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红门(二)(7)

时间:2022-07-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曹文轩 点击:


  桑桑抓着酱油瓶,快速跑到了许多人的前头。

  村后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路口正对着杜小康家所在的这条村巷。巷口都是人,把桑桑的视线挡住了,根本看不见那条路。

  红门开着无人管。

  “回来了!”“回来了!”

  桑桑看到那巷口的人坝,像被一股洪水冲决了似的,忽然地打开了。

  两个大汉抬着一块门板,门板上躺着杜雍和。杜小康和母亲跟在门板后面。

  桑桑把脑袋挤在人缝里,往外看着。

  抬门板的大概是杜小康家的亲戚。他们和杜小康的母亲一起去了芦荡,将杜雍和杜小康接了回来。

  躺在门板上的杜雍和,瘦得只剩下一袭骨架。他的颧骨本就高,现在显得更高,嘴巴瘦陷下去,形成了阴*影。头发枯干,颜色*像秋后霜草丛里的兔毛。高眉骨下的双眼,透出一股荒凉式的平静。

  走在后面的杜小康,好像又长高了。裤管显得很短,膝盖和屁股,都有洞或裂口,衣服上缺了许多纽扣,袖口破了,飘着布条。头发很长,与杜雍和的头发一样的枯干,但却黑得发乌,脖子已多日不洗,黑乎乎的。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之神。他双手抱着一只小小的柳篮,小心翼翼地,仿佛那只篮里装了什么脆弱而又贵重的东西。

  桑桑看到了杜小康。但杜小康似乎没有看到他,在众人抚慰的目光下,走进了红门。

  第二天一早,桑桑的母亲一开门,就看到杜小康抱着一只柳篮站在门口。

  “师娘,桑桑起来了吗?”

  桑桑的母亲,一边将杜小康拉进院里,一边朝屋里叫着:“桑桑,小康来啦!”

  桑桑连忙从床上蹦到地上,鞋也没穿,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往外跑。

  杜小康将柳篮送到桑桑手上:“里面有五只鸭蛋,都是双黄的。”

  这五只鸭蛋,大概是杜小康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

  桑桑低下头去。他看到五只很大的、颜色*青青的鸭蛋,正静静地躺在松软的芦花上。

  八桑桑现在所见到的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磨难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当杜雍和因为鸭群连续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几乎吃尽了塘中刚放养的几万尾鱼苗,被愤怒的当地人扣下小船与整个鸭群,而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时,他万万不会想到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儿子多少珍贵的财富!杜雍和不吃不喝地躺在鱼塘边上时,杜小康也一动不动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他有父亲的悲伤,却并无父亲的绝望。现在,倒什么也不怕了。他坐在那里,既没有向人家哀求,也没有向人家发怒。他反而觉得父亲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鸭子毁掉了几十户人家的一片希望,就像他们也被毁掉了希望一样。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那些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桑桑现在再见到的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的孩子了。

  当桑桑向杜小康问起他以后怎么办时,杜小康并没有太大的惊慌与悲哀。他与桑桑坐在打麦场上的石硫上,向桑桑说着他心中的打算。他至少有十项计划,而他最倾向于做的一个计划是: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个小摊子卖东西。

  而这个计划是桑桑最感吃惊的一个计划:他怎么能在学校门口,当着大家的面做小买卖呢?满眼全是他的同学呀!

  杜小康却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你是怕大家笑话我?”

  “大家不会笑话你的。”

  “那怕什么?就是笑话我,我也不在乎。”

  杜小康向桑桑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计划:“我们家开了那么多年的小商店,我知道应该进什么货、什么好卖;我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那么多学生,买个削笔刀啦,买几块糖啦,谁不愿意出了校门就能买到?……”

  桑桑觉得杜小康的计划是有理的。

  “那你有钱进货吗?”

  “没有。”

  “怎么办?”

  “能想到办法的。”

  桑桑与杜小康分手后,回到家中。晚上,他等鸽子都进窝后,将窝门关上了。他用笼子捉了十只鸽子。桑桑的鸽子,都是漂亮的鸽子。第二天一早,他提了笼子,去镇上,将这些鸽子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他拿了鸽子卖得的二十元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

  杜小康一手抓着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另一只手抓住桑桑的一只手,使劲地、不停地摇着。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零七八碎的小商品。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盒上还插*了一块玻璃。玻璃擦得很亮,那些东西在玻璃下显得很好看。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杜小康安慰桑桑:“会有生意的。”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第一个来买杜小康东西的是桑桑。

  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

  生意慢慢有了。渐渐地,油麻地的孩子们,再去杜小康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仿佛只不过是在从一个朋友那里取走一些东西而已。他们可以先不给钱,先在心中记住。而杜小康知道,他们绝不会白拿他的东西的。

  那天,学生们都在上课时,桑乔站在办公室的廊下,望着校门外的杜小康,正在冬季的第一场雪中,稳稳地坐在树下,对另外几个也在廊下望着杜小康的老师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