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中老年再婚面面观

时间:2015-0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褦襶子 点击: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三十多年,确实减轻了经济发展的人口负担,可是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造成的社会问题而今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大陆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口比例失调,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养老等社会负担沉重,已经残酷地摆上意识日程。男女比例失调,社会风气的堕落,致使大批青壮年男子无法解决婚配问题,因之而起的社会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不健康不成熟,社会这个机体怎么可能健康呢!
  曾经在徒步时遇到的一个情形,时常萦绕在脑际。两个遛狗的吵架,因为一个人带的公狗与另一个人带的母狗,在江滨公园里交媾,带母狗的连踢带打,都未能把两只狗分开,于是指责那个带公狗的是强*,带公狗指着那只纹丝不动的母狗说:“这叫强*”,弄得那个带母狗的张口结舌。那个带公狗的叹了口气说:“我家的狗可听话了,可是就这事怎么喝都喝不住!”虽然人不能与狗比,但道理是相同的。这种事就是法律也无法完全禁止,男女婚姻问题看似家事,可也是国事。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以为“食色性也!”足见我们的祖先也是非常重视人性的。
  独生子女已成为常态,他(她)们的婚姻大事就成了父母们一生最重大的人生“礼仪”。可这种“礼仪”将耗尽父母们毕生血汗。待到儿女们成家立业了,父母们已经灯尽油干晚境凄凉了。独生子女政策让一对小夫妻要奉养四个老人,即便老人们没有天灾病业,以时下的低收入也是根本办不到的。更不用说陪伴老人,膝前尽孝了。那个儿女们必须常回家看父母的法律就是一些食古不化之辈的意淫。年轻人,竭尽全力尚且难以苟活,“常回家看看”谈何容易!
  毕竟人不能凭想象活着!中年人工作的劳碌,老年人岁月的磨蚀,生理上的需求大多已经让位于精神需求,可是生命的反应仍不可或缺,缺少了肌肤感觉,自然满足不了精神上对于性的需求。长期以来,老年生活常常回避性。似乎中老年人谈到性就是道德败坏,品质不端。谈性并非不道德,而回避性问题才是最违背人性的。其实人一生对于性的需求是不分年龄的,此乃人性的必然。只是年轻人侧重于生理感觉,中老年人需要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满足。
  孤独是健康的最大敌人,中老年人再婚,不仅仅只是生理需要与生活需要,也是健康的需要。中老年人把毕生的积蓄都给了晚辈,留给自己的至多也就是间陋室与勉强维系生计的生活费用,甚至还要时常从嘴里给晚辈勒出点钱补贴儿女。大多数中老年人再婚,更大意义上是鳏寡孤独人生路上携手互助,共渡时艰。客观上给儿女减轻养老负担。
  父母之恩自然难以回报,可是过去我们把父母的付出抬高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似乎父母对于儿女只能是付出,不应该有什么要求。更不能面对父母人性的完整需求,反过来如果父母有些个人生理上的需要,就被视为老不正经。不但社会不理解,甚至有些儿女也鄙视有再婚要求的父或母,以为老人不缺吃不缺穿,再婚要求纯属人心不足的奢求。
  父母把儿女当成宝贝来养,满足儿女的吃穿玩,给儿女成家立业。儿女却把父母当猪来养,以为不缺吃不缺穿,就不应该再有什么要求。这是中国成人教育缺失的社会反映。笔者在拙作《成人教育的缺失与性别教育》一文中较详尽地阐述了,时下中国大陆社会一些糊涂理念的深刻社会根源。
  伴随着中国社会开放度的加深,中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一般源于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两方面的因素。而这两方面的因素又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先说说观念,现在中老年人再婚,仍然受着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中老年女性,都还秉承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陈规陋俗,而不能接受平等婚姻观。把婚姻当成一种纯粹的交易。这是中老年婚姻质量普遍低下的深刻意识根源。其实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有了交点,能够结伴人生,哪怕只共同走一小段人生旅途,也是难得的缘分。