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07师卦:做正直人,做正义事(2)
时间:2023-04-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瑞 点击:
次
为了伸张和主持正义,就要敢于仗义执言,说公道话。仗义执言是一个人具有正义感的表现。要仗义执言,就要敢于讲真话。自己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良知、讲真话,并敢于为他人讲公道话的人,那种明明看到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也不敢讲真话的人,则失去了自己的人格。
踏寻着伟人的足迹,我们为他们的气节而折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确实,正如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自私和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
挺起做人的脊梁,即使贫穷、孤独,但仍然有内心的一份追求与和谐!
君子慎独
孔子说:“君子慎独。”意思是说,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要克制自己,不要做失道失德的事。
《礼记·中庸》也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
“慎独”也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人们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赴任时途经昌邑,以前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荆州秀才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给他十斤黄金。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很惭愧,只好灰溜溜地告辞而去。
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会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坚持“慎独”,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慎独”修养方法的实质是提倡高度的自觉性。这个原则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必须牢记在心的。在这方面,唐太宗就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他说:“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压榨人民而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疑是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吃一样,等到吃饱了身体也随着完结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有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
唐太宗以这种态度来处理政事,率先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十分努力了,但他仍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彻底。有一次,他向魏征表示这种不安:“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及不上古代的圣人,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世人嘲笑。”
魏征听后安慰他:“从前鲁哀公曾告诉孔子,有一个健忘的男子,在搬家的时候连自己的太太都给忘了。孔子听后回答说,还有更严重的呢,像桀和纣等暴君不要说自己的太太,甚至连自己都忘了呢。陛下千万不要连这个都忘了,只要能时时留心自身,至少不至于受到后世子孙的嘲笑。”由此观之,如果领导者能够率先作出表率,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部下就会群起效法,端正自己的品格行为。
这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越轨之处,语言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一些习惯是否符合于社会道德规范,是否自己过于恃才傲物、不够谦虚,等等。古人云:“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别人对自己的一些议论总是事出有因,应先反省自己。
只要自己能够不断自省,就可以在各种环境里都自持而不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