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乡的关山过了一个年。 这是平生过得最安静的年。除夕夜,四周静悄悄的,路灯发出暗黄的光。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没有邻家孩子的吵闹声,甚至没有车声和脚步声。世界像一个疲惫的孩子,在辛苦了一年后甜甜地睡了,连鼾都懒得打。 当然还有央视春晚,无数穿红着绿的人在电视屏幕上唱唱跳跳。我却甘愿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与灵魂独处,思考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关山。 在古诗词中,"关山"随处可见:《木兰辞》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滕王阁序》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苏轼有"不辞迢递过关山"……仅在唐诗中,有"关山"的诗句就有700多处。查阅词典,"关山"有几重意思,泛指的是关峡山隘,意即地势显要的地方,实指的一说是宁夏南部的关山,一说是甘肃天水市的关山。 除了词典上有名的关山外,还有很多的关山在词典上是找不到的,在我的一生中,就在两个关山生活过,一是武汉的关山,一是长沙的关山。 武汉的关山是我求学的地方,那里有一所著名的大学,原来叫华中工学院,现在叫华中科技大学,那就是我的母校。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是在武昌下的火车,从大东门坐公交到关山口下,走不多远就到了。那学校真叫大呀,校园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步行要几十分钟,除了教室、宿舍、食堂,还有邮局、书店和商铺,简直就是一个小具规模的城市。在小地方长大的孩子一下就被这种恢宏宽阔震慑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 那时武汉的关山,是城乡结合部,除了几所大学就是农村,有菜地、池塘和果园。学校的大门前面,是一溜低矮的平房,卖日用百货和农具种子,路边有流动的摊贩,推车上或炸面窝,或蒸包子,或卖热干面,很是热闹。每到周末,公交站牌下挤满了学生,都是搭车到繁华的老武昌或水果湖,或是往轮渡口坐船去汉口的。那时的汉正街、航空路可是武汉最热闹的地方,晚上还有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呢!就为了看这灯,我们曾错过返程的公交,在秋意阑珊的夜晚踯躅街头,一边感叹都市的灯红酒绿,一边谋划怎样回到远在关山的校园。 前年回母校,却再也认不出关山口的模样。30多年过去,这里再不是尘土飞扬的城郊小镇,而成为了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这里不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其内在的创新能力和人才优势也已为世界瞩目。20万科技人员,80万在校大学生,支撑起一个巨大的创业园,一个宏大的科技王国。我想寻找30年前关山口的痕迹,不说一街一巷,就是一房一屋、一砖一瓦都荡然无存。母校也已大变样,更加气势恢宏,系变成了学院,又多出了无数的科研机构。我们上过课的教室和住过的东三舍还在,其他都已旧貌换新颜了。 漫步在华科大的校园内,蓦地想起了毛泽东的诗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在无数科研人员和莘莘学子的努力下,"中国光谷"正以无穷的创新打造出一个无限生机的高科技世界,放射出堪比美国硅谷的智慧之光。 长沙宁乡的关山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因三国名将关羽战长沙时在此屯兵而得名。宁乡市借史造势,把这里打造成国家4A景区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关山开发者做足三国文章,以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打造出一个三国古镇,不论是桃园结义,过关斩将,还是大乔小乔的雕塑等,都带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将你带入群雄竞起、硝烟弥漫的三国战场。而古镇对面的农家小院,则是黛瓦粉墙,飞檐翘角,显示出徽派建筑的清丽和江南水乡的灵秀。正是看中了这里浓郁的历史风情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我购买了这里的房子,幻想着像五柳先生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过一种心远地偏的世外桃源生活。 兵荒马乱中,人们躲进桃花源,是追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安定生活;太平盛世里,人们寻找桃花源,则是想在繁华中寻找朴实, 在物欲中寻找精神。 身在关山,还记得《关山月》吗?能理解李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迈、陆游"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悲壮和梁元帝萧绎"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的孤寂吗?身在关山,在欣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美景时,能领略"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的情怀吗?身在关山,在恬淡祥和的生活中,还有冲关破阵,为祖国为民族克难攻坚的雄心壮志吗? 过年,因孤独而丰盛,因思考而美妙,因关山而浮想联翩。其实,年味不仅是团圆,是热闹,是美味佳肴,也是历史,是文化,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