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半,医生进来查房,我和绿子到走廊等候。医生一出来,绿子便问:
“大夫先生,情况怎么样?”
“手术刚完不久,正采取止痛措施,身体消耗得相当厉害。”医生说,“不经过两三天时间,我也弄不清手术结果。顺利的话就顺利,若不顺利到那时候再想办法。”
“不至于还打开脑袋吧?”
“这也只能到时候再说。”医生回答,“喂,今天怎么穿这么短的裙子?”
“好看吧?”
“可上楼梯怎么办,这?”医生问道。
“不怎么办呐,亮相就是。”后面的护士吃吃直笑。
“我说你呀,过几天最好来住院打开脑袋看看。”医生惊讶地说,“另外,在医院里尽量乘电梯,我可不愿再增加病人,现在都已忙得不亦乐乎。”
查完房后不多会儿,到了开饭时间。护士推着装饭菜的小车逐个病房分发。绿子父亲那份,是肉汁汤、水果、煮得很软的去骨鱼肉和捣成果酱状的蔬菜。绿子把父亲仰面放平,转动脚端的手柄,把床头升起,用汤匙喂汤。父亲喝了五六口,便侧过脸说“不要了”。
“这点都吃不完怎么行啊,你?”
“过会儿。”父亲说。
“这哪成,不好好吃东西,哪里能有精神。”绿子说,“小便还不要紧?”
父亲“啊”了一声。
“渡边君,我们到下面食堂吃饭去?”
“也好。”我说。
不过说实在话,我没什么心思吃东西。食堂里,又是医生又是护士又是来探病的客人,搅得天翻地覆。这本是地下一间空荡荡的大厅,一个窗口也没有,摆着一排排餐桌餐椅。人们一边吃饭,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什么——大概是有关病情方面的。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在地道中说话似的,发出“嗡嗡”的回声。还不时地响起比这回声还大的广播,呼叫医生护士。在我占据餐桌的时间里,绿子用铝盘端来两人的份饭。有奶油炸肉饼、土豆色拉、生甘蓝丝、炖菜、米饭和酱汤,装在患者用的那种白塑料碗碟里。我吃一半剩了一半。绿子则吃得很香,一扫而光。
“渡边君,你肚子不怎么饿?”绿子边呷绿茶边问。
“呃,不怎么。”我说。
“医院的关系。”绿子环顾四周说,“不习惯的人都这样。味道、噪音、沉闷的空气、病人的面孔、紧张、焦躁、失望、痛苦、疲劳——就是这些造成的。是这些东西勒紧人的胃袋,把食欲搞没了。不过一旦习惯也就不在话下了。再说不好好填饱肚皮,照看病人也无从谈起,真的。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四人的病我一直照看下来的,经验丰富着哩。要是遇到意外,下顿饭吃不上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能吃的时候务必吃饱喝足才行。”
“有道理。”我说。
“亲戚来探望的时候,不也一起在这里吃饭嘛,结果他们也都吃一半就放下筷子,和你同样。见我吃得干干净净,就说‘绿子这么有胃口,我可难受得根本吃不下东西’。问题是,看护的是我呀,这可不是闹着玩。别人偶尔来一趟,充其量不过是同情!接屎接尿接痰擦身子都是我一个人干。要是光同情就能解决屎尿,我可以比他们多同情五十倍。尽管这样,他们见我吃饭吃得一点不剩,都拿斜眼珠看我,说什么‘绿子这么好胃口’。在他们心目中,大概我是头拉车的傻驴。一个个老大不小的,干吗那么不通情达理,那些人?嘴皮子上说什么都轻巧得很,关键是能不能给端屎端尿。我有时也伤心,我有时也筋疲力尽,我有时也恨不得大哭一场。本来已无可救药,医生们却聚在一起把脑袋掀开搅来拌去,而且不知要重复多少次,越是重复就越恶化,神经也给弄得莫名其妙——这种情况你一直守在眼前看着试试,根本吃不消,吃不消的。还有,存款也一天比一天少了,往后这三年半大学我能不能读完都在两可之间,姐姐在这种状况下婚礼都办不成。”
“你一周来这儿几天?”我问。
“四天。”绿子说,“这里原则上是特级护理。但实际上光靠护士也干不过来。那些人的确尽心尽力,但人手不够,而要做的事又堆成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论如何都得有家人来陪。姐姐要管店里的事,就只好由我找课余时间来。就算这样姐姐每星期也还是得来三天,我四天。又要见缝插针地去幽会,我们超负荷运转啊!”
“既然忙成这样,为什么还时常找我?”
“喜欢和你在一起呀。”绿子摆弄着空塑料菜碗说。
“你一个人去附近散散步吧,两个小时。”我说,“你父亲我来照看一会。”
“为什么?”
“最好离开一会医院,一个人轻松轻松。别和任何人说话,脑袋里什么都不要想。”
绿子略一沉吟,点头说:“倒也是,或许这样好些。不过你懂得做法吗?就是护理方法。”
“看了,大致差不多少:确认点滴、给水喝、擦汗、取痰、尿壶在床下、肚子饿了给吃午间剩的东西。其他不明白的问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