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浸淫着雨意的仲春之中,料峭的春寒和周围疫情的诡异使头脑徒增了思绪万千。再打量起须臾的白发,不容置喙,凌逍飘身的志向和精邃的富赡悄悄地遁入远处,逐渐变成了回响,低语,成为我身边最后的一片寂静。 汉孔融在《论盛孝章书》中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转瞬已届,而我早已过‘甲子’之年。蓦然回首,忽焉而已。"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浮士德博士,年过半百仍在追问人生的意义上来了。几十年前我就读过歌德长达12111行的诗剧《浮士德》。该剧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内容以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读《浮士德》虽深奥、枯燥,但几遍下来,基本理清楚浮士德的形象是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魔鬼之间,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的理想,会上升到灵的境界;如果他贪图享乐,胸无大志,庸碌无为,且执迷其中不能醒悟,将坠入魔道,走向堕落。歌德认为,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对等,他的神性要强过魔性,他本质的、主导性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这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帕斯卡尔说过;"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活在世上,有数不清的不如人意,也有数不清的自寻烦恼。为此,我曾考虑要不要成为一个思想者,虽然喜欢思索、揣摩,但是我逐渐意识到,我并非天生擅长有逻辑的思考。一个无名之辈内心的所思所念,想把每件事情都思考清楚的人是不现实的,甚至会被人看成是白日做梦。在这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社会中我常常碰壁。我渴望交流,不想满足于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我郑重声明,我宁愿思考四肢和头部如何能匀称、如何能对得起大家上,也不愿意去计较我自己算不算成功人士,更别说是优秀还是拙劣的有思想的人了。我想到的是,宁愿去看飘着灰色云彩的天空和泥泞乡村笼罩的秋色边缘,也不愿将自己置于烦人的问题之中。 我还知道,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还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和逻辑作为基础,那么所谓的"亲身经历"只会让他变得更片面和更愚蠢。于是,我捡起古老的习惯:看书、思考。读书的时候,总有一些句子直击人心,发人深省,甚至泪流满面。我想做的事,就是一起寻找,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记住。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直奔天堂,又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说真的,我心里时时涌出一股对青春的怀念,想起昔时的红尘万丈,再看看如今被洗尽铅华,一拍二散。顾影自怜,满心身的疲惫和怠倦。只当是梦里贪欢。 我深知情绪的怜悯和温情就像雨后的水洼,浅薄而虚假,等风吹来太阳出来它们就消失了。那种描绘的青春的形象:自信,时朝,活跃,新颖,理想,叛逆,挥霍等都在我帘中眼过烟云。 我还知道,人一旦被孤独的情绪所包围,生活便容易陷入到无望之中,心态越来越差。 人生的"经历"一词有着比这宽泛得多的内涵:喜愤哀乐愁尽在其中,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百味吧,是否应算作人生的一种财富?未知可否。倒是多情善感时常眷顾着我,但我又不想把情感变为一种资本要素,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无形态性的内涵的秘密。所以,越老、越多病、越孤独,就越想用明艳的色彩报复,倘若一切果真如此,那我愿用我的观点来表达自己为一个怪人。为已近的现代社会保存了一份触手可温的亲切的异意。 哎,人到了一定年纪,见多了油腻,看过了浮躁,渐渐会发现,要活得干净有多么难得。内心的纯静,能一眼映见到灵魂底色的人和事,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现代社会所描绘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形象:矫情,狡黠,阴柔,势利,蔑视大众舆论,骨子里的政治特权等级的优越感,特别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的幽灵依然阴魂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