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前,我从来不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不爱听课,喜欢玩,但是为了不被批评,经常装出一副好孩子的样子。记得高一高二的时候,在英语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我的高中叫作青岛二中,山东省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而当时我所在的班叫作直升班,可以理解为重点班吧。在这样的班级里面,一个不爱学习的有点小聪明的孩子当然只是个被埋没的位置了。
幸运的是,我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就致力于培养我对读书的热爱,并尽全力满足我大量看书的渴求,所以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二中虽然是所高中,但是硬件设施非常完备,校园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一大架子全都是英文原版图书。像《巴黎圣母院》《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虽然我早就看过中文版,但是原著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我天天抱着这些书看,甚至上课的时候也装模作样地偶尔抬头看看老师,继而低头继续看书。
我看书的速度极快,很多时候一天就可以结束两本。直到高二结束,一大架子书全部搞定。这时候其实我并没有看到我英语考试的成绩有丝毫进步。因为本来也不是抱着学英语的目的,所以也感觉无所谓。
有同学问我,看英文原著的时候遇到不会的词,要查字典吗?
当然不要啦!查字典这种行为是多么影响我读小说的心情啊!遇到不会的,猜呗。猜不出来,直接跳过呗,反正不影响我看故事就好了嘛。不过久而久之,那些比较常用的词出现次数多了,想不记住也难了。另外,因为有同学问我怎么能一下看懂原著。我也不是出生就会英语啊,先从简单的开始嘛。
我从阅读中所得的益处什么时候才体现出来呢?高三刚刚开学,我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反正全校都要报名,不去白不去,还浪费我三块五毛钱呢。只不过没想到的是,竟然连闯几关,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当时山东省一共33个全国一等奖,这些人再拎出来参加一个决赛,我的周围牛人无数,最后竟然拿了山东省十佳奖。从那时起,我才略微意识到,哦,好像我的英语是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
到了高三下学期,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紧迫,好好学了半年。所以在英语这方面,我的脑子里面其实有两个体系,一个是自然学习的产物,另外一个是专门用来应付中国特色英语考试的体系。其实于我,高考是个灰暗的回忆,所以不想提及太多,总之最后英语是以144分收场。
我整个学英语的过程,相当于没有接受中国式英语教学。一方面因为不喜欢听课,另外就是喜欢自娱自乐。在高中,除了大量看书之外,我还疯狂地追美剧。《老友记》《八卦天后》等这些,周末在家全都黏在网上看。
不过,我一直都反对用美剧练习听力。很多人说我们不应该看中文字幕,要么就是一集美剧反复听几十遍,直到全部听明白。毁掉一首歌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当作闹铃。那么我认为,毁掉一部美剧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来练听力。我看美剧的时候,从头到尾全都是看中文字幕的,从头到尾都是在看搞笑的情节,仅此而已。不过有人就会说,我也喜欢追美剧,为什么听力还是提高不了呢?大概是因为,我觉得标准的美音真是好听,说起来就好像音乐在流淌,一个饱满的卷舌音,句尾自然上翘的音调,都好像是艺术。所以久而久之,就喜欢在心里模仿几句夸张的句子,其乐无穷。总之,在听力口语方面,我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训练,没有经过任何痛苦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就算是今天走上托福的讲台,我也始终崇尚兴趣的发展。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无意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