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何为书生

时间:2022-10-1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狄青 点击:

  因为甫一出生便随家人被下放到农村,因而我童年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从土坯房烟囱里飘出的袅袅炊烟,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麦田,还有就是每天傍晚时分,大队广播站定时定点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那应该算是乡下人获取外部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了。后来一点点懂事了,便发现村里人对下放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城里干部普遍比较和善,甚至很尊重,远要比一般城里人更尊重。

何为书生

  我父亲下放到农村前是一级翻译,精通三门外文。来农村前,他因工作需要经常会翻译整理国外的文字资料,所以文笔是不错的。所以,求他写信的乡邻总是络绎不绝。乡下人貌似没有文化,生活又普遍捉襟见肘,让我父亲帮忙写信的乡亲,却每次都会带来几个红薯、一把韭菜,甚至是一枚生鸡蛋,作为答谢。在同公社下放的还有几位书画家,我后来听说有不少农村的年轻人常去找这些人学习绘画和书法。

  后来我长大了,才渐次明白,发自内心承认自己没有文化抑或缺少文化的人,要比对文化一知半解的人更推崇和尊重文化,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往往总是会“无知者无畏”,甚至有可能反过来去打压真正的文化人,去灭失有价值的文化。

  话又说回来,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掌握真理吗?抑或说有文化的人讲出来的话就一定是有道理的抑或是正确的吗?回答当然是“不一定”。这令我也多少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次的农民起义,领头的往往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而多半是落第秀才或是乡野遗贤。比如领导黄巾大起义导致东汉向三国时期过渡的张角,比如最终导致唐朝走向灭亡的黄巢,再比如严重动摇清朝统治基础的洪秀全等人,他们都是农村的读书人,同时也都是落第秀才。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称张角系乡下的一个“落第秀才”,有人提出异议,因为东汉末年并没有“秀才”一说,而科举制度也是在之后的隋朝才建立起来的。这其实是很多人的误区。“秀才”的确是科举制度建立后所使用的一个词,但是并非是专门为科举制度所创造的一个词。“秀才”一词最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小匡》当中就出现了:“其秀才之能为士者”,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秀才”一词,也就是说,秀才一词的出现比科举制度的出现要早了一千多年。

  黄巢系山东菏泽乡下的一个才子,他的祖上是盐枭,到他这辈才喜欢上吟诗作赋。他五岁时便可与成人对诗,被四方称为神童,后养成恃才傲物的习性。但天不遂人愿,黄巢成年后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全唐诗》中收录有他的三篇诗作,其中两首都写得“杀气腾腾”。一首是《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另一首是《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说实话,我以为黄巢即使“高考”没有落榜,而成为执掌一方印信的官吏,怕是日后也会成为像安禄山、史思明那般扯起反唐大旗的重要诸侯。据说黄巢最后一次应试不第,便愤愤地写下了那首《不第后赋菊》离开了长安,从此发誓不再应试,而是继承祖业成为一方盐枭头领,同时亦举起了反唐大旗。

  明末的桂林地方官曹学佺曾写下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名句。其实这句话是在曹学佺不畏强权,秉公执法后写下的,有当时的特定背景。曹学佺本身就是一个读书人,而且非常博学,也非常有气节,在清军入关后自杀殉国。清代诗人黄景仁也曾写过一首叫《杂感》的诗,其中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句子,这本是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之作,但世人却只记住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从此书生无用论开始流传于世,人们提到这句话时也总是语带贬义。

  书生是读书人,而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是充实自身,是潜移默化地回馈他人,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做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人们把是否能做官,是否金榜题名作为读书的第一甚至是全部目的,这才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因为倘使读书换不来官职与利益,果然也就只剩下个“百无一用”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