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树’的想象力”成了当前“自媒体”和“他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于是也想来凑个热闹。主要想冷静地分析一下,在这个新闻事件中,什么是可称道的,什么是涉嫌“过度诠释”的。
首先,我认为老师的做法是可称道的。老师不打击学生,这似乎跟“1+1﹦2”一样明白的事情,但在中国,还是有很多中小学老师做不到。有了“西瓜树”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当事的学生被讽刺嘲笑挖苦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但这位老师采取了鼓励学生的方式,可能从语文教学的要求看,学生的文章还是写得不错,所以给了24分。因为满分是30分,这个分数相当于100分的80分,应该说是合适的,并非传说中的给了“高分”甚至“满分”。然后,老师还加了一句评语:“西瓜不长在树上”。就整个过程而言,老师的做法值得赞一下。当然,如果再加上一个网络链接,让学生去网上查找与西瓜相关的资料,也许就更好了。但遗憾的是,习惯使然,中国的语文老师可能目前还想不到这一点。
但是,把“西瓜树”这样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吹捧成“想象力”,这肯定不是老师的原意,而是一些论者对这个新闻事件所作的“过度诠释”。因为老师已经明确告诉学生,“西瓜不长在树上”,并没有肯定他的“想象力”的意思。所以,“想象力”的说法,显然是强加给这位老师和这位学生的。
如果学生知道西瓜是长在地里,而因为某种原因,譬如觉得西瓜太大,不能带到学校去在课间解渴。于是希望西瓜能像橘子、香蕉一样长在树上,还能剥了皮吃,这大概可以算作想象力(当然,这已经是我这个老头的想象力了,孩子们一定会有更棒的创意)。但是,西瓜是长在地里的,这个常识是讨论问题的起点。
对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不知道西瓜长在地里,我们还是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小时候,还没上幼儿园,爷爷奶奶就会拿着图片来教我们一些常识,譬如区分“西瓜”和“苹果”,会告诉我们西瓜长在地里,苹果结在树上——图上画着呢。后来,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也延续了这一套。但听说现在的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忙着让孩子写字算算术。这是否就是孩子们缺乏基本常识的原因。有大学生告诉我,好几个同学竟然认为离开北京、上海就都是农村。
中国的孩子缺乏创新能力,这都是“标准答案”闹的。有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讲过一个故事,孩子在考试时,把标准答案“诸葛亮”写成了“孔明”,被打了一个大大的血淋淋的叉,这对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挫伤是可想而知的。我见过有些孩子,就因为老师的简单粗暴,再也不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这门课。
过度诠释“西瓜树”的“想象力”,并没有好处。我们是否发现,实际上中国的成年人并不缺乏“想象力”。譬如50年代的“浮夸风”,粮食亩产能达到40万斤。想想当时决定政策的老人家们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难道就不知道一亩田地能产多少粮食吗?只有彭德怀缺乏“想象力”,揭破了“皇帝的新衣”,结果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此后,中国的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官员,被潜移默化,一直受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想象力”的熏陶,直至今天……
所以,对孩子,就像那位值得称道的老师一样,一方面,是不打击或者说要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孩子脚踏实地的学习习惯。错了的,要及时提醒和纠正,不能让他们与谬误共舞,而要把他们引向正确方向。
想象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实事求是说真话的习惯。这样,才不会让“想象力”失去根基而培养出真正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