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有梦就能圆(3)
时间:2023-06-2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问道|宿春君 点击:
次
勾践在吴国吃尽了苦头。两年后,文种又给伯嚭送来珍宝美女,请他在夫差跟前进言。伯嚭进宫见夫差,说道:“勾践事吴两年,服侍大王也殷勤周到,现在您可知道他是真心归顺了吧!大王不如放他回去,要他多多进贡就是了。”
勾践回到国后,不近女色,教养百姓。他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艰苦奋斗。勾践甚至褥子都不肯用,床上尽是些干柴干草,并且用绳悬一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昨日受的凌辱与苦难。
勾践亲自参加耕种,王后也亲自织布,以此来鼓励人民发展生产。文种精通经济内政,范蠡擅长外交和军务。勾践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各司其职。
夫差好色,伯嚭贪财,勾践让人尽量满足他们,还派范蠡物色了越国最美的女子西施,给夫差送去。夫差果然一见倾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姑苏台,取悦西施。
勾践以为时机成熟,想发兵攻吴。文种进谏道:“吴国府库尚余,加上伍子胥在,足以抵挡三万越甲,伐吴时机未到。”勾践虚心纳谏。
面对越强吴弱的发展态势,伍子胥忧心如焚,劝谏夫差:“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吴患。”夫差充耳不闻,伍子胥愤然道:“大王不听劝阻,不过三年,吴国必为越国所破。”
伯嚭巴不得夫差杀伍子胥,就进谗言道:“伍相国不顾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而自己一个人逃命,为报私仇又覆灭了自己的国家。”在伯嚭的谗言迷惑下,夫差终于疏远了伍子胥。又过了两年,夫差带兵攻齐,获胜还师。
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伍子胥在夫差兴头上批评说:“此次攻齐,不过是偶获小胜而已;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令他自裁。伍子胥自刎之前说:“我死后,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放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我将看着越兵攻入。”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着精兵强将在黄池会盟中原诸侯,勾践乘机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
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攻吴,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势单力薄,派公孙雄袒胸露背,跪行至越军求和。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谏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王不取,以致有今日;现在夫差兵败姑苏,天又以吴赐越,越岂能不取?大王卧薪尝胆,不就为有今日吗?愿大王三思!”不待勾践点头,范蠡果断地下令擂鼓进兵。
不久,越军灭吴。夫差痛悔自己误信伯嚭之言,而忠言逆耳却听不进,于是他以布蒙面,伏剑自杀,临死前大叫一声:“伍相国,我没有脸面见你啊!”
历史经验与智慧:
有的人遭遇失败之后,从此放弃,随它而去,或者沮丧颓废,这样的人是最惨的。失败了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丧失了重新再来的勇气,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韩信拜将——能屈能伸大丈夫
要想能屈能伸就得学会忍,忍气吞声是一种度量,能够克己忍让,是深刻有力量的表现,也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清江市)人,幼年丧父,后来母亲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
韩信从小只好读书习武,不会种田、做生意,到了无以为生时,只得到邻里家中混饭吃。
一天,韩信遇到一群恶少,其中一个侮辱韩信说:“别看你长得又高又大,好佩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你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牢牢地盯着他看了好久,终于忍了气爬着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市井人皆耻笑韩信,认为他胆小如鼠。这就是“胯下之辱”。
有一次,韩信在水边钓鱼,饿得直冒冷汗,旁边漂洗棉絮的老妈妈发现了,主动分出一些饭菜给韩信吃,连续几十天,每天供给韩信吃的。韩信万分感动地说:“我日后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
过了一段时间,韩信听说项梁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进,就去投奔项梁的队伍,但一直不被人们重视。项梁在定陶战死之后,韩信继续留在项羽队伍中,也只安排他当个小差。这期间,韩信几次向项羽献策,项羽根本不听。后来进军关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韩信就投奔了刘邦。刘邦封他为连敖(一个管粮饷的小官),依旧默默无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