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王大彪带着人马去齐山村拉粮。到村口时,看到村民们临时给张保搭建的棚子竟被雪压塌了。匪众们上前扒开木板,看到里面的人早已气绝身亡,那人的脑袋也被砸变形了。 这一变故令王大彪有些不知所措,死信一成,就绝无更改的可能,否则就坏了山寨规矩,再难立足。怎么办?王大彪还是聪明,他指着一个跟张保体貌特征差不多的喽啰,说:“来啊,把尸体扔雪窝里,你坐这儿!” 这时,李三公指挥村民推着十车粮食从村里走出来,见棚子已经被雪压塌了,顿时大惊失色,但见王大彪面色如常,料想张保没事,不由得长松了口气。他拱手说:“大当家的,这十车粮食全是村民们来年的口粮和种粮,还请您高抬贵手,放过大家。” “十车?”王大彪微微一愣,数了数车子,随即笑了起来,“三公,这次若不是大雪封山,我也不会打扰你们。这样吧,等开春雪化之后,我派人送些种粮过来,这样你们就可以照常耕种了。”这一说,村民们几乎是感激涕零了。 这边粮食刚运走,那边村子又来了一批人。为首的正是通城知县胡铭伯,其他几个则是衙门的差役。原来,李兴愤然出走后,去县衙告了状,胡铭伯便亲自带人来齐山村过问此事。 知县大人亲临,这在齐山村历史上都不多见,李三公忙在家中设宴招待。酒菜一上桌,胡铭伯故意皱眉冷笑,说:“本官是第一次来齐山村,你不请我吃山珍海味也就罢了,竟拿这些浊酒和粗鄙之食来打发我?” 李三公忙解释道:“齐山村田少地薄,收成原本就不好,每年还要交土匪的岁贡,村里早已被刮掉了一层皮。就在你们刚到之前,王大彪又拿走了我们十车口粮和种粮。大人,不是小的不知待客之道,是实在拿不出啊。” 胡铭伯长叹一声,说:“李三公,你糊涂啊!” 3.命案疑云李三公说:“胡大人,我又何尝不知道王大彪十恶不赦呢?可是,大人你对他尚且没有办法,我们又怎会有办法?而且,你们远在县城,自然可以不理会他们,可我们就在他眼皮底下,若是违抗他的命令,全村百姓可就遭殃了。” 胡铭伯摇头说:“我自然知道你们的难处,可我的难处你们又怎会知道。通城是偏僻穷困县,因为衙门没钱,差役大多老弱,平日办差尚且困难,哪里还能剿匪……”说到这,胡铭伯突然态度坚决起来,“但是,穷归穷,我却绝不会放任王大彪一伙不管,官不为,与匪无异!” 李三公有些不以为然,说:“大青山易守难攻,王大彪又在山上经营了这么多年,大人你准备怎么做?”胡铭伯早有考虑,说:“强攻不行,只能智取。只要你我齐心协力,定可将他一举歼灭!” 李三公虽然觉得胡铭伯过于天真,但毕竟是一县父母,他不得不召开族会商讨此事。会上,胡铭伯刚提出官民联手剿匪之事,大家就强烈反对,他们怕官府到时一甩手,留下百姓遭殃。 胡铭伯纵然有心杀贼,但得不到村民支持,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正当他不知是该回城还是继续留在这里时,有人来报,说在村口发现了一具尸体。 尸体被扔在一处雪窝里,如果不是有条饿狼撕扯,断难被人发现。胡铭伯查看过尸体后,确认此人致命伤是在后脑,应该是被钝器所伤,而脸上的那些伤却像是被人有意毁容的。 齐山村剿匪不出力,胡铭伯不能强求,但村口出现尸体,他作为父母官不能不管。胡铭伯让人洗净尸体脸上的血迹,又将李三公叫来辨认尸体。李三公想到那倒塌的棚子,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张保,但仔细查看过后,发现这不是张保,而是邻村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胡铭伯根据货郎脚上靴子的特征,在雪地里找到他的脚印。从积雪厚度上推断,他是前夜走近齐山村的,但并没有进村求宿,而是继续前行。随后有人从背后袭击了他,再将他拖行至桥头的遮雪棚…… 这就有三个疑问了。一是货郎既然已经到了齐山村口,为什么不进村求宿,而是冒雪夜行?二是在遮雪棚倒塌的现场,发现了货郎的血迹等线索,可以肯定,被埋在下面的是货郎,那张保去哪了?三是王大彪来取粮时,显然看到了尸体,为什么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第一个疑问很快被解开。李三公说,过去村里曾发生过外乡人拐走村妇的事,自那以后,村里就不留外人住宿了。货郎显然是知道这规矩的,所以没进村子。至于后两个问题,胡铭伯也很快想通了,货郎是张保杀的。张保杀了货郎之后,将他拖至遮雪棚中,毁容并弄塌棚子,目的就是完成死信,促使王大彪血洗齐山村。只可惜王大彪根本不愿为一个小喽啰跟齐山村闹翻,于是将假张保的尸体扔进雪窝里,顺利取走了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