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读书的方法(3)

时间:2017-02-1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点击:

  用脑子思考                 
    巴金曾说,他十几岁读《说岳全传》时就有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秦桧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权力?年轻的心不怕鬼神,想了几十年,在思路上遇到种种障碍,仍然要顺着思路前进,终于得到了解答。巴金就是这样,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思考,对于读书中遇到的问题,穷追不舍,咬住不放,哪怕一去几十年。他曾以自己的曾祖为例,赞扬独立思考的读书方式。这位曾祖十分服膺明代诗人、画家文徵明《满江红》词中“笑区区一桧竟何能,逢其欲”的观点。巴金认为,在大家叩头高呼“臣罪当诛”、“天王圣明”的时候,他却理解文徵明,赞其“诛心之论,痛快淋漓,使高宗读之,亦当汗下”。巴金从这个例子引申出自己的结论:“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越过种种的障碍,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很自然地得到了应有的结论。”巴金这里所言,我想关键在于能超越种种的“障碍”,舍此安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巴金读书常常不读“前言”、“后记”,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甚至对此加以提倡,对自己常写前言后记,比如《爱情三部曲·总序》那样一写就是两三万字的情形,进行反思。事实上,他的此类文字,总是越写越短,追求只要瞄准箭垛,一字更能诛心的效果。这说明,巴金读书不仅要求自己独立思考,也希望读者独立思考,包括读他本人的书的时候。                 
  在危难中不辍                 
    在巴金的读书生活中,有一笔需要大书特书,那就是他在危难中不辍读书,而危难中的读书,不仅给了他生命的希望之光,而且为他在思想上摆脱奴隶哲学提供了基础。                 
    在奉贤上海文化系统“五七干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牛棚”里的危难岁月,巴金偶然得到一本居·堪皮的汇注本《神曲》的《地狱篇》。按巴金的文学爱好,相 较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作家,他更喜欢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然而,在危难中与但丁的偶然相遇,不啻在“梅杜萨之筏”上看到救命的樯帆。巴金像发现了宝贝,但因此书太厚,不便于在“牛棚”管理者(即“无产阶级专政”者)的眼皮底下携带,巴金便用一本薄薄的小练习本将《地狱篇》一曲一曲地抄好,抓住一切机会诵读。巴金后来回忆道:“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在会场受批斗的时候,我默诵但丁的诗句,我以为自己是在地狱里受考验。但丁的诗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读读《地狱篇》,想想‘造反派’,我觉得日子好过多了。”在巴金的读书生活中,这也许是他第二次抄书。巴金的第一次抄书是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抄的是《夜未央》和《告少年》,那是在反动统治时期,巴金尚有人身自由。而巴金第二次抄书,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巴金已经丧失了人身自由。但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巴金总是以书本、以文学濡养着自己的精神和生命。他在“文*”中之所以没有自杀,这也是原因之一。重要的还在于,此次抄录、背诵《神曲》,不仅使巴金度过了生命的暗夜,更是巴金走向思想解放的起点。“……因为我怀疑‘牛棚’就是‘地狱’。这是我摆脱奴隶哲学的开端。”经过十年动乱那“可怕的一场大梦”,巴金自豪地说:“我不再是‘奴在心者’,也不再是‘奴在身者’,我是我自己,我回到我自己身上了。”这是从读书,读《神曲·地狱篇》开始的。这个开始当然是相当沉重的,沉重得以人格的丧失为代价。那时,巴金在“牛棚”里当着“地地道道的机器人,而且不以为耻地、卖力气地做着机器人”,当他发现这是一场大骗局,他开始借着但丁的诗句进行自己的思考,直至回到他自己。后来又有一次与但丁的相遇——巴金获得但丁国际奖。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经过我这里走进痛苦的城,经过我这里走进永恒的痛苦——”但丁在《神曲》里这样写道。巴金走出“牛棚”之后,所有的痛苦都变成了财富。尽管,的确有人想用“地狱”、“痛苦”来惩罚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但巴金像历史老人那样预言:“我相信会有新的但丁写出新的《神曲》来。”而这部“神曲”已经由巴老的如椽大笔写了出来,它就是“说真话的书”——《随想录》。不过,准确地说,它不是“神曲”,而是“人曲”——个大写的人、历史的人掷地作金石声的心中的呐喊。                
  摘自《人民日报》                                            
  苏轼的读书方法                                        
  苏轼的人格魅力何在?就在于他决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力量和惊世骇俗的创新能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顶一下
(1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