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祠堂缘

时间:2023-07-0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闲之 点击:

  知道广州有座陈家祠,就一直想去看看。因为老家曾经也有一座祠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工作不忙,终于找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去了一趟陈家祠。我上班的地方附近有地铁站直通陈家祠站,单程3元。出站就是陈家祠广场,原来这么方便。

  陈家祠保存得很完好,这是我没想到的。更值得欣慰的是其周围的现代建筑也没对其造成什么影响。

  百度介绍: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是其主要的表现。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为三轴、三进。祠堂建成之初是供族人集会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族人赶考时作书院使用。

  老家的祠堂,在村中东北头,离村子有一点距离。我一直认为,祠堂是村中最美最好的建筑,可惜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给拆毁了。

  在我记忆里,村中的祠堂就是生产队的牛栏;村中地主的“家”;小孩子的乐园。后来成了村中的民办小学——一二年级。

  在我记事前祠堂是生产队的粮食仓库。听母亲说,在我二三岁时,父亲是生产队的保管,在祠堂里负责生产队粮食的收晒储藏,经常把我带到祠堂去玩。

  再之前祠堂是用来做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想来怕也是族人用来祭祖、议事用的吧。

  我最初上学是在临村的祠堂。读到二年级休学后,村中在祠堂里开办了本村的“民办小学”,我插班在村中的祠堂里读了一年书。

  在我小时候的眼里,村中的祠堂很大很高,因为当时老师形容长江上的轮船有多大时,总是说“有我们祠堂这么大”。

  村中的祠堂没有陈家祠这等规模,应该属徽式建筑。外墙是用一种叫“线砖”的砖砌成的灌斗墙。注:线砖,大概因为其形状扁扁的、薄薄的,所以叫线砖,从我记事起就没有人烧制这种砖了。在线砖砌成的空斗墙内再灌上灰浆就叫灌斗墙。青砖青瓦高檐,檐下描绘有花鸟鱼虫。堂内和陈家祠一样,没有隔墙,由木柱子和横梁与墙体连成整体形成稳定结构。所以觉着很空阔宽敞。木柱子底部都有石墩,用以隔潮,这也和陈家祠一样。村中的祠堂是一轴三进的。祠堂门口有与门臼连体的石凳,两边有着与陈家祠门口两边相似的石鼓。可惜祠堂门口两边的门廊用土砖临时围起来做成了牛栏,大杀风景。一进是天井,全由青石板铺就,天井周边都是石雕栏板。两边有侧房,我们在那里读书时村中被划为地主的老先生一家就住在那里。通过中间几级石阶上到中堂就是我们的教室,也是祠堂的中心。中堂有四根大木柱子,小时觉着那柱子很大,现在想来怕有50厘米见方吧。我们一二年级在一起,一边一年级,一边二年级,一个老师两个年级的语文算术轮流教。后堂中间也有个天井,两边还有阁楼。

  村中的年轻人、小孩子节假日经常到祠堂里玩耍游戏。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也是在一所由旧祠堂改建的学校读的书。奇怪的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村中的祠堂和临村的祠堂一起被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的时候没拆的祠堂,到了1974年文化大革命后期反给拆了,我一直不解。大队用拆这两所祠堂的砖瓦建了一所新小学。为建新小学,学校还组织我们这些小学生搞劳动,搬砖运瓦。我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就是在大队新建的这所小学读的。可没过两年这所新小学又给拆了。

  在我读初一那年,村中有识之士将祠堂的一些剩余的砖石用在了村中新建的礼堂上。新礼堂大门的石凳、石门框就是老祠堂的。

  在我看来新礼堂其工艺、风格都无法与老祠堂媲美,但到底算留存了一点忆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