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余秋雨:人文的失落令我忧伤

时间:2005-03-08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世界如此大,文化的土地却不大,余秋雨为此感到忧伤。200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题目是:“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权力与文化自由”,人文的失落、文化的失落与文化的冲突,既失落又冲突,该怎么办?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们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走出学术的城堡,余秋雨近日以此为主题在台湾举行演讲,评述了传统文化的现状和记忆文学的人文价值。

  “秋雨”背后的人生记忆

  对于记忆文学《借我一生》在文坛所引起的强烈反响,余秋雨着重对记忆文学的概念作了阐释:“记忆文学,我把记忆与文学这两个字分开来谈。谁都有记忆,但我们都忘了一点,我们的记忆往往发现到最后不是自己的记忆,这让很多人很惊讶。我们的记忆往往被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特定的公共话语所左右,好像是我的记忆,其实和自己的生命底层关系并不大。”

  “记忆文学四个字,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唤醒个人记忆。说它是回忆录又不太对,因为很多关键我没写,例如怎么考大学、谈恋爱的过程,我只是记录下片段情感;而若又要说是小说,它又不虚构,全部是真实的,所以组成了比较特殊的文体。”余秋雨对记忆文学作如是说。

  为什么这么倡导记忆文学呢?其实余秋雨是想引导读者将自己的记忆真正唤醒,从中就可以知道普通的中国人在二十世纪的生态。余秋雨强调,把文学两个字放在记忆上,并不是有很多虚构。虚构确实是文学非常重要的特征,但不是主要特征。“我读了好多文学书,再加上本身从事文学艺术工作,我把记忆做了文学化的选择,文学化选择就是更走向感性。”

  余秋雨举例说:“我的名字‘余秋雨’应该取得不错,这个名字似乎有点意境,却是由不识字的祖母所取的,秋天下雨所生的孩子,随口一叫就是‘秋雨’,不识字的人取了个好名字,这是第一点有趣的地方;第二个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都不知道祖母叫什么名字,连我爷爷也不知道,以前的女人嫁到夫家,就直接冠夫姓,祖母姓毛,就叫‘余毛氏’。她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我透过写作让许多人知道,并享受她的智能成果。”

  “还记得祖母晚年腰酸背疼时,我们会帮她敲背,每敲一次背,就讲一个乡村常用的女人名字,我们希望能从祖母的表情窃知其名,但一年年下来,讲了几万个名字的排列组合,祖母表情依旧稳如泰山,无法得知其名。”余秋雨回忆道,“祖母所取的名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为里面牵连到一个女性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强度,又牵涉到一个哲学与社会科学无法回答的秘密,这个人生之谜最好放在文学当中,这些也都充满文学意味。”

  文人到哪去了?

  余秋雨在他的《山居笔记》里的一篇文章《抱愧山西》,讲的是清代大概从康熙皇帝开始,山西省一帮商人曾经创造过惊人的财富,但没有文化资源,文人、思想家出来为这个富可敌国的财团提供有关经济学的帮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态、目标,及自己的人文价值,结果就产生了内在的矛盾,再加上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种种原因造成这些山西商人破落得非常凄惨。

  这个反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不论你有多大的财富、势力,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文资源,生存状态将会产生严重的失衡,失衡造成衰落,衰落到破败,破败的结果比没有发生过这种财富奇迹的地方更为贫困。

  在这个现象上余秋雨看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中国文人到哪里去了?他说:“就是如果没有人文坚持,无论是个人或企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处于什么状态,最后都进入到文化意义上的‘丧魂落魄’,魂和魄都没有了。”

  “我们所说的人文,往往都是靠某种个人修养、教育背景、审美情趣来制约,这不能成为公民社会的普遍秩序。”余秋雨认为,没有必要回到贫困的时代,因为贫困会制造大量的邪恶,但是当富裕起来时,如果没有足够相映衬的东西作精神平衡时,事情就可能会比较麻烦。

  “一个王朝的背影”和代价

  没有人文准备是一个方面。到了近代,中国社会虽富有但开始了剧烈动荡,中国文化的力度埋没在尘土下已太久了。余秋雨曾经写过其家乡余姚的几位思想大师,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比较具有力度,不过最后还是于事无补,因为明代产生了一种流氓政治;清代又由于满族与汉族间的族群分裂,产生了很多灾难,导致中华文化的整体力度慢慢地走向黯淡。

  很多年前余秋雨讲过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产生一个结果,“有人说我是清宫电视剧的始作俑者,清宫电视剧写得很好,但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突然感觉到中国文化确实走上宫廷权术之路,而宫廷权术的时代绝对不是文化昂扬的时代。”余秋雨说,在清代中国文化的力度已不够,乾隆皇帝想弥补此缺憾,编了四库全书,尽管非常宏大,但此总结性的东西不足以产生往前走、创新式的力度。中华文化走到清代、走到近代,已失去它的力度,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状。

  若用文化的语言来说,经济建设往前发展,但文化的破坏机制力量大于建设机制。“文化的建设成本很高,例如考察与中国文明同年龄的古文明,首先得冒生命危险到中东、北非、中亚、南亚,这成本很高的,对我来说,付出的最大成本就是我太太每天在家里哭,担心我的生死。”余秋雨直言其为考察文化而付出的代价。

  余秋雨认为,之所以造成目前中国文化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我们缺少西方在经济跨越与时代转型时的精神文化准备,这个准备我们几乎一个也没做;第二,中国文化到了清代与近代时,其实已经失去它的活力;第三,整人文化与虚假文化大行其道,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使我们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与企业活力造成非常大的损害,正面的东西没有积累,反面的破坏力却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优秀、成功、杰出,等去吧!

  “我所谓的‘忧伤’正在于此,因为它来得遥远,且根深蒂固,这一切都不是能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因此,余秋雨才不断要呼吁:重新打理文化基座,才可能使我们的社会更有希望。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