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怀念过去的论坛时光,那才是互联网的黄金岁月

时间:2017-12-1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老猫 点击:
怀念过去的论坛时光,那才是互联网的黄金岁月
一、
 
互联网的黄金岁月是什么时候?我一直觉得是十多年前。那时候我喜欢在论坛写文章,有短的,插科打诨,也有长的,小说。我在互联网上写的小说,不少都被专业的文学杂志选用,许多出版了单行本。那时候很多编辑在网上潜水,见到好文章就会发私信,想买版权。说白了,网上写作不挣钱,但落到实体书和杂志,还是能挣一点生活费的。
 
在网上写小说本身没有收入,只有付出,但我还是乐此不疲。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互动性太强了,故事贴出去不久,就有人看了,抢沙发,猜结局,感慨你写得好或者批评你写得不好。非常惊喜的是偶尔还有老熟人,比如多年前的读者摸上门来。东拉西扯多了,很多人就会从网上走出来,来到你的生活中。而且,读者的看法,往往也会启发作者,你猜故事脉络是这样,那我明天偏不这么写,我要想个出人意料的。诸如此类,就像和读者做游戏,或者说,读者也会有意无意参与到创作中来。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读者不停催促更新。这是继续写作下去的动力,因为你知道有人和你一起关心人物的命运。这也算是逼着人提高写作效率吧?我记得那一阵白天要上班,晚上吃完晚饭,坐在电脑前看一会儿回帖,在九点多钟开始写作,一口气写到十二点。每天或者三千字或者五千字,坚持不懈,仿佛上瘾。这种效率让我在2003年到2009年期间完成了好几部长篇作品。
 
这真是太好玩了,而且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好玩。那时候论坛里有一大堆写手,天南海北,他们或者在家中,或者在办公室,或者干脆在网吧里,写出了无数吸引人的文字。现在一些火爆的大IP,比如《鬼吹灯》、《盗墓笔记》、《心理罪》什么的,都是在那个时候在论坛里连载的。
 
很多次,我在家里和网上的粉丝聚会,做饭给大家吃,或者在外边的饭馆里,大家喝个高兴,甚至会去打打麻将。到了外地玩,也有许多朋友带路,让我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旅游者,而能真正走入当地的生活。我觉得这些朋友,各行各业都有,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那个时候也有水军,但大家都对此不齿。记得有个写手自己开了个公司,要求员工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给他顶帖,帖子必须一直呆在首页。写手们私下议论,都鄙视他。
 
二、
 
后来互联网形态逐渐更新,有了博客、微博、朋友圈、公号、直播什么什么的,论坛却逐渐衰落了。当时以为,这只不过是平台的升级变化,玩的核心,并没有变。但几年过去,逐渐发现味道不是那么纯正了。专业的水军大量出现,甚至有大大小小的公关公司,在后台有意地操作。有的平台,开始还打击水军,打了两年,干脆自己做起了水军,花钱就可以上头条去首页,甚至可以强行拉关注,让你出现在不相干的人的首页上。
 
我接到过好多这样的私信,劝说我买头条什么什么的,刚开始都没放心上,那不是弄虚作假么?后来见到一个朋友,他在替单位养号,养得还挺不错。我就问他怎么才能把粉丝养到几百万,他说,一开始就买粉了,买了五十万。
 
我转不过弯来,五十万假粉,那能带来什么效果啊?
 
他告诉我,起始这五十万假粉,确实没什么直接的效果,但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你粉丝多,就觉得你是个大号,容易关注你,文章也容易被转发,觉得你权威。这样一来,五十万假粉,可以带来五十万乃至更多的真粉。再加上后台团队操作,更新速度快,那么没多久,就能积累起很多粉丝,那些起始的假粉,就无足轻重了。
 
他让我恍然大悟,不花钱的心就动摇了。于是在发新文的时候,也买了几次头条。前几次还不错,点击转发回复增加了不少,可后来不行了,效果不显著了,要想继续有动静,就必须花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推广。
 
我又转不过弯来了。我这是有病吧,一个写文的,不要钱给大伙免费贴文也就算了,可不但要自己写,还要自己花钱买推广,我图什么啊?这个规则非常不好玩。
 
而且我也知道,凭我自己的精力和财力,想和那些背后有投资方的大号们争夺粉丝,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想要干点大事,要么自己组建团队,要么投靠某个团队,然后再去找投资,花钱。
 
这和初衷就背离了。互联网为什么可爱,就是因为降低了门槛,不是导演的可以拍片,不是歌星的可以唱歌,不是作家的可以写作,出名自然好,不出名还图个高兴。可这几年在资本的刺激下,目的性变得特别强,门槛又起来了,这个门槛就是钱。
 
三、
 
我理解,商业运作下的写作(或者视频音频之类)应该这么玩:先花点钱建立一个团队,一起运作,运气不好到此为止,运气好的话获取投资,然后继续运作包装,之后就可以靠广告、付费或者打赏之类挣钱了。得承认,在这种逻辑下,也有高质量的作品脱颖而出,甚至建立品牌。但更多的是满目狼藉,一地鸡毛。因为有了团队,就要有磨合,互相妥协,做出来的东西体现不了本意。因为有了投资,就要给投资者保证,多长时间挣多少钱,心里急,萝卜快了不洗泥。
 
在这种逻辑下,“卖什么”已经不是核心,得让位于“是否能卖出去”。如果急功近利的话,起个网络化标题比内容更重要,更新的频率排版的花样也比内容更重要,是否有大V、名流、明星参与也比内容更重要。
 
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量浪费流量和时间的、只要吸引眼球的标题而无任何新信息的、软件生成的口水新闻;我们看到了电影院、电视机里那些一线明星云集的烂片;我们看到了抄袭抄出白莲花奖的大作,我们看到了胡说八道的公号,以及互相撕逼的真人秀。据说,是因为和投资者签了“对赌协议”,一些德高望重的导演、演员才表现得如此尴尬,举止失措。但,谁会和钱过不去?貌似现在来看,以上行为都能挣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