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影迷,但隔几天也会抓空儿看一部,于是就发现了电影与人生的某种相通之处。 以我并不专业的体验,将电影划分为精彩、平淡两种,这是就剧情而言。精彩的电影,如那些所谓的"大片",以及悬疑、推理之类,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非常吸引人,票房口碑自然也高;平淡的电影,如一些生活片、文艺片,特别是一些小众电影,通常剧情简单,节奏和缓,画面安静甚至沉闷,长镜头多,台词少,若不静心观看,很容易产生乏味的感觉。 但若以演技衡量,剧情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前者因故事精彩,即便演技差点,也不会影响电影的整体观感。而后者呢,考验的是演员的演技,若演技好,哪怕一个表情、一个寻常动作,也会细腻传神,细细品咂起来,颇耐人寻味,剧情虽无一波三折,矛盾冲突不明显,看着也照样过瘾。这样的电影,主要靠演员"飙演技",似乎难度更大一些。 以前我喜欢前者,如今我更青睐后者,自认为看演技比看剧情更过瘾。 我欣赏的人生,也是这种"飙演技"类型的。 我们似乎都崇尚成功人士,欣赏他们的传奇人生,羡慕他们的非凡成就,这样的人生,恰如一部精彩的大片。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平平常常的小人物,拥有的是平淡的人生。不过,如同一部平淡电影里的角色,若是演技好,平淡人生照样好看。 我认识一位修自行车的师傅,二十年前,他在我们单位门口摆摊,当时自行车还是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活儿真不少,足以养家糊口。二十年过去,我先后换了几个单位,就再没见过他。前些天在街上偶遇,发现他晒得更黑了,也老了不少,但精气神十足。一问才知,他竟还在干老本行,依然在老地方。现在还有人修自行车吗?在我的印象里,这个行业似乎已经快消失了。 边走边聊,随他来到摊点。一墙之隔的原单位,有多少人混得风生水起?还曾有一位领导从这里起步,一路升迁到了省城,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对比之下,修车师傅的半生该是多么平庸、乏味? 我这么想时,很快就有人推着一辆自行车来修。听完顾客的描述,他一声不吭,利索地将自行车倒置过来,手一拨车轮,那交错、锃亮的辐条瞬间飞转起来,"鳞光"闪闪,仿佛每一条都沾了阳光。他凝神注视,沉稳观察,然后抄起了身边的工具。我发现,他的眼睛也在闪闪发亮,目光自信而坚定。这太像电影里的一个镜头了,他像不像一位老演员在"飙演技"?虽然修自行车这活儿是无趣的,然而,他的精湛"表演"让我感觉这个情节非常吸引人。 除了修自行车,他还学了修摩托(如今骑摩托的似乎也少了吧),电瓶车流行后,也学了一些相关技能。不过,他说没有人家专业维修的手艺好,只能简单应对。说到家事,他亦如这座小城的很多人一样,靠自食其力买了房子,供儿子上完大学、成家。如今老伴儿在看孙子,他一如既往地干他的老本行。他幸福而满足地说,天黑了也不用着急了,不必像以前还要蹬几十里的自行车回乡村。 离开他的摊位,我下意识回头看,他正坐在工具箱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悠悠地掏出一支烟……我心一惊,这更像电影里的一个特写镜头。不同的是,电影是演员在刻意复制生活,是在"飙演技",而他的这个"特写",则是生活赋予他的,是原汁原味的。该有怎样的生活积累,怎样的心灵磨砺,才能如此不露痕迹地再现生活的真实呢? 所谓的成功人士,传奇人生,大部分得益于机遇、幸运,并不等于"演技"就好,而小人物因为"演技"好,在平淡人生里活出了一副好姿态,则全靠"飙演技". 就说那位成功的单位领导吧,他一路攀升,至今仍是这个单位的励志楷模,他的人生无疑是一部精彩的大片,和修车师傅的人生相比,是两种风格的电影。但我仔细思考却发现,他的人生之所以精彩,可能是生活给了他一个好剧本,成功必备的要素一应俱全,至于"演技",好像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无非就是职场通用的一些策略,他的"演技",就是一套职场现成的表演模式而已。如此对比,还是那位修车师傅的"演技"更让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