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在不爽之余很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他却无可奈何。
因为不可能再征高句丽了,虽然隋炀帝还有这种念头,可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这一回,不仅是人民起来造反,连北方的突厥也在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南下浑水摸鱼。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的部队又出发了,这一回他的目标是塞北。他想搞明白突厥人到底要干什么,突厥骑兵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很快,隋炀帝就明白了。因为他和他的部队被突厥骑兵包围在山西雁门,动弹不得。
历史的玄机在这一刻总算被隋炀帝看破了。一直以来,他以为他和他身后的王朝是命运的宠儿,却不料命运伸出翻云覆雨手,最后将他轻轻地抛弃了。从宠儿到弃儿,隋炀帝坐了一趟历史的过山车,他晕晕乎乎昏昏沉沉,不知道今夕何夕,明天太阳是否还升起。
最重要的,他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他身后的王朝还有多少个艳阳天。
颓废者之死
好在历史佬儿比较照顾隋炀帝,让他有惊无险地回到了洛阳。
但是从此以后,隋炀帝变了一个人—从一个有为中年变成了一个颓废中年。这一点,大隋朝的文武百官可以作证:在大业十一年雁门之围前,杨广天天上朝,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雁门之围后,杨广就懒得上朝了,政务是能拖就拖。最主要的一个变化是,昔日滴酒不沾的隋炀帝杨广突然成了酒皇帝,他狂热地爱上了各地出产的名酒。此后的大隋朝,他是最敬业的品酒师,也是一个著名的黑夜比白天长的人—杨广不是在喝酒,就是在酒桌旁昏睡。
不仅如此,隋炀帝杨广还狂热地喜欢上了美女。年轻时他为了帝王霸业没时间去软玉温香抱满怀,现如今,年华渐渐老去,江山眼看就要易手,他怎能不奋起直追,把失去的欢乐找回来?杨广决定:不再呆在洛阳了,下半辈子要在江南温柔乡里度过。他最后一次举全国之力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奇丽无比的温柔乡,地点就在今天的江苏常熟。这个有着16座离宫的宫苑在几年之后成了杨广的葬身之地。
有些人注定是要开辟新时代的。李渊就是这样的人。
李渊有着显赫的家世。他的七世祖是西凉的开国君主李嵩,祖父李虎在北周时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和他父亲一样,世袭了唐国公的爵位。但是他的好运气并没有就此到头,到了隋朝,不管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对他青睐有加。杨玄感造反时,李渊就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参与了镇压工作。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产生造反的念头。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任何不甘平庸的人都会产生造反的念头。杨玄感是这样的人,李渊也是这样的人。
李渊之所以要镇压杨玄感那是因为当时的他觉得时机还没有成熟。可是大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的春天,李渊发现他走到了一个命运的拐点上。
这一年春天,他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此时的隋炀帝却跑到遥远江南的离宫内感时伤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去了。
大隋的权力出现了真空。大隋的军事防线有了撕裂的可能。李渊果断地下手了。他在太原举起了反旗,并且领着三万大军向关中进发。
很多年后,如果需要总结的话,李渊的成功应该是有迹可循的。他之所以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不仅在于时机选择得好,还在于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李渊以“人众土地归唐公,财帛金宝归突厥”为条件,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突厥人对李渊造反所能给予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
这是真正的里应外合,但是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一年的十一月,李渊领着他的20万大军出现在了长安的街头上。李渊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城墙,以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向世人宣告: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开始了。
四个月后,隋炀帝杨广停止了呼吸。他在江南离宫被他的卫士所杀——国家溃败到这种程度,皇帝颓废到这种程度,连他身边的人都忍无可忍了。
一个短暂的王朝就此拉下了帷幕。一个曾经有着万丈雄心却又操之过急的帝王再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了—事实上早在三征高句丽归来后,他就自己阉割了他的万丈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