这棵树,使它倒在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里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伤着它,却因一小队可以用手捏死的小甲虫而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岂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微小的小甲虫咬噬——那些用手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