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见过了太多关于懒惰的指责以后,我渐渐地不太敢轻易做出“某某人很懒惰”这样一个论断。即便不是物产丰富自得其乐的泰国,而是触目可及的真实的贫困,外人眼中的懒惰,也可能是当地人对于残酷现实的妥协。
对贫困的地区而言,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他们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勤劳,真的就可以改变命运吗?第二个问题是,他们真的没有努力和命运抗争吗?也许,他们像菲律宾人一样,是在特定的限制下,做出应景的或者说适应环境的努力。
后来,当我走入大凉山腹地的时候,虽然也有着诸多对于贫困的惊诧,但我无法用懒惰对他们进行指责。
以大凉山目前的自然条件,如果本地人更“努力”地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最终带来的绝不是繁荣,而是毁灭,是自然环境被过度开发以后难以恢复的灾难。长期受制于自然环境带来的匮乏,也改变了本地人对于欲望的期待,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热量的消耗,在现有的条件下享受可见的生活。
诚然,大凉山现实生活中的物资匮乏是一种存在,并不合理。大凉山的人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改善土地的产出,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可以走出大山改变现有的生存。所有这些可能的改变,除了大凉山居民自身的努力以外,也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包容。凉山贫困人口自身的努力,受限于他们的认知和资源,困顿于底层人命运的旋涡。走出这个旋涡,恰恰是外部世界的责任。
将大凉山的贫困归结于懒惰,是一种外部世界的懒惰思维。真正的懒惰,是浮于表面的廉价援助,以及对苦难的“正当”消费。在消费过苦难之后,人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指责:你看,他们习惯于伸手要钱以后,变得更加懒惰了。
最终就变成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多的NGO、基金会,倾泻到凉山的同情心变成了当地人的饮鸩止渴,一定程度上,恰恰是越扶越贫。没有脱贫的志向,再多的钱也只会被挥霍。”
地球是一家人,也是无数不同的家庭组成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凉山人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积极的努力,而不是简单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