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方法(4)
时间:2017-02-1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点击:
次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运用此法去读一篇文章,比读一本书就容易多了。如读《紫藤萝瀑布》可以确定以下三个学习目标:A这篇散文有什么特色?B散文的这一特色是怎样表现的?C摘录二、三处精彩语句,试作分析。三遍读毕,文章自会了然于心。
朱熹主张“循序渐进”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郑板桥读书法
提起郑板桥,人们立刻便会想到他的“三绝”:画、诗、书。其实,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许多独到见解,也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说,“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只有层层剥进,才能抓住要领。这样就能一通百通,其他问题随之而解,故曰“扫则了无一物”。
但抓住要领,并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
而“问”则更是发掘书中的“精义”的重要手段。他说:“学问二字,须要拆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百卷,只是一条纯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这样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读书数万卷,胸中适无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是他劝诫人们不要死读书、读死书的几句诗。他多次强调读书必须“有主张”、“有特识”,要“自出眼孔,自树脊骨”,“自树旗帜”,万不可“为古人所束缚”。如此,则“心空明而理圆湛”。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读书也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
名人的读书方法
爱读书是许多伟人的共同特性。这些人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摸索、总结和形成了适合自己风格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对中学生学会有效的读书方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