尤其是经历了人生坎坷的再婚中老年男女,更应该倍加珍惜。可本该美好的“黄昏情”,却充满了利益的交易,这一切皆缘于人性的贪婪与庸俗的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世人皆以“门当户对”为陈规陋俗,殊不知这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婚姻意识。这对于年轻人或许还有商榷的之处,但对于中老年人却是再现实不过的金科玉律了。年轻漂亮也是资本,女孩子虽然门庭不显贵,年龄优势与相貌优势也能弥补些出身的不足。但芳颜易老,韶华易逝,攀高枝的女孩子,必须具有接受被感情淘汰的心理准备。就情感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年龄相貌的资本再雄厚也很快就会被感情“消费”掉。不管世人是否愿意接受,这都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它与共同奋斗的糟糠之妻不一样,成果是两个人共同劳作的结果。所以古人讲究“糟糠之妻不下堂”。可中老年人则不同,相貌年龄优势上已无显著差距。二十岁的姑娘对于三十岁的男人有年龄优势,四十岁的女人与五十岁的男人优势已不大,六十岁的女人与七十岁的男人已无年龄上的优势,此乃生理规律使然。
  三十多年以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明显,诱惑力尚不足以让多数的年轻女性放弃尊严。而今贫富悬殊空前,差距何止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几百辈子,尊严在如此强大的诱惑力面前就很难再把持。以至于人心不古,笑贫不笑娼。这种观念对于年轻人的影响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可是对于中老年人的影响却是非常现实的。笔者单位与生活圈子里,许多独身的中年女性,再婚质量普遍较低。其根源就是他们仍然拿着二十岁的观念,来解决四五十岁的生活问题。再婚方向固定在条件优势上,要有地位、挣钱多、有房有车……,说白了总想从再婚的对方身上占点便宜。
  笔者过去与学生谈起将来就业问题时,就告诫弟子们,要有“吃亏”的心理准备与承受力。因为每一个能给你工作机会的人,都想从你身上占便宜,你从小就“精明”地象日本侵华战争中在南京被屠杀的三十万中国人一样①,一点代价不想付出,那你也就得不到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只能用本事与“吃亏”去换,可是本事需要机会证明给人家看,所以必须先吃亏,才有机会让人家看到你的本事。否则“本事”也无用武之地。更何况有些本事,是靠“吃亏”换来的机会练就的。
  中老年人再婚的质量普遍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她们太“精明”了,过于贪婪,欲壑难填。如果中老年人能够以一个平等的理念对待再婚,至少能够有一段相对幸福的晚年生活。笔者生活里就有一个老教师,丧妻多年,因为生活孤独,儿女鼓励老人找个老伴儿,结果朋友给介绍来的,几乎都附带“条件”。都想从老人身上占便宜。正当老人心灰意冷时,一个退休的药剂师看中了这位退休的老教师,人家没有提任何要求,得到老教师的认同后,就自己买了张床与电淋浴器送到老教师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十来年前,这位药剂师凭着老教师给的六百元生活费,把日子过得稳稳当当。甚至还能从这些钱里攒出供热费。十来年的和谐日子后,老药剂师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拒绝老教师一家的挽留,主动离开老教师,回到自己的小房,去独自生活。老人临离开时说,趁着身体还能动,自己离开。免得将来病在老教师那,会给两个家庭带来许多矛盾。后来,因为老教师与其子女,频频到老药剂师那照顾她,老人便以需要照顾仍在世的母亲为由离开本市。近惊闻这位老药剂师已离世。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人,因其善良为自己赢得了晚年难得的十来年幸福生活,也赢得了老教师一家尊敬与怀念。
  国人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喜欢自欺欺人地活着。明明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事,却喜欢幻想中追求。再婚的中老年人,不用说自身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何况其家人也不会对老人再婚不闻不问。过分的贪婪,只能造成彼此的隔阂,时刻互相提防着,岂不身心俱疲。这样的日子能过长久吗?能够通过中老年再婚占着便宜的(现在人都不是白痴,年轻人都占不着啥便宜),比守株待兔那人遇到兔子的机率还低,可绝大多数的中老年人还是按着这样一条不切实际的路“前仆后继”!
