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12年历程的经典电脑系统,周二,windows xp系统在数次延长运行时间之后,终于迎来了确定的“退休”时限。
微软为什么要终止这个该公司历史上最成功操作系统的服务?微软官方公布的原因称:XP不安全。还举出了种种理由。
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微软舞的“安全剑”,其意在“升级”。
可你知道么?这个升级做法,正处处体现出微软这个庞大帝国的纠结之处。
当初XP操作系统是微软最成功的杰作,即便在其后微软连续发布了win vista、win7、win8,都没能动摇XP的王者地位。2012年8月前,XP一直是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者,其份额在2007年1月达到极值——XP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6%的历史最高水平。而直到2012年8月份,统治操作系统市场长达11年之久的Windows XP最终才被Windows7超越。即便如此,XP系统至今在全球仍有近30%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使用XP系统的用户比例更是高达70%,用户总量超过2亿。
但仔细想想,纠结不正产生于此么?对于一个只在当初一次性购买产生利润但后期无法产生利润的XP项目来说,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岂不是太过“浪费”了?
尤其在中国,微软的问题更大。之前有曝光称,微软中国的营收压力太大,微软不满意在中国的业绩已经很久了。上一任微软CEO鲍尔默在2011年曾披露:微软中国一年的营收近20亿美元,甚至赶不上人口不到1700万的荷兰。
原本这种问题在过去巨大的出货量之下可以忍。但近几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个人PC的出货量受到了太大影响。每年都降个6%以上。在众多评论家的眼里或者在微软自己人看来,这实际上恰恰可以理解为微软帝国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的窘态,当初有人认为安卓、ios系统永远无法替代windows,然而事实上,恰恰是在安卓、苹果等免费系统的冲击下,微软必须要改变游戏玩法。
怎么玩?从微软的做法来看,它选择的这条路有点土:淘汰老系统,强制升级!
停止XP,就是希望用户能够按照微软的意图,升级到win8,所以实际上真正目的还是利用XP系统的风险,引导用户往这个win8过渡。这笔升级的钱可不少,单单在中国,两亿人全部升级,就是上千亿的收入,即使中国特殊,按照此前网络的统计数据,只有15%的人群愿意升级,那么实际上,也有300亿的增收。
只不过对于微软来说,在中国收了这300亿,却会很容易伤了2亿客户的心。是300亿重要?还是客户的心重要?是杀鸡取卵?还是日薄西山?微软高层此时的心情恐怕非常纠结。
但或许更大的纠结还在后头。
当初正是XP太成功了,导致XP系统之后,微软推出的Vista、Windows 7和Windows8操作系统都无法获得像XP那样的成功。
这个背后,正是XP系统的存在造成了大量的用户粘性,并且也对于其新操作系统推出产生了影响。所以本应该作为XP替代产品的vista到目前的市占率仅仅5%,本该取代XP系统的vista系统非但没有完成任务,弄得微软自己也承认其中的失败。而近年来耗费重金打造的win8 则更是难以撼动XP这款老爷系统的地位。旧的产品占据市场,新的产品难以上位,并且操作系统恰恰又是一次消费产品。
突然发现,对于微软这种靠用户升级更新换代的代际产品公司来说,你推出一个太成功的产品,等于是害了自己的下一个产品。这不正是微软模式的深层纠结么?
可更深的纠结还在后头。
我们都知道微软是个庞大的软件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支柱实际上也仅仅是两个产品——windows和office,两个产品基本上占据收入的三成以上,而操作系统更是贡献了高达三分之二的绝大部分利润。
这数据正反应了微软的一个大问题:在其它领域的探索失败。
实际上从手机操作系统大战的结局来看,微软WP的惨败,恰恰说明了所谓的用户忠诚和粘性都只是过眼云烟。谷歌的安卓在手机平台打败了ios以及WP,而其中,前者是智能机最早的最流行的系统,后者则是依托于计算机系统王者的产品。但恰恰是这两个产品,先后倒伏于安卓的攻势下。
这种倒下,以及目前安卓平台仍然未定运行的机制,恰恰说明了新的互联网盈利模式,对于传统卖系统的冲击——在新的模式下,供应商会逐渐明白,平台的入口,用户的数据、流量获取,其价值将远高于单纯的系统交易。正是这种思考,催生出了O2O革命以来的种种怪事——烧钱争夺打车平台,快按钮的硬件免费凡此种种。而同样是有悖于这种新的互联网模式,微软的市场份额受到不断地蚕食。
当然,某院士就曾说过,微软停止XP的背后有惊天的阴谋。微软正是开始走这种用户路线了,让用户升级到win8,而Win8应该和vista属于同一类型,但是对用户掌控的程度更加高级,这对中国互联网来说,或许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工程。这个风险还是留给技术人士来讨论吧。
从上面分析的这个纠结来看,旧的互联网和家用主机开创者恐怕难以理解,新的互联网思维下,自有的应用生态圈价值远高于应用本身。如果不改变盈利的思路和模式,微软会越来越纠结,微软帝国的倒下,也将只是时间问题。
(此文根据评论员评论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