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州所治。汉猛陵县地,属苍梧郡。晋分苍梧置永平郡,仍置武林县。贞观七年,分置平南县。后自武林移龚州治于此也
武林猛陵县地。隋分置武林县,属藤州。贞观七年,属龚州
隋建猛陵县地。武德年,属藤州。贞观年,属龚州也
大同贞观元年分置
阳川本阳建县,后改为阳川也。
浔州下隋郁林郡之桂平县。贞观七年,置浔州,领桂平、陵江、大宾、皇化四县。十二年,废浔州,以四县属龚州。后复置浔州,以桂平、大宾、皇化来属,又省陵江入桂平。天宝元年,改为浔江郡。乾元元年,复为浔州也。旧领县三,户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至京师五千九百六十里,至东都五千七百里。东至龚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潘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蒙州三百六十里。西南接郁林州界。
桂平汉布山县,郁林郡所治也。隋为桂平县。武德年,属贵州。贞观初,属燕州。七年,属浔州。十二年,州废,属龚州。复置浔州
皇化汉阿林县,属郁林郡。隋置皇化县,后废。贞观六年,复置,属浔州。州废,属龚州。又复属浔州。
郁林州下隋郁林郡之石南县。贞观中置郁林州,领石南、兴德。天宝元年,改为郁林郡。乾元元年,复为郁林州也。领县五,户一千九百一十八,口九千六百九十九。至京师五千五百七里,至东都五千一百六十里。东至平琴州九十里,南至牢州一百二里,西南至昭州一百一十里,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
石南州所治。汉郁林郡之地。梁置定州,隋改尹州,炀帝为郁林郡,皆治于此。陈时置石南郡,隋改为县也
郁林隋县,属贵州,后来属
兴业兴德武德四年,分郁林置
潭栗
平琴州下汉郁林郡地。唐置平琴州,无年月。领县四。天宝元年,改为平琴郡。乾元元年,复为州。建中并入党州。今存。领县四,户一千一百七十四。至京师六千四百八十里,至东都五千八百三十里。西至郁林州九十里,东南至牢州一百一十里,北至贵州一百五十里,北至绣州九十二里,东至党州二十二里。
容山州所治。本名安仁,至德年改也
怀义福阳古符三县与州同置。
宾州下隋郁林郡之岭方县。贞观五年,析南方州之岭方、思干、琅邪、南尹州之安城置宾州。十二年省思干县。天宝元年,改为安城郡。至德二年九月,改为岭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宾州。旧领县三,户七千四百八十五。天宝,户一千九百七十六,口八千五百八十。至京师四千三百里,至东都四千一百里。南至淳州二百里,东南至贵州一百七十里,西至邕州二百五十七里,东南至蒙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澄州一百二十里也。
岭方汉县,属郁林郡。武德四年,属南方州。贞观五年,改为宾州
琅邪武德四年,析岭方县置
保城梁置安城县。至德二年,改为保城也。
澄州下隋郁林郡之岭方县地。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方州,领无虞、琅邪、思干、上林、止戈、贺水、岭方七县。贞观五年,以上林、止戈、琅邪、岭方属宾州。八年,改南方州为澄州。天宝元年,改为贺水郡。乾元元年,复为澄州。旧领县四,户一万八百六十八。天宝后,户一千三百六十八,口八千五百八十。至京师四千六百里,至东都四千三百里。南至邕州三百里,北至窦州四百三十里,东南至宾州一百二十里,西至古州五百七十九里。
上林州所治。汉岭方县地。武德四年,析置上林县也
无虞武德四年,析岭方置
贺水武德四年,析柳州马平县置。
绣州下隋郁林郡之阿林县。武德四年,置林州,领常林、阿林、皇化、归诚、罗绣、卢越等县。六年,改为绣州。贞观六年,省归诚、卢越。七年,以皇化属浔州。天宝元年,改为常林郡。乾元元年,复为绣州,领县三,户九千七百七十三。至京师六千九十里,至东都五千五百里。南至党州五十里,北至贵州一百里也。
常林汉阿林县地,属郁林郡。武德四年,析贵州之郁平县,置林州及常林县。贞观六年,省归诚县入常林县,移治废归诚县故城。又改林州为绣州
阿林汉县,属郁林郡
罗绣武德四年,析阿林置。
象州下隋始安郡之桂林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象州,领阳寿、西宁、桂林、武仙、武德五县。贞观十二年,省西宁县,割废晏州武化、长风来属。天宝元年,改为象山郡。乾元元年,复为象州。旧领县六,户一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口一万二千五百二十一。天宝领县三,户五千五百,口一万八百九十。至京师四千九百八十九里。北至桂州四百里,东至象州一百七十六里,南至费州三百里,西北至柳州二百里,东南至浔州三百六十里,西南至严州二百九十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