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藏在画中的自由

时间:2021-12-3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余秋雨 点击:
  元代,不仅对戏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绘画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先不做理论概括,因为只需举出那幅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特殊的《富春山居图》,就能约略说明。

富春山居图
 
  1650年,江苏宜兴的一所吴姓大宅里发生了一次“焚画事件”。一位临死的老人太喜欢他所藏的《富春山居图》了,居然想以焚烧的方式让它伴随自己升天。幸好一个后辈从火堆里把画抢了出来,但画已被烧成了两段。
 
  这两段,现在分别被收藏在台北和杭州。这幅画,创作于元代,作者是黄公望。
 
  其实,《富春山居图》在遭遇这场大难和大幸之前,已经很有经历了。我要不避啰唆地讲一讲,因为这种啰唆中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哲理。
 
  明代成化年间,画家沈周曾经收藏它,后遗失,流入市场,被一位樊姓收藏家购得。1570年,它到了无锡谈恩重手里;1596年,它又被书画家董其昌收藏。在转来转去的两三百年间,它大体漫游在江苏南部地区,离这幅画作者的出生地和创作地不远。但是在被焚烧又被救下之后,它的流转空间猛然扩大,两段画卷就开始绕大圈子了。
 
  两段画卷,一长一短,后长前短。长的后半段,在清代康熙年间曾被尚书王鸿绪收藏,到了乾隆年间,一度落入收藏家安仪周之手,后来在乾隆十一年,也就是1746年,被一位姓傅的先生送入清宫。但是在这之前,已经有一幅同名的画作进宫了,乾隆皇帝还在上面题过词,因此,就认定后来的这幅是赝品。
 
  直到嘉庆年间,鉴定家胡敬等人才开始鉴别真伪。因此,乾隆皇帝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上当了,让赝品堂而皇之地被悉心收藏着,而真迹在一个拥挤的库房里暗自冷笑。
 
  至于那前面小半段的经历,也很凄楚。它一度被埋没在一堆老画的册页中,后被慧眼识别,却又被移藏得不见天日,终于有幸落到了画家吴湖帆手中。浙江省博物馆最终得以收藏,是时任馆长的书法家沙孟海在20世纪50年代诚请吴湖帆转让的。
 
  我认识吴湖帆晚年的弟子李先生,他生前曾向我讲述了一段往事。那天,吴湖帆正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南京理发店理发,有一位古董商人寻迹而来,神秘兮兮地向他展示一件东西。才展开几寸,吴湖帆立即从理发椅上跳起身来,拉着古董商赶往他在嵩山路的家中取钱。吴湖帆没见过《富春山居图》,但一眼扫及片段笔墨,便知道这就是那另一段。
 
  从明清直到现代,凡是与《富春山居图》有关的人,都有点儿疯疯癫癫。
 
  正是这种疯疯癫癫,使作品濒临毁灭,又使作品得以保存。现在大家可以明白我把一幅画的收藏过程讲得如此具体的用心了。我是想用一个范例证明,中国文化最精致的部分,就是这样延续的。
 
  那是几处命悬一线的暗道,那是一些人迹罕至的险路,那是一番不计输赢的押注,那是一副不可理喻的热肠,那是一派心在天国的醉态,那是一种嗜美如命的痴狂。
 
  当然,并不是一切优秀作品都能引发延续数百年的痴狂。那么,《富春山居图》为什么有这般魔力?
 
  这件事说来话长,牵涉顶级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神秘力量。这个问题,当然就更重要了。
 
  大家似乎有一种共识,认为艺术杰作的出现必须有一些良好的客观条件,例如经济的保障、官方的支持、社团的组建、典仪的热闹、社会的重视、民众的关注等。宋代设立宫廷画院,称为“翰林图画院”,在宋徽宗赵佶的支持下不断完善。不少民间画家被遴选为御用画师,从社会地位到创作生态,都受到充分的照顾。宫廷画院里也出现过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是很奇怪,少有一幅能够像《富春山居图》那样引起人们的痴狂。
 
  宋朝灭亡之后,宫廷画院当然也不存在了。南方的汉族画家被贬斥到社会的最底层,比之于前朝的御用画师,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是,正是在远离官方、远离财富、远离地位、远离人群、远离关注的困境中,《富春山居图》出现了。
 
  它一出现,人们就立即明白,宋朝宫廷画院所提供的一切优渥条件,大多是艺术创作的障碍。
 
  其实,这个教训岂止于宋代。上上下下在呼唤的,包括艺术家们自己在呼唤的,往往是创作的反面力量。
 
  诚然,宫廷画院的作品是典雅的、富贵的、严整的、豪华的、细腻的,什么都有了,只缺少“一点点”别的什么。别的什么呢?那就是,缺少了独立的自我,缺少了生命的私语,缺少了生态的纯净,缺少了精神的舒展,缺少了笔墨的洒脱。《富春山居图》正是有了这“一点点”,才产生了魔力。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引出这幅画的作者黄公望了。
 
  黄公望是一个籍贯不清、姓氏不明、职场平庸,又入狱多年的人。出狱之后,他也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只能卖卜为生,过着草野平民的日子。中國传统文化界对于一个艺术家的习惯性描述,例如“家学渊源”“少年得志”“风华惊世”“仕途受嫉”“时来运转”之类,与他基本无关。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黄公望:
 
  身有百世之忧,家无担石之乐。盖其侠似燕赵剑客,其达似晋宋酒徒。至于风雨塞门,呻吟盘礴,欲援笔而著书,又将为齐鲁之学,此岂寻常画史也哉。
 
  忧思、侠气、博学、贫困、好酒。在当时能看到他的人们眼中,这个贫困的酒徒似乎还有点儿疯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