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郎节察掌书记、支使,防、团判官
文林郎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
从事郎(承直至此四阶,并崇宁初换。)防、团推官,监判官
从政郎崇(宁通仕,政和再换。)录事参军,县令
修职郎(崇宁登仕,政和再换。)知录事参军,知县令
迪功郎(崇宁将仕,政和再换。)军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户,主簿、尉
国朝武选,自内客省至閤门使、副为横班,自皇城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副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借职为使臣,元丰未及更,政和二年,乃诏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班十二阶使、副亦然。六年,及增置宣正、履正、协忠、翊卫、亲卫大夫郎,凡十阶,通为横班。自太尉至下班祗应,凡五十二阶。
新官旧官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通侍大夫内客省使
正侍大夫延福宫使
宣正大夫履正大夫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景福殿使
中亮大夫客省使
中卫大夫引进使
翊卫大夫
亲卫大夫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
左武大夫东上閤门使
右武大夫西上閤门使
正侍郎
宣正郎
履正郎
协忠郎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
中亮郎客省副使
中卫郎引进副使
翊卫郎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
左武郎东上閤门副使
右武郎西上閤门副使
武功大夫皇城使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
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
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
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
武翼大夫供备库使
武功郎皇城副使
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武德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
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
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
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
武义郎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
武郎翼供备库副使
敦武郎内殿承制
修武郎内殿崇班
从义郎东头供奉官
秉义郎西头供奉官
忠训郎左侍禁
忠翊郎右侍禁
成忠郎左班殿直
保义郎右班殿直
承节郎三班奉职
承信郎三班借职
下班祗应殿侍
元丰官制定,有请并易内侍官名者,神宗曰:"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政和二年,始遂改焉。凡十有二阶。
新官旧官
供奉官内东头供奉官
左侍禁内西头供奉官
右侍禁殿头
左班殿直高品
右班殿直高班
黄门黄门
祗候侍禁祗候殿头
祗候殿直祗候高品
祗候黄门祗候高班内品
内品
祗候内品
贴祗候内品(已上三名仍旧不改。)
政和初,既易武阶,遂改医官之名,凡十有四阶。
新官旧官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军器库使
保和大夫西绫锦使
保安大夫榷易使
翰林良医翰林医官使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军器库副使
保和郎西绫锦副使
保安郎榷易副使
翰林医正翰林医官副使
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已上为行,下一品为守,下二品已下为试,品同者否。绍圣三年,户部侍郎吴居厚言:"神宗官制,凡台、省、寺、监之制,有行、守、试三等之别。元祐中,裁减冗费,而职事官带行者第存虚名而已,请付有司讲复旧制。"从之。四年,翰林学士蒋之奇言:"所谓试,则非正官也。今尚书、侍郎皆正官,而谓之试,失之矣。如以其阶卑,则谓之守可也。臣请凡为正官者皆改试为守。"崇宁中,吏部授选人差遣,亦用资序高下分行、守、试三等。政和三年,诏选人在京职事官,依品序带行、守、试,其外任则否。宣和以后,官高而仍旧职者谓之领,官卑而职高者谓之视,故有庶官视从官,从官视执政,执政视宰相。凡道官亦视文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