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38万 > 十、思感锁定和超距实验
还记得告诉郭栋时他的反应。
“知道新希望号出事了吗?”我问他。
“刚知道,怎么有这……”
没等他感叹完事情的古怪,我就插嘴打断说:“是俺们干的。”
然后我把话筒拿开,依然很清楚的听见他的大声叫嚷穿过几千里的电话线外加一米的空气传到我耳中。
等了几秒,我把话筒拿近,问他:“要还回去吗?”
“还回去?你已经搞出来了还要还回去?噢,嗯,还是要还的,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你,哦不,我立刻就来上海护送这宝贝,你好好保管着,不要乱动。”
郭栋匆匆忙忙挂了电话,不过只隔了五分钟,他又打过来。
“刚才晕了,”他说:“你是怎么把东西搞出来的?”
我也不隐瞒,把寇云所具备的能力告诉了郭栋。
郭栋在进特事处前复习过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案件卷宗,对于这种事情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听我说完,只是连呼了两句“原来是这样”。
我也从郭栋口中,得知了新希望号上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妙一些。
这艘船上参观者不断,我原以为,这水晶球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这样子,对一般人来说当然不可思异,但黑旗集团里的关键人物,一定会猜出,是有人以隔空取物的能力,将水晶球偷走。可实际上,偏偏水晶球是在一批人参观完毕,下一批人还未到的时候消失的,等到新希望号方面发现动力源被偷,立刻禁止所有人上下船,哈,这下水被搅浑了。
可怜新希望号环球旅行就这样破产,它只能用石油当动力开回欧洲了。融资的计划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就算先期已经打算投资的方面,现在也一定转为观望,黑旗集团的老总们,怕要气炸了肺。
十五分钟后,一个警察敲开了我家的门。
还是郭栋思虑周详些,这个警察带来了专门的电子讯号侦测装置。他一句话都没说,开着仪器在我房里转悠了一圈,冲我摇摇头就离开了。
这下我彻底放下了心,要是我手里的动力源加装了个不断发射信号的定位装置,神秘的大盗就要被高科技识破面目了。
郭栋来得很快,深夜提了个旅行箱敲开了我家的门。两天之后,检测的结果传来。
氦-3!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在从寇云处了解到这项能力的限制之后,郭栋也不太相信光靠隔空取物,就能取下月球上的氦-3矿,可是我们都肯定一点:最终的答案一定和这项能力有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等待着特事处调查的结果。就是我从张团长那儿得到的线索。没想到先接到的,是梁应物打给我的电话。
“我的一位同事正在受到警方的调查,听说和你的事有关?”
他从返回上海起就再未和我联系,肯定已经获悉了调查组对我的态度,知道我其实没事。这次电话里劈头一句话,把我问得一愣。
“谁,你那同事叫什么名字?”
“陈远责。”
“没听说过呀,怎么就和我有关系了?他是搞什么的?”
“生物异常能力研究。”梁应物嘴里迸出一个我从来没听见过的研究项目。
“哇塞,果然是X机构,竟然还有搞这号研究的。”
再和梁应物来回问了几句,这才梳理出事情的原委。这位在X机构里从事吊诡研究的学者被警方骚扰,还真是因我而起。
这要从张团长告诉我的一个消息说起
寇风在幻彩团的这段时间里,表现出的性格是不喜与人交际。对团里的成员还好,团外就几乎没见他带过什么朋友来玩。名气渐响之后,寇风拥有了一批忠实观众,不过他并不热心于和粉丝们互动,最多点个头,打个招呼。
但是有一名观众是例外。这位观众叫林文,看年纪应该过了半百,在看了一次寇风的表演后,林文专程找到寇风,和他在后台的角落里聊了很久。寇风就此与其成为好友,两人时常往来,关系好过团里的同事,所以寇风的去向,这个人极可能知道。
寇风辞职之后,林文也再未出现过。要找到这个林文,只有公安系统出马才有可能,这就是我通过郭栋,让特事处插手的那条线索。
林文此人只有姓名,没有照片,也没有联系方式。但是会说上海话,体貌特征也由专家画了出来。特事处反正最近闲着没事,调集所有资源查找林文,最终的目标却圈在一个失踪人口上面。
这个林文离异独居,没有正常职业,却相当富有。他是个赌博高手,常常去澳门留连赌场,并且十赌九胜。他的财富,据说都是赌来的。
1999年之后,林文的邻居就再也没有看见过他,这人就此失踪,好些人传说,他赌博的时候惹了黑道,被“做”掉了。
特事处申请到搜查令,进入林文的旧居,发现的确已经有好几年没人居住。在那里发现了一些旧书信,其中往来最多的,就是和陈远责。而且在信中,有只言片语提到过和陈远责进行的一些实验。身为特事处的警员,对特异事件的感觉最为敏锐,那些信里对实验并没有详细的形容,却足以让他们嗅出一丝别样的味道。于是,调查的矛头转而指向了陈远责。
X机构一贯低调,但也相当排外,对特事处的调查并不很配合。调查人员没有办法,却知道我和梁应物的关系,转而把拿梁应物当突破口,希望他劝说陈远责配合调查。
“你和陈远责很熟吗?”
梁应物约好了陈远责和我见面,同去的路上我问他。
“一般,也就是同事关系。但这个面子还是可以卖给我的。”
“你先给我介绍一下,这是个怎样的人,还有那个什么生物异常能力研究,是什么东东?”
“这个人不是科班出身,原本是民间的研究者。从八十年代后半期,到九十年代初,有一段特异功能盛行的时期,不知道以你的年纪还记不记得?”梁应物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