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温病条辨·中焦篇 湿温(8)

时间:2023-04-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扁鹊 点击:

  滑石藿香汤方(辛淡合芳香法)

  飞滑石(三钱)白通草(一钱)猪苓(二钱)茯苓皮(三钱)藿香梗(二钱)浓朴(二钱)白蔻仁(钱)广皮(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九十二、湿温下利,脱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开支河,俾湿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温淡复寒法)

  即于五苓散内加寒水石三钱,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九十三、久痢阳明不阖,人参石脂汤主之。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久痢胃虚,虚则寒,胃气下溜,故以堵截阳明为法。

  人参石脂汤方(辛甘温合涩法,即桃花汤之变法也)

  人参(三钱)赤石脂(细末,三钱)炮姜(二钱)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令浓,得二杯,后调石脂细末和匀,分二次服。

  九十四、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病在太阴,法当温脏,勿事通腑,加减附子理中汤主之。

  此偏于湿,合脏阴无热之证,故以附子理中汤,去甘守之人参、甘草,加通运之茯苓、浓朴。

  加减附子理中汤方(苦辛温法)

  白术(三钱)附子(二钱)干姜(二钱)茯苓(三钱)浓朴(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九十五、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甚则哕(俗名呃忒),冲气逆,急救土败,附子粳米汤主之。

  此条较上条更危,上条阴湿与脏阴相合,而脏之真阳未败,此则脏阳结而邪阴与脏阴毫无忌惮,故上条犹系通补,此则纯用守补矣。扶阳抑阴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汤方(苦辛热法)

  人参(三钱)附子(二钱)炙甘草(二钱)粳米(一合)干姜(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六、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中虚伏邪,加减小柴胡汤主之。

  疟邪在经者多,较之痢邪在脏腑者浅,痢则深于疟矣。内陷云者,由浅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议,盖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浅,合黄芩两和阴阳之邪,以人参合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归、芍内护三阴,谷芽推气分之滞,山楂推血分之滞。谷芽升气分故推谷滞,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滞也。

  加减小柴胡汤(苦辛温法)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人参(一钱)丹皮(一钱)白芍(炒,二钱)当归(土炒,一钱五分)谷芽(一钱五分)山楂(炒,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七、春温内陷下痢,最易厥脱,加减黄连阿胶汤主之。

  春温内陷,其为热多湿少明矣。热必伤阴,故立法以救阴为主。救阴之法,岂能出育阴坚阴两法外哉!此黄连之坚阴,阿胶之育阴,所以合而名汤也。从黄连者黄芩,从阿胶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则统甘苦而并和之。此下三条,应列下焦,以与诸内陷并观,故列于此。

  加减黄连阿胶汤(甘寒苦寒合化阴气法)

  黄连(三钱)阿胶(三钱)黄芩(二钱)炒生地(四钱)生白芍(五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八、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

  此邪少虚多,偏于气分之证,故以升补为主。

  加减补中益气汤(甘温法)

  人参(二钱)黄(二钱)广皮(一钱)炙甘草(一钱)归身(二钱)炒白芍(三钱)防风(五分)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九、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此内虚湿热下陷,将成滞下之方。仲景厥阴篇,谓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按热注下焦,设不瘥,必圊脓血;脉右大者,邪从上中而来;左小者,下焦受邪,坚结不散之象。故以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甲乙之气,透发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风而静,禀庚辛之气,清能除热,燥能除湿,湿热之积滞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气,色碧而气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热。黄连得少阴水精,能清肠之热,黄柏得水土之精,渗湿而清热。加黄芩、白芍者,内陷之证,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脉大,上中尚有余邪,故以黄芩清肠胃之热,兼清肌表之热;黄连、黄柏但走中下,黄芩则走中上,盖黄芩手足阳明、手太阴药也;白芍去恶血,生新血,且能调血中之气也。按仲景太阳篇,有表证未罢,误下而成协热下利之证,心下痞硬之寒证,则用桂枝人参汤;脉促之热证,则用葛根黄连黄芩汤,与此不同。

  加味白头翁汤(苦寒法)

  白头翁(三钱)秦皮(二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白芍(二钱)黄芩(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