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这虞姬的殉情问题。千百年来比虞姬死得酷的大有人在。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殉情。憨厚闷骚的梁山伯得知心爱的英台妹妹被无赖马文才"撬"了去后,气得当场口吐鲜血,气绝身亡。男人死了,即将到手的爱情泡汤了,祝英台便起了殉情之心。这时臭无赖马文才骑着高头大马,带领一队人马迎娶祝英台。花轿至马乡村,突起旋风挡路,祝英台下轿哭祭梁山伯,墓忽然裂开,祝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这时从墓中飞出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祝英台的死如秋叶之静美,充满了古典浪漫主义气息,比虞姬的死更让人为之叹息。若从殉情者知名度和动机来看,这两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虞姬为项羽死,貌似出于对"大英雄"的敬仰,实则是被迫无奈,往广义上扯,那就是"为国捐躯"。虞姬的殉情具有欺骗性。祝英台为梁山伯死,是为了捍卫爱情。往广义上扯,就是捍卫人类最美好最高级的情感。祝英台的死具有励志意义。而且小祝和小梁二位新人爱得真是地动山摇,感人肺腑,说死咱就死,风风火火闯黄泉的决心让人动容。从这个角度看,虞姬的"殉情"比祝英台的殉情低级,在感人指数上也逊色不少。
史上还有一位为男人殉情的烈女,叫绿珠。绿珠被石崇包养,整日陪同这位骄奢淫逸的爷享乐。当时石崇是贾谧的马仔,处处有贾谧罩着,成为横行一方的土霸王。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受了牵连。石崇家底厚,虽说被免了乌纱帽,经济财产并未受到损失,所以这哥们照旧歌舞升平。这一日,赵王伦的马仔孙秀看上了绿珠,就派人到石府捎话。来人说:"我们家大爷孙秀看上了绿珠,特差小人火速将绿珠送到孙大爷寝室。"石崇刚要发火,突然想到自己已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只好服了软。立刻命令其麾下数名美姬排成一字长蛇阵,让来人精心挑选。来人说:"痛快,石大人果然够意思。不知哪个是绿珠?"这次石崇憋不住了,怒了,大声咆哮道:"要想夺绿珠,先从我尸体上踩过去。"孙秀没得到绿珠,心有不甘,就求助大哥赵王伦,想办了石崇霸占绿珠。赵王伦果然给面子,随便找个借口就办了石崇。不久孙秀率领大队人马包围石府,石崇对绿珠说:"我如今这下场可都是因为你。"绿珠说:"你也别埋怨了,我为你死你总该满意了吧?"说罢绿珠跳楼自杀。绿珠的殉情倒和虞姬有些相似,都是为了薄情男人而死。但绿珠的死却是不值得的。虞姬和绿珠差不多,都属于傍大款的女子。从她们所傍的大款来看,差距顿现:绿珠傍的石崇乃一酒色之徒,跟武霸王项羽无法相比,石崇又是官场之人,跟军事家项羽无法相比。这样一对比,虞姬无疑是占优势的,这下虞姬终于找到"垫背"的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说虞姬的自杀就比绿珠的自杀更高级?答案是不确定的。
虞姬是诗人,有人说是牵强。说其除了有一首五言诗外,并无其他作品。其实不然。虞姬还有两首四言诗。一是《采芝操》:"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另一首是《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贫贱之肆志。"清代诗人袁枚非常欣赏虞姬,曾作诗曰:"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表达了对这位女诗人的敬意。后世有评论家说,虞姬的五言古风是由民歌转向文人五言诗的发轫之作,由此也落实了她的诗人身份。至于虞姬这个人,有学者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一号人物。但无论怎么样,虞姬还是名垂青史了,一个女诗人,能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诗人班昭和史学家班昭相比,前者的身份更具有亲和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品读班昭的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历史的"老学究",并非传说中那般刻板木讷、了无生趣。我们看到的是她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也会涉及柴米油盐,也会为子女的教育大伤脑筋。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姿多彩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诗人该有的生活。俗话说,诗歌丰富生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