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循
唐末,尚书苏循谄媚苟且,梁太祖鄙之。他日至并州,谒晋王。时张承业方以匡复为意。而循忽献晋王画敕笔一对,承业愈鄙之。(出《唐书》,明抄本作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朝末年,尚书苏循为人阿谀谄媚、行事苟且,后来成为梁太祖的朱温非常鄙视他。后来,苏循到并州,拜见晋王李克用。当时,张承业正以恢复大唐盛业为自己的志向。然而,苏循忽然进献给晋王李克用皇上赐予的笔一对,张承业听说这件事情后,更加鄙视他了。
----------------------------------------
苏楷
昭宗先谥"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起居郎苏楷等驳议,请改为"恭灵庄闵皇帝",庙号襄宗。苏楷者,礼部尚书苏循之子,乾宁二年应进士。楷人才寝陋,兼无德行。昭宗恶其滥进,率先黜落。由是怨望,专幸邦国之灾。其父循,奸邪附会,无誉于时。故希旨苟进。梁祖识其险坡,滋不悦,大为敬翔、李振所鄙。梁祖建号,诏曰:"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不可尘污班行。并停见任,放归田里。苏循可令致士。"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昭宗最初称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起居郎苏楷等人反驳议就的这个称号,请昭宗改称为"恭灵庄闵皇帝",庙号"襄宗"。苏楷,是礼部尚书苏循的儿子,唐昭宗乾宁二年参加进士考试。苏楷人才丑陋,又没有良好的品德。唐昭宗厌恶他信口胡乱进谏称号,将他第一个免职。由于这个原因,苏楷对朝廷满怀怨恨,国家一有什么灾难他就兴灾乐祸。苏楷的父亲苏循,奸恶邪险,依附权贵,在当时一点声望威信也没有。因此,专靠迎合皇上的意旨来求得高位。梁太祖朱温认识到他为人奸险邪僻,更加不喜欢他。而且,敬翔,李振也都非常鄙视他。朱温建国号为梁,下诏书说:"苏楷、高贻休、萧闻礼,都人才丑陋,不可以让他们玷污朝臣的行列,一律免去他们现任的官职,放归田里。苏循可以让他还担任官职。"河黄以北的人,都将苏楷看成衣冠禽兽。
----------------------------------------
乐朋龟
旧例,士子不与内官交游。十军军容田令孜擅回天之力。唐僖皇播迁,行至洋源,百官未集,缺人掌诰。乐朋龟侍郎,亦及行在。因谒中尉,仍请中外。由是荐之,充翰林学士。张濬相自处士除起居郎,亦出令孜之门,皆申中外之敬。洎车驾到蜀,朝士毕集。一日,中尉为宰相开筵,学士洎张起居同预焉。张公耻于对众设拜,乃先谒中尉。使施谢酒之敬,中尉讶之。俄而宾至,即席坐定。中慰白诸官曰:"某与起居,清浊异流。曾蒙中外。既虑玷辱,何惮改更?今日暗地谢酒,即不可。"张公惭惧交集。自此甚为群彦所薄。乐公举进士,初陈启事,谒李昭待郎,自媒云:"别于九经书史及老庄八("八"原作"行",据明抄本改。)都赋外,著八百卷书。请垂比试。"诚有学问也,然于制诰不甚简当。时人或未之可也。(出《北梦琐言》)
【译文】
依照旧时的规定,士大夫等朝官不允许跟宫中的宦官交往。十军观军容史宦官田令孜独揽大权,并能左右皇上意旨。黄巢军攻陷京城长安前,田令孜劝僖宗撤离京城西迁巴蜀成都。行到洋源时,由于出走仓惶,文武百官还未赶到,皇上缺少一个代拟诏书的人。侍郎乐朋龟当时也伴驾随行,听说这件事后,拜见田令孜,里外疏通。于是,经田令孜推荐,将他提升为翰林学士,掌管诏书。宰相张濬,起自河间的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是凭借田令孜才得以官为宰相的。因此,他对宫内宦官,朝中大臣,都得时时表示敬重。他也一同伴驾来到蜀地成都。文武百官陆续都来到成都后,一天,身居统领护驾禁军中尉要职的田令孜,特为宰相张濬摆设宴席,宴请百官,翰林学士乐朋龟也被邀请赴宴。宰相张濬感到当着百官面前拜谢田令孜有失他的面脸。于是,在开宴之前先行拜见田令孜感谢他特为自己摆设酒宴。田令孜非常惊讶。过了一会儿,赴宴的百官全到齐了,依次入座。田令孜对百官们说:"我与张宰相原本是泾清、渭浊两种不同的人。张宰相曾经蒙受朝廷内外的赏识,才有今天。既然考虑跟我田某人玷污声名,为什么又惧怕更改呢?向今天这样私下向我表示感谢为你置办宴席,是不可以的。"宰相张濬听了这席话后,又是羞愧又是恐惧。从这之后,朝中的英才俊杰更加轻视他了。乐明龟考中进士后,初次上表述事,拜见侍郎李昭,毛遂自荐地说:"在九经书史老庄八都赋之外,我撰写过八百卷书,请您随便出题比试高低。"乐朋龟确实是很有学问的,然而在撰写诏书上,却不那么文笔洗练、简洁。当时朝中的其他官员,有的人尚未认为他胜任这个职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