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是由美国罗伯特?莫顿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它主要向我们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容易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雏形,而《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却让它源远流长到现在。
一个国王要去远行,临走前,他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你们拿它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国王回来了。
第一个仆人告诉国王:“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它所包含的耐人寻味的道理。其实,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积极让人交上好运,消极会让一个人所处的状态越来越坏。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如果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甘心安于这种状态,那么他所面临的现状可能就会越来越坏,甚至很可能让自己陷入一团糟糕之中。当一个人处在良好的状态中时,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做起事情来也会很积极,这种心态和做事方式会让他处在一帆风顺的状态之中,正所谓:“一顺百顺事事顺,一损百损事事损。”
然而,人生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变幻莫测,充满了不可想像的变化。每个人都不可能一辈子平安无事,也不可能一直都厄运连连。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不同状态,有好的,有坏的,有让自己舒服满意的,有让自己进退两难、夜不能寐的。人生成败和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处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拥有自我超越与勇于追求的勇气和信心。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有更好的未来时,当一个人从未对生活丧失希望时,他的人生就会一点点向自己预想的地方靠近。即使自己处在十分艰难的境地,甚至身陷重围,他仍然会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只要坚定信念,勇于面对心灵困惑,总会和好运迎头相撞。
一个人目前的状态是其心态的最好反应。当我们无力应对所面临的困难时,当我们在纷乱的情感面前茫然不知所措时,我们就会悲观、失望、放任自流。于是,现状每况愈下,我们也开始逐渐适应这种状态。尽管我们会在痛苦中挣扎,但却很难再突破已经习惯的内心瓶颈了。
当我们的身心陷入逆境之时,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突破临界点,而勇于面对与放任自流决定你是否能将眼前这一切逐渐改变。
有一个人到野外探险,冰天雪地,渺无人烟。一不留神,他掉进了一个冰洞里。
他用尽办法想从洞中爬出来,然而由于洞壁太滑,爬出去的希望一点也没有。但他没有放弃,可他知道爬下去除了消耗体力外,一点用处也没有,另外在洞里呼救是没有任何用的。不过,他很清楚,如果自己出不去就必死无疑。
生死关头,积极的人总是会不断寻找出路,消极的人只会听天由命、坐以待毙。他突然想起自己身后的行囊中有段绳索,于是马上把它拿出来。绳索一端有钩子,他想自己可以把它扔到洞外,也许会挂住什么东西,这样自己就可以顺着绳子爬上去了。
行动开始了。他一次又一次地把绳索扔出去,然而始终绳子都没有挂住。这让他有些失望,也许自己真的出不去了吧。但转念一想,与其这样活活困死还不如做点什么。可能洞外有钩子可以挂住的东西,只是好运还没有降临罢了。想到这,他又开始行动了。
当自己无法看到希望时,很多人会放弃。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单调的动作,扔——拉——扔——拉——连续五天,他不断地重复着。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活下来的唯一希望。
到了第六天,他实在绝望了。尽管他还在不停地扔——拉——但一切行为都显得那么机械。突然间,钩子像挂住了什么东西,他使劲用力拉了拉,果不其然。绝望中希望降临了,他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就这样,他爬出了冰洞。但此时,他最想知道的是,钩子到底钩住了什么?令他吃惊的是,在离洞口2米远处,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小洞救了他。
面对这样小的概率,很多人会选择放弃,只有很少的人在希望中勇敢坚持着。对于陷入逆境中的人来说,逆境生存智慧就是寻找这个离洞口2米远处的小洞。想突破困境,就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自己坚定这份信念,你就可以突破逆境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