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吃腻了各种花式冰淇淋,我突然怀念起小时候的“老冰棍”,口味单一,却让人念念不忘。 小时候,夏天总有商贩用自行车驮着冰糕箱在农村叫卖。白色箱子写着两个红色的大字“冰棍”,上面盖着棉被以防融化,里面用白色塑料泡沫做成隔热箱,算是一种简陋的“移动冰箱”。那时的冰棍含糖量不高,也没添加奶油,除了糖精跟香精,就是一块冻好的冰块而已。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那么清凉诱人,百吃不厌。
当时,农村人经济困难,父母手里现钱很少。商贩到村里卖东西,大多是以物易物。比如用麦子换西瓜,鸡蛋换冰棍,豆子换豆腐等等。由于每户家里都养几十只鸡,天天有母鸡下蛋,大人把收鸡蛋的任务交给孩子们,一到夏天,用鸡蛋换冰棍这样的好差使,是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事情。 每当听到“冰棍——冰棍”的叫卖声,孩子们就从鸡窝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鸡蛋,跑出家门,挤在冰糕箱周围,和小贩一手交蛋,一手接冰棍,开心地剥下简易包装纸,用舌头舔着冰渣,“哧溜哧溜”美美地吮吸,细细地品味凉爽的感觉。 鸡蛋换冰棍,也是有讲究的。中午时候,一般是一枚鸡蛋换两根,到傍晚就会降价,变成换3根。偶尔,有大人从地里收工,看见自家孩子换冰棍,会再和商贩讨价还价,说冰棍都快化啦,你今天卖不完明天也不好卖,再加一根吧。于是,商贩看着大人面子添到4根。孩子欣喜若狂,将多出来的冰棍塞到父母嘴里,一家人乐乐呵呵地往家走去。 其实,农村孩子也不是每天都有冰棍吃。都是通过做家务,带弟妹,割猪草等有偿劳动,经父母同意,才会如愿以偿地换冰棍。当然,也有不老实的馋嘴娃,会趁父母不注意,从家里偷鸡蛋换冰棍。于是,偶尔会上演某个坏小子刚换到冰棍,老妈就追来抓现形,他前面飞快地跑着,还不忘啃一口冰棍。老妈在后面拿着鞋底砸过去:“打死你个馋嘴猫,到镇上一个鸡蛋能卖一毛五分呢!都让你吃嘴里了!” 那时候,鸡蛋对家庭主妇来说,是每个月油盐酱醋的来源。如果天天换冰棍,家里的开销可就撑不住了。碰上这种情况,左邻右舍也会站出来,一起声讨那个不懂事的坏小子,赶快回来给老妈认错。最后,吃完冰棍的坏小子,老老实实地被老妈拍几巴掌,保证第二天多割两筐猪草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