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民家中的厨房,我惊讶地发现,多数老人在使用一种三脚架支撑的钢灶,以木材为燃料。炒菜、做饭时,炊烟和油烟混杂着弥漫在厨房内,向窗口和门口方向飘散。留心观察,钢灶下积了厚厚一层灰尘,钢灶上方的墙面被熏得油黑发亮。传统土灶也没闲着,这种土灶有烟囱直通屋外,千百年来制造着炊烟缭绕的乡村景观。如今,村庄里留守人口太少,老人做饭往往因陋就简,主要采用钢灶。城市家庭必备的燃气灶,在许多家庭也有配备,但往往被老人闲置。
年迈的老人说起钢灶和土灶,往往不忘感叹一句:“烧出的饭真香!”他们埋在心里的另一句话是:“柴草不用钱!”
村庄炊烟缭绕的背后,是野蛮生长的杂草、树木。疯长的杂草、树木,给村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燃料,年迈的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以就近取材,顺便疏通村庄通道,一举两得。村民收割稻谷留下的部分稻草,收割小麦留下的部分麦草,收割菜籽和棉花留下的部分秸秆,也被保存下来,不再在田间地头付之一炬,白白浪费。
当许多人为昔日炊烟缭绕的乡村生活不再而惋惜时,程湾村留守老人以最后的炊烟,留住了久远的乡村记忆,也留给我们一段文明的感伤。 (真 真摘自暨南大学出版社《大国空村》一书,王 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