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上隋新城郡。武德元年,改为梓州,领郪、射洪、盐亭、飞乌四县。三年,又以益州玄武来属。四年,又置永泰县。调露元年,置铜山县。天宝元年,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复为梓州。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恒为东川节度使治所。旧领县七,户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口二十四万八千三百九十四。天宝领县八,户六万一千八百二十四,口二十四万六千六百五十二。至京师二千九十里,至东都二千九百里。
郪汉县,属广汉郡,历晋、宋、齐不改。梁于县置新州,西魏改为昌城郡。隋改为梓州,炀帝改为新城郡。郡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梓州所治,以梓潼水为名也。
射洪汉郪县地,后魏分置射洪县。娄缕滩东六里,有射江,语讹为"洪"。
通泉汉广汉县地,隋县也。
玄武汉底道县,属蜀郡。晋改为玄武。武德元年,属益州。三年,割属梓州也。
盐亭汉广汉县地,梁置盐亭县也。
飞乌汉郪县地,隋置飞乌镇,又改为县,取飞乌山为名也。
永泰武德四年,分盐亭、武安二县置。
铜山调露元年,分郪、飞乌二县地置也。
阆州隋巴西郡。武德元年,改为隆州,领阆中、南部、苍溪、南充、相如、西水、三城、奉国、仪陇、大寅十县。其年,又立新井、思恭二县。四年,以南充、相如属果州,仪陇、大寅属蓬州。又置新政。七年,又以奉国属西平州。还以奉国来属。又省思恭入阆中县。先天元年,改为阆州。天宝元年,改为阆中郡。乾元元年,复为阆州。旧领县八,户三万八千九百四十九,口二十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今领县九,户二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十三万二千一百九十二。至京师一千九百一十五里,至东都二千七百六十里。
阆中汉县,属巴郡。梁置北巴州。西魏置隆州及盘龙郡。炀帝改为巴西郡。武德为隆州。皆治阆中。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隋为阆内也。
晋安汉阆中县地。梁置金匮二。又为金迁郡。隋省郡,改为晋城。武德改为晋安也。
南部后汉分阆中置充国县,属巴郡。又分置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改为南部也。
苍溪后汉分宕渠置汉昌县,属巴郡。隋改汉昌为苍溪也。
西水汉阆中县地。梁置掌夫城,后周改为西水县。
奉国后汉分阆中置。武德七年,属西平州。贞观元年,还属隆州。
新井汉充国县地。武德元年,分南部、晋安二县置。界内有盐井。
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两县置。
岐坪旧属利州,开元二十三年来属也。
果州中隋巴西郡之南充县。武德四年,割隆州之南充、相如二县置果州,因果山为名。又置西充、郎池二县。天宝元年,为南充郡。乾元元年,复为果州也。旧领县四,户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口七万五千八百一十一。天宝领县六,户三万三千九百四,口八万九千二百二十五。至京师二千五百五十八里,至东都三千四百二十三里。
南充汉安汉县,属巴郡。宋于安汉故城置南宕渠郡。隋改安汉为南充。果山,在县南八里。
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
流溪开耀元年,析南充县于溪水侧置也。
西充武德四年,分南充置。有西充山。
郎池武德四年,分相如置。
岳池万岁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县置。初治思岳池,开元二十年,移治今所。
遂州中隋遂宁郡。武德元年,改为遂州,领方义、长江、青石三县。二年,置总管府,管遂、梓、资、普四州。贞观罢总管。十年,复置都督,督遂、果、普、合四州。十七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遂宁郡。乾元元年,复为遂州。旧领县三,户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七,口六万六千四百六十九。天宝领县五,户三万五千六百三十二,口十万七千七百一十六。至京师二千三百二十九里,至东京三千一百六十六里。
方义汉广汉县,属广汉郡。宋置遂宁郡,齐、梁加"东"字。后周改东遂宁为遂州。后魏改广汉为方义。
长江东晋巴兴县,魏改为长江。旧治灵鹫山,上元二年,移治白桃川也
蓬溪永淳元年,分方义县置唐兴县。长寿二年,改为武丰。神龙初复。景龙二年,分唐兴置唐安县。先天二年,废唐安县,移唐安废县置。天宝元年,改唐兴为蓬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