  儿女态度是中老年人再婚的又一大障碍。儿女反对老人再婚,有的基于对于另一方(父或母)情感;有的出于个人的面子,怕落个不管老人恶名;有的担心老人再婚,财产外流;有的担心父(母)再婚上当受到伤害;还有的,不愿意父(母)去侍候别人,意欲老人给自己照看孩子做家务。林林总总,就是不能从人性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不能站在中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大多数父(母)在儿女面前不能把自己的生理需求说出口,儿女们往往也把老人有这种需求看成是丢脸的事有意回避。甚至抬出孙辈来压老人,把老人再婚说成是给孙辈丢脸。或要老人等孙辈成人后再考虑婚事。
  人晚年有质量的生活时光所剩无几!一生操劳,觉得把孩子的事办完了,想给自己一个较舒适的晚年,儿女们却抬出这诸多“大道理”来压老人。这对于已经成年的儿女来讲是极其不道德的。往重了说,就是没有人性。
  中老年人的个人观念与儿女态度的内在联系就是,许多再婚的中老年人,往往是为了儿女或个人不可预知的未来欲占对方便宜的。可不管为了什么,这都是条走不通的路。真心换真心,倘若真的有这方面的忧虑,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真心对待对方,使对方念及这份情,在自身与儿女需要帮助时主动施以援手。这的确不容易,可却比利用再婚占对方便宜现实有效得多。
  时下许多中老年人再婚,为了避开儿女的障碍,绝大多数都不进行结婚登记,以便打消大部分儿女对财产外流的担忧。有些老人甚至明智地,在再婚前就把自己名下的财产分配明白,房子改到儿女名下,存款转给儿女,解除儿女这方面的担忧。至于觊觎老人生活费的那点工资,反对老人再婚的儿女,那就是老人自己的责任了,是老人教子无方,儿女们连起码的虚荣都不要,属于自作自受。应该承受这份报应。
  老人再婚,最现实的作法,就是遵守公平的原则。到了中老年,开口就与人家谈“情”说“爱”,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你虚伪。所以还不如就直接现实些,直奔主题。不进行结婚登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了(如果真想登记结婚就把自己的财产处理妥当或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此外,还应该就具体生活问题达成协议。聪明的作法,不要在中老年再婚时提出房子写上自己名与掌握经济大权等要求。中老年女性朋友们,要正视一个现实,你们已经不具备这种资本。即便将来有了这方面的收获,那必定是感情付出的回报与劳动付出的报酬。靠其它手段成功的机率很低,而且代价难以估量。
  中老年男女双方见面,对自然条件互相接受后,就应该先商定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因为中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时间资本,没有时间慢慢互相了解。现实些的作法就是赶赶时髦,直接“试婚”。在此,笔者提供几种中老年再婚生活模式,供中老年朋友再婚参考。
  模式一:AA制,婚前就商定再婚后的生活费用、家务均实行AA制,二人共同承担(比如,一个月各自出多少生活费,哪些生活费用由共同承担的生活费支出,谁做饭,谁涮碗,谁洗衣服,谁收拾房间卫生等等)。一方违约,即宣告实际婚姻关系终止。婚姻终止,除双方约定外,不许附带任何条件。婚前所有,各归原主。
  ——这种模式,不易被缺乏文化素养的女性朋友接受。若男方提出,应该注重方式与语态,最好是两人单独商定;此方式由女方提出,成功率较高,在传统观念盛行的时下,容易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利用好首因效应,有助于今后感情增进。可是现实中必须主动履行约定,如果有增进彼此情感的意愿,还应该主动分担对方承担的家务。
  此模式最大的忌讳就是,再婚的中老年朋友,千万不要把生活上的这种分工及履行分工的情绪带到房事中。房事上,应该忘记所有生活中的不愉快,全身心地投入。这即是互慰,也是种享受,更是解决生活分工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俗话说,小两口打仗不记仇,床头打来,床尾和。其实何止小两口,此乃人的共同秉性,老两口也是如此。全身心的性投入,可以解决许多中老年再婚生活中的非原则矛盾。在这方面如果消极对待,会使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婚姻终结。这是付出多少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辛劳都无法替代的。
  绝大多数中老年人,讳性忌议。人年轻时,生理功能旺盛,不易过多谈论性的话题,这容易让年轻人想入非非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做出些出格的事违犯法律。可中老年后,却很必要谈论谈论性话题。国人许多观念都足显“特色”,女孩子年轻时,天生丽质,正是天然去雕饰的好年华,却整天浓妆艳抹,用那些化装品把自己水灵灵的皮肤侵蚀得加速老化。到老了,需要化妆品掩饰岁月痕迹时,却不修边幅了。在性的问题上也是,年轻时常常谈论。到老了,需要它来解决心理、生理问题与生活中的矛盾时,却受传统观念束缚绝口不提了。谈论性就是不道德?我们生活里比这不道德的事还少吗?
