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成与败的分寸(3)

时间:2023-07-1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林昊 点击:


    在那充斥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他鼓励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所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人生的目标——应战的擂台,它能给你摆脱逆境和恶斗力量的特效药。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

    “有了清楚的梦想,加上反复地充实与描画,梦想就能变成目标。”目标经过细致的研究,对胜者来说,就可看成行动的计划。成功者认为,当目标完全融于自己的人生时,目标的达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不甘平庸的你,为自己的人生设立了什么目标呢?

    3.目标要长远,不要鼠目寸光

    所有成功的人都不会把目光只投向眼前的一片空地,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如果你想取得,就必须确定人生的远见。

    所有成功的人都不会把目光只投向眼前的一片空地,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如果你想取得,就必须确定人生的远见。

    名模施薇的成功就是因为从小有了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与打算。

    1996年,施薇14岁。这一年,她初中毕业。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这么小的年龄,她已经长到了175厘米的高个儿,在同学中像个小巨人。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同学们都考高中,按常理她也应该按照这条约定俗成的路子走下去,难道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但是施薇有自己的主见,她不能让自己的“身高资源”浪费了。她报考了南昌市第一职业学校模特表演与设计班。这不失为一个远见之举。

    1997年,念到二年级的她得到消息:江西时装表演艺术团面向社会招生。她心里翻腾起来,去还是不去?去,学业没完成;不去,机会难得,一个人一生能遇到多少机会呀。她把自己放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来考虑,又是有远见的表现。经过反复思考,她觉得机会更重要,毅然决定放弃学业,报考时装表演艺术团。当时她仅有15岁,却非常有主见。

    随之而来的是艰苦的训练。同学受不了就哭,她不哭。她说必须得付出。她咬紧牙关挺着。1998年去北京训练,准备参加第二年的“模特之星大赛”。阴错阳差,大赛却没参加成,同学们吃了不少苦,都打道回乡,她却留下了。她说:往远一点儿看,总会有机会。

    果然有了机会。她参加了一次比赛,虽然因为特殊原因没能获奖,但是请她拍摄企业形象和电视广告的公司找上门来。短短的几个月就有6家公司聘请她。又过了几个月之后,她又遇到了机会,她在一次比赛中摘取了“1999最佳中国职业时装模特”的桂冠。

    一年多的周旋,她看清了一个又一个模特比赛的内幕。她说,与其把精力耗在比赛夺冠上,还不如自己另外再开辟一条路。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这样成熟和有远见的见识。于是她迈出了与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的人生一大步。她用自己拼搏挣来的钱注册了模特培训公司。17岁就开始创业。

    她忍受着超负荷的压力,一步步干起来了。有远见的人都先成熟。20岁时,她又说了一句话:“两年后,要走向国际。”她已经把眼光盯向了未来。

    2002年她20岁时又与澳大利亚澳联集团合作,在家乡建起了施薇国际艺术学院。施薇说:“这所学院会按照国际化标准运作,让孩子们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施薇俨然一副大人物的口气。可是,她才20岁呀!她哪里来的这么大气魄和口气?

    这来源于她的远见和行动,来源于她的勇气和气魄。

    斯蒂芬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销售汽车的公司工作,刚接触工作不久,就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应该得到更高的薪水。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心中总觉得愤愤不平。他开始消极怠工,对自己的工作再也不认真对待,干起活来也是心不在焉。上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几个月后,公司内部调整,斯蒂芬的同事,一个兢兢业业但能力尚不如斯蒂芬的员工成为了部门主管的候选人,而直到斯蒂芬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他的工资还和最初进入公司时相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