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拆迁,扒墙时扒出许多土坯,有些人家舍不得扔,还小心翼翼把它们整齐地码起来,上面用破席或破油毡什么的盖住,以免淋雨。
说起土坯,我们还真需要为它请请功,表扬表扬,赞美几句哩! 坯,普通话读pī,洛阳人却读pēi。这里指的是还没经过烧制的砖瓦雏形。过去搞建筑往往就地取材。洛阳地处中原,中原大地地层由黄土(黏土)构成。黄土有黏性和劈立性,是制作家用器皿和砌墙建房的理想材料。譬如,瓦盆、水缸、碗、碟及砖瓦,都可以拿黄土当原料,制成坯子,再经过烧制便成了有用的东西。 老洛阳人的住房不是窑洞就是砖木结构的瓦房,城市中心窑洞不多,市民几乎全住平房,最多两层小楼而已。 土坯墙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黄土,非常经济实用,而且还有防寒保暖、承重耐久等诸多优点,被广大群众优先选用。使用时,须知土坯怕水,所以把它砌在勒脚以上,当砌到檩条部位时垫砖承压,并把墙内外用石灰膏抹平,一来美观,二来保护墙体使其不受雨水侵袭。这样一来,用上一百年是不成问题的。如今拆迁拆下来的清末民初的土坯依然完好,足以证明吾言之不谬也。 打坯用四块木板做成模子,三边固定,一边开启,放在一块大而平的青石板上。打坯时先在模子底部和四周撒上麦草灰,而后把八九成干的黄土铲三锨填到模内,工人站在模上用脚将土摊平,踏一踏后就用石杵均匀地夯24下,这样,坯就算打好了,开模取出一块长380毫米、宽260毫米、厚80毫米,重25市斤的土坯。 一般一个熟练工人每天打土坯250块,摆成一垛。老洛阳人忌讳250这个数,一般一垛都多码几块。农村流传打坯顺口溜曰:“三锨,一模子,二十四杵子。”形象地把打坯的用料及夯打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