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提倡人活着就要洒脱、讲究高谈阔论,有事别藏着,有话别憋着。文人雅士经常定期举办艺术沙龙,喝酒吃茶,谈谈时政,谈谈风月,谈谈文学,谈谈女人。这样大型的聚会连女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不就是聊天吗,谁闲得无聊都可以参加。不过女子参加讨论,先要设置好"青绫幕幢",然后端坐其中,使那些与之对谈的男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有一次,谢道韫的小叔子王献之正跟某文友谈论诗文,被对方说得理屈词穷,很没面子。恰巧被经过的谢道韫听到了,谢道韫是个急脾气,立即躲到屏风后面开始辩论。没几个回合就把某文友摆平,那哥们只好面红耳赤地认输,让在座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也气数已尽。先是三大强藩王恭、殷仲堪和桓温的小儿子桓玄联手清君侧,朝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摆平这场叛乱。谁曾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另一场大祸又接踵而来,晋末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谢道韫的老公王凝之已经迷恋上了道教。他虽手握军政大权,但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一郡百姓不遭涂炭。这个傻子还告诉部下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延误战机的后果就是灭顶之灾,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当时谢道韫亲眼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心想,姑奶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干脆跟你们拼了!她一个箭步跳了出去,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孙恩以为谢道韫抱的这个孩子就是王家的后代,下令部下将其杀死。谢道韫当时也真是豁出去住了,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被谢道韫的举动给震了,此前他也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也没有加害于她,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深居简出,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至于谢道韫究竟跟他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事后,这个刘柳逢人就夸奖谢道韫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看来,才女就是才女,诗人就是诗人,果然不同凡响。能让县长大人如此青睐,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行。大约是应了"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那句老话。谢道韫终究没有真正能以诗名家,而是靠着一些诗歌之外的逸事被人们记住。她所能留给后世的作品有,《论语赞》、《登山》、《拟稽中散咏松》等诗。其中《登山》一诗最能体现谢道韫之魏晋风骨。说这一日运动健将谢道韫去登山,她一口气登上山顶,找了块青石坐了下来眺望远方,见群山傲立、云雾环绕,突感宇宙浩渺人生有限,就想如何才能像宇宙般万寿无疆。这时她想到了健身,对,只有强壮自己的身体,才能保持活力、延年益寿。所以她就脱口而出一首诗:"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诗中谢道韫借登山观景,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呵护。同时她还深有体会地告诫那些慵懒的人们,都来健身吧,都来登山吧,它既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又可活动筋骨。据说谢道韫出版过诗集,但后世之人没有见到。作为诗人,写了一辈子诗,到头来却没留下几首传世之作,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