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次下课,大家一起在多车的路边走,我说走人行道吧,一个女生低声问:什么是人行道。这样的常识,实在不应该到了城市到了大学才知道。
尽管常想家,他们跑到海岛上来读大学的偏得,是每年两次大跨度的由北往南,再由南往北的走动,疲惫的路上,多知道很多事情,多见到不一样的人,有了更多认识世事的机会,这是在家门口读四年大学不可能有的收获。
三、珍惜农村户籍和土地
最开始,是一次闲聊,听一个毕业了的学生说他回老家落户的经历:
他家在四川农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很兴奋,随着录取通知书还寄来了户口迁移证,户口可以迁到大学所在的城市,赶紧去办了户口迁出,当时他在村里是有土地的。
四年后,在城市找了工作,却很难再落户,他专程回老家办户口迁回,可户籍只能落在镇上,回不了村子,这一出一回,他从农业人口变成了非农业人口,他名义下的土地没有了。
起初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后来不止一个同学遇到同样的事,分别在不同的省。
户籍问题,可能是高考链条中最后一个延续着包分配制度思维的环节了。城乡差距曾经留下了很多顽固的“常识”,其中之一就是,上了大学就不可能再回农村当农民,就是国家的人,端国家的饭碗了。
现在,很多观念都变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样,做新式农民很可能在未来会是个不错的职业,起码能给不想留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一条退路。如果土地没有了,他们就彻底断掉了在乡村落脚的根,特别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的现在。
目前,有说法是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迁移户口的,户籍可以由学校保留一段,有人说可以保留两年。大城市入户门坎高,不能落户很正常,而土地也将越来越被看成稀缺资源。
不迁户口照样读大学,读了书,又保留了在家乡的土地,挺好的。
四、通往世界的门,该开在哪个位置
今年春节一过,遇到了十几个来深圳游学的大学生,大家约在地铁口会面,互相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他们给我的印象活泼灵动激昂,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说是大学生,其中一个还在读高三,他的同学们可能都在背书准备高考,他却跑到了另一座城市,认识了来自不同大学的年轻人。另一个是在读大学生,正考虑退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还不够熟悉,没敢贸然给他建议,不过,心里在想,这一代人长大以后,或者会不一样。
几年前如果有人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会遭到很多驳斥,感觉现在的人们没那么多热情去讨论这个老话题了,谁都清楚这是一句空洞的话,肯定没有这样一份承诺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很多,和是否有知识没必然关联。
可以去读大学;可以像名叫峰的年轻人,放弃读书去拼力气;可以去学一个专业技能;可以认定自己的喜好一心去做,全不在乎学历文凭。
选择的自由,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重新认识大学,它不承担改变你命运的责任,作为一个年轻人和这世界的第一个切入点,它只是会潜在地影响你的起点和眼界。
前面的路,对哪个人都曲折坎坷漫长,殊途同归,这样的例子,大家都能说出很多,只是通往路的门开在不同的位置。
不必试图讨到一个不二的说法,没有那个东西。没有捷径,但有选择,有更适合自己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