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座书院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镇江边村,是一个位于高寒山区的瑶汉杂居村,神秘的花瑶世代生活在这里。年少的黄勇军走出大山,北上求学,漂洋过海,在不惑之年又回到这里。
妻子米莉是他的同窗。19年前,还在读大三的陕北姑娘米莉,跟着男友黄勇军回到他的家乡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见到了她从未曾见过的风景。
从此,小沙江成了黄勇军和米莉共同的眷恋。
2014年,已在高校任教的夫妻俩赴欧洲访学,导师将他们带到一个庄园。白天他们和当地农民一起挖土豆、摘葡萄、做果酱、酿红酒,夜晚在星空下喝着啤酒,聊着天。
“那样的生活让我们明白,乡村不是落后的天地,而是有生命力的生长空间。”黄勇军和米莉决定,要在故乡那个偏僻的村庄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儒家志士的理想是用知识的力量教化人,那也是我们想做的。”20多年前考出瑶山的黄勇军,带着妻子米莉回来了。他们决定,要在有三四百户、一千余人的小沙江镇江边村,做一个乡村文明的教育实验。
夫妇俩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家中老人,自掏腰包将破旧的祖宅拆掉重建。2019年年初,他们在海拔1300多米的江边村“黄家院子”,建起一座书院,取名“归与”。
归与书院的课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寒暑假、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面向大瑶山里的孩子开设免费的公益课堂;二是主要面向城市家庭开设的研学项目,收取食宿等基础费用。
“我们希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放学了、放假了还有地方可去,有人陪伴,有知识可学。”黄勇军说。
瑶山孩子的渴望
2019年7月,归与书院正式开院。
开院前一天,黄勇军的母亲在江边村的3个自然组吆喝了一声。夫妇俩心里没底,能来多少个孩子?他们俩估摸着,有30个就很好了吧。
第二天清晨6点,睡梦中的米莉被叽叽喳喳的声音吵醒。她披上衣服来到书院大门口一看,一些孩子正聚在门前笑闹,等着开院。
黄勇军也清晰记得那个早晨:高矮不一的孩子沿着阡陌交错的田垄,从四面八方跑来,有的还是小不点儿,有的个头已蹿得很高。他们跑到书院门前,气喘吁吁,脸红扑扑的,又有些害羞,喊一声“老師好”。
“你看见了吗?这是瑶山孩子的渴望。”看着成群结队奔向他们的孩子,黄勇军轻轻对身边的米莉说。
可是,教什么呢?
归与书院的学生,年龄从上幼儿园的到读高中的皆有,最多时一天来了137个孩子。只要开班,平均下来也有五六十人。没有哪一册课本适用于这样的课堂。
于是,来自高校的支教青年志愿者们纷纷拿出手头的“绝活儿”。电影、动漫、音乐、诗词、插花……他们搭建了一个山里孩子几乎未曾接触过的世界。
米莉介绍,公益课堂有两种常规课和一种灵活课:一是从每学期放假前一个月开始,支教志愿者在孩子们放学后,陪伴和辅导他们写作业;二是寒暑假的作业辅导和兴趣班;三是针对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团队,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会根据志愿者的特长不定期开班。
“无论你教什么,他们都很高兴。”支教志愿者、“95后”研究生杜秋悦说,山里的孩子特别容易满足,“如果你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一起画画,你会立刻听见一阵惊喜的欢呼,‘哇,老师,是画画课呀!”
黄勇军说,有时,他们会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教山里的孩子防诈骗、坐地铁,甚至如何在车流穿行的十字路口过马路。因为他至今还记得,年轻的自己考出大山去城市时,心底的那份无措和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