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十岁后,我的头发都是在路边小摊上理的。
街边剃头摊位于小区一条比较僻静的支马路,像过去的弄堂堂口,沿街一堵墙上挂一面镜子,很旧的一张靠背椅子上搭一块白布组成一个简陋的剃头摊,墙上还挂一张约莫A3纸大小的硬板纸,上面用记号笔手写两个大字“理发”,笔画特地描粗了些,下面还有两个比较小的字“5元”,字虽小,但还是很醒目。剃头摊还有几个左邻右舍:一个修皮鞋的,一个拷边剪裤管的,一个修伞配钥匙的,旁边还有一张矮桌子,老人们在斗地主,也吸引了不少老年观众,像一个闹市口,还挺有人气的。
在我发现这个剃头摊之前,一直在小区的理发店理发,这类理发店一般租用小区底楼人家的一个天井,租金肯定是便宜的,不用雇工,也不用刻意做招牌装修门面,干净利索就行。伙计就是掌柜的,晚上搭个铺,这睡觉的地方也有了。刚开始是十元,这几年,物价涨了,理发也跟着涨到了十五元。晚上和老婆一起散步经过理发店,我说进去理个发,老婆就陪在一边看着,掌柜的技艺娴熟,三下五除二,几分钟就搞定了。我一照镜子,头发理得很短,人一下子清爽起来,觉得蛮舒服。一路上,老婆就说了:“你这种头,头毛没有几根,几分钟,15元钱,除了房租,几乎没有什么本钱,如果一天理三四十个头……”说到这理,她停顿了一下感叹道:“真是小生意赚大钱啊。”回家后,老婆就说:“你头发理得勤,不如买一套理发工具,我帮你理发,年纪大了,也不要太讲究。”也怪网上购物太方便,当晚就上网买了一套理发工具,老婆补充说:“我帮你剃四五个头就回来了。”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人挑担不吃力。”又到了理发时间了,她一一拿出理发工具,像模像样地给我理发,我吩咐说,我不求美观,只求剃短。结果,她像绣花一样,一个头给她弄了近一个小时,碎头发弄得到处都是,抖也抖不掉,头发呢,还是没有弄短,她站着不累,我坐着还嫌累呢。我的头就这样被折腾了好几回,一直不满意,直到我发现这街边的剃头摊为止。
理发大爷60多岁,从学徒开始,从事头剃头匠这个活儿,将近四十年了。大爷一边给我理发,一边说,退休后,一天不摸头,就坐立不安,想来想去,还是离不开老本行,于是,就出来设摊了。他规定只做上午,下午午休,接着要买菜接孙女,所以下午就打烊了。没说上几句话,我的头就差不多理好了,还剪了鼻毛,修了面。我一摸头,自然相当满意,赶紧摸出十元说不用找了,结果,大爷拉着我,死活要找零,他对我说,如果我一分钱不收,就没有老客户了,如果我收多了,也没有老客户了,所以收五块钱,意思意思,我就很知足很满意了,这又让我不淡定了:他退休工资三千多,这外快是两千多,比我写文章省力多了,真是令人羡慕的退休生活。
改革开放后,一些老的理发店退出了历史舞台,美容美发接踵而至,到了今天,不少美发店门面越开越大,装修越装越豪华,价格也从平民价跃升为贵宾价。老年人节约惯了,花几十元进剃个头,花几千元买个充值卡,肯定不乐意。我们更乐意在街边剃头摊,冬天晒着太阳,夏天坐在树荫下,一边谈着山海经,一边理着发,度过我们幸福的晚年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