  中国男人占有欲极强,甚至达到不理性的地步。原配夫妻,房事上作妻子的不易太主动,被动回应就是了。否则丈夫容易疑心你的性经验哪里来的。虽然大多数丈夫不会问,却会将此疑虑长存潜意识中,成为影响夫妻感情的隐患。可是再婚中老年夫妻却正相反,一是中老年后,生理反应迟钝,需要较强的生理刺激。二是中老年再婚的女性,新丈夫已经有了接受你性经历的心理准备,过于被动会让丈夫觉得你是在应付他,抑或是让对方误以为你的反应是表示再婚丈夫在这方面不如你的前夫。所以中老年再婚的女性在房事应该回应幅度稍大些,这不完全是生理需要,也是种心理暗示。有什么能比女人在床上用身体对男人的肯定更易增进夫妻感情的呢!
  模式二:日常生活费用由男方出(确定日常生活费用标准),女方负责日常生活中的买菜、做饭、收拾屋子卫生、洗衣服等家务。这种方式,女性的牺牲较大。较易被男方接受,但女方接受比较困难。
  ——许多中老年女性朋友,对于原配的生活付出比较能够接受,对于再婚的配偶则不情愿做这些。以为这不是嫁人,是在作老妈子。此也乃人之常情,可是如果理性地对待这种关系,就会明白正常情况下任何收获都是用付出换来的。再婚的夫妻感情除房事外靠什么来增进,女人靠生活中的付出来促进,男人靠经济付出来促进。如果反过来,可能效果就不见得相同的了。如果在双方感情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女方的经济付出比男人多,常常会滋生男性的贪婪,会让男人把注意力用在榨取女人钱财上(尽管有时这只是一种潜意识),反而会冲淡再婚夫妻的感情。所以再婚女性最好多付出点辛劳,如果自己有钱就攒着,留在婚姻出现意外(对方先故)、有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雇人照料自己。当然,婚后两人在生活中产生感情,愿意主动付出那就另当别论了。
  特别提醒,再婚的中老年夫妻必须尊重彼此的个人隐私。千万别去赶什么夫妻间没有秘密的时髦。这种时髦,即便在年轻夫妻间也是种乌托邦的幻想,更何况再婚的中老年夫妻,已经有过复杂的人生经历,尊重彼此的隐私是最明智的。彼此只谈论与两人现实生活有关的事,其他方面的事,如果谁愿意主动谈就耐心去倾听,千万不要去打听。
  再婚的中老年夫妻,能否共同走到人生的终点。能否经得起以后的人生坎坷考验,要看两人感情达到什么程度。千万别在这上面耍小聪明,这是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大忌。也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再婚中老年夫妻的共性。所以现在中老年夫妻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前文中提到的那位老药剂师,就是一个即聪明又善良的女人,她离开老教师后,老教师一家已经商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帮助她,可是她却为老教师考虑,拒绝了这份盛情,离开了那座城市。
  据老药剂师的一位要好的同事说,她的亲戚朋友认为老药剂师吃亏了,可是老药剂师却反问亲戚朋友,你们认为那些不想吃亏的再婚中老年人比我得到的多吗?他(她)们大多也只能是在幻想中体验失落。他(她)们想要的那些,我不想要,可是结果却一致,我没有得到,他们也同样没有得到。可我比他们多收获了一份真情,他们比我多收获了一份失落。世上只有真情是乞不来的,那得用真心去换。
  再婚中老年夫妻,彼此存戒心是正常的,没有戒心才不正常。这种戒心,只能靠增进夫妻感情来冲淡销蚀。只有二人在生理本能上过出亲情来,才能互相搀扶走向人生的终点。这种亲情的产生,需要时间,需要真诚的付出。所以独身的中年朋友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人生资本还挺多,还拖得起。人到中年的独身朋友们,这是你们的优势,也是最容易让你们形成错觉错失人生机遇的劣势。
