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宋尧平先生专著《侗族酒文化》,启人心智,使我想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无酒不成席,无酒不赋诗,无酒不放歌的文化传统。
米,炊而为饭,酿而为酒。酒比饭更醇香、更浓烈、更带刺激性。酒不仅是人们的物质之需,更是人们的精神所求。它是诗歌的凝聚物,粘合胶,发酵体,催化剂,灵感酶。酒与诗歌的结合,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是诗人歌手感情的升华、强化与表达。君不见,酒兴一旦与诗胆、歌魂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会推波助澜,融入出神入化的忘我境界。以致为我们积淀了数不清的多姿多彩的酒文化。
东晋永和九年,一批文人,聚集绍兴,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兴会兰亭,饮酒赋诗。大书法家王羲之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就是千古墨宝《兰亭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躬耕南亩,闲居寡欢,无夕不饮,既醉之后,题诗自娱。集成了他有名的《饮酒二十首》。东汉末年,魏武挥鞭,曹操“对酒当歌”,广纳才俊,统一北方。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下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仙酒仙,浑然一体,传为美谈。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没有李白那么浪漫,但在安史之乱中,欣闻官军收复蓟北,禁不住纵情、纵酒、纵歌,以好“青春作伴好还乡”。唐以后,此类例子,俯拾即是,多如牛毛。不必再占读者的时间了。
民歌民谣也是酒中之物。据说《诗经》中民歌不少,两千年前老百姓的事,谁能说与酒没有关系呢?汉代老百姓饮酒后,在街上装疯卖傻,以童谣讥讽现实:“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暑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真是痛快淋漓。
在《侗族酒文化》一书中,有关民间生产生活,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的民歌更是应有尽有。这里仅举农村“打三朝”,主人唱给阿婆、舅妈的几首歌:月亮出来照四方/阿婆背带绣得长/连娘带崽挽三转/还有一丈捆鸳鸯……
阿婆、舅妈来吃三朝酒时,给新生的外孙送了四件礼物,背带、巴裙、银帽、巴被。这些礼物有两大特点。一是适用,如背带手带绣得很长,连娘带崽挽三转后,还有一丈捆鸳鸯(背带中间绣的图案),背起娃娃十分稳当、安全。二是美观。用各种丝线绣的鸳鸯戏水,麒麟呈祥,紫燕穿柳,鱼跃龙门等吉祥图案,五彩纷呈。
酒歌的语言都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且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爽心悦目。如前面提到描写背带很长的两句就是一个典型。它是一切民歌所固有的突出特点。
最后,以一个农民老哥的酒梦歌作结:不愿穷,不想有/但愿长江变成酒/天天躺在沙滩上/一个浪头喝一口。
真比李白还大气、还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