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去唱歌,有几个也不是很熟,简单地互相介绍之后,大家开唱。无论会不会唱歌,都上台吼两嗓子,露个脸,助个兴。轮番出场以后,自然到了“麦霸”时间,有几个觉得自己唱得不错的,一首又一首地唱。
晓晴一直坐在沙发上,我客气地问:“晓晴,你也来一首?”她摆了摆手说:“你们唱就行,我唱得不好。”在我们几个的一再劝说下,她点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开嗓,全场就安静了。喝酒的不喝了,聊天的不聊了,都纷纷拿出手机录像。太好听了,太专业了。大家好奇地问,“你以前是干啥的呀?”“咋唱得这么好啊?”“咋没跟我们说过呢?”晓晴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麦霸”也不唱了。
晓晴的一鸣惊人让我们记住了她。事后我们才知道,晓晴在大学里学的是声乐,毕业后曾在大学当过音乐教师,后来转行从商。再以后,每次有活动时,大家都会叫上晓晴,无形中拓展了她的人脉。
我在公司也经历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设计部的思语,平日里安安静静的,作为平面设计员的她,在工作上中规中矩,看不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有一次,公司要做个形象宣传片,片子的策划案改了几次,老板都不满意。最后,索性在全公司征集策划案。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思语的策划案思路独特,形式新颖,深得老板的喜欢,最终脱颖而出。
后来,每次有关于文案策划的工作,都会想到思语。而思语也不负众望,每次都能拿出很出彩的策划案。最终,人力部门在老板的授意下,提拔思语为策划部总监,一举实现了从普通职员到公司主管的华丽转身。
晓晴的一鸣惊人,让她在朋友圈里一举成名;思语的出手不凡,让她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她们身上的共同点是,不急于亮出自己的绝活,只是在关键的时候,不急不躁地亮出自己的“撒手锏”,最终都让人记住了她们的这手绝活,从而取得了成功。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求职者在递简历时,特长一栏填得满满当当,其实,没有一项能拿出手的,更多的是为了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而贴上去的“标签”。还有的求职者,在介绍自己时,一股脑儿地说出了自己的诸多特长。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特长“标签”,如果名副其实还好,如果一经检验水分很大的话,反而会减分不少。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上,如果先是韬光养晦地把自己的绝活修炼得足够有杀伤力,那么关键时刻一出手,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更利于展示自己,也更容易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