  笔者一位独身多年的女同事,五十岁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一个人生活挺好。绝对不能接受将就生活。对于当年离婚始终认为是种正确的选择。后来处的再婚对象,都因令她不满意而拒绝。她经常说,要将就我当初何必离婚!可是五十岁以后,她发现当年她无法将就的“生活”,在后来的生活里,却再也找不到。她容不得原来的丈夫心里有别的女人,因为丈夫保留原来女朋友(已故)的照片并拒绝销毁而离婚。人的经历是抹不掉的,夫妻双方试图抹掉对方的记忆,是最愚蠢的。
  一次这位女士因为吃豆角食物中毒。她后来回忆说,手机离一尺多远,就是够不着。还是一位事先约好一起上街的要好同事给她打电话,她拉动床头茶几的台布,手机掉在地上,碰到了接听键,见呼她不应,又不挂电话,听到她继续拉动台布掉在地上的茶杯响,才报警救了她一命。此事让她反思自己的过去,开始理解前夫平凡的珍贵,明白追求心理只装着妻子的丈夫是种自欺欺人幻想,知命之年才懂得丈夫要求内心留一个记录过去的角落并非奢求。她在与要好的同事交谈中,言语中已经透出悔意。
  这几个实例就是要告诉中老年读者,倘若再婚,切忌不要对于生活过于苛求。吃、住与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即可。至于满足的程度,那要看后续对于婚姻的经营。一纸婚姻登记,或许能够为你争来些许财产,但绝对争取不到真情。夕阳虽然无限好,可还是已经近黄昏。中老年朋友,生活给我们重来的机会几乎没有了,一份真实的黄昏恋情,会给我们一个祥和的人生结局。
  说豁达、包容也好,说将就也罢,你过于苛求生活,生活就苛求你。人生开始不是孤独地来,走时也不应该孤独地走。如果老人能够接受再婚,应该给予积极的理解与支持,哪怕老人身边有个能在老人出现意外时的报信人也不错。更何况儿女再孝顺,也解决不了老人的全部生活需求。
  模式二,看似女性挺吃亏的。可是如果处理好模式一中提及的一些现实问题,解决好生理上的和谐,生活模式会有很大改观的。再婚的中老年女性,如果你们能把与丈夫的房事处理和谐了,你说“老公”吃点亏,帮我摘摘菜,或擦擦地,或凉凉衣服,都不是不可能的。但平时不要让丈夫误以为你耍赖,要领丈夫的这份人情,床第之上,要把老公“吃亏”挂在嘴上,用身子报答老公。不是说哄死人不偿命么,如此一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会管你们二人世界的事呢。
  只是提醒再婚的中老年朋友们,在男方儿女在时,女方就要辛苦些,按协议做家务,不要当着男方儿女的面支使丈夫,即使丈夫主动帮忙,也要拒绝;在女方儿女在时,女方也应该从事家务(不然太假容易让儿女怀疑),但男方应该主动帮忙(比方说上灶做几个菜,或者给妻子打打下手),给女方儿女传达一个信息,虽然有约定,但两位老人互相帮助,过得挺和谐。总之,再婚的中老年人,应该学会在双方儿女面前演戏,并要演足戏份。如果怕演得累,就以老人怕闹得慌为借口,赶自己的儿女早些离开。
  指望子女养老,在时下已经是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便儿女有那种心思,绝大多数也没有那种能力。中老年人再婚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关乎一个个小家庭,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在时下的中国,不仅成人教育势在必行,中老年教育也应该成为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年人的再婚家庭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将关乎双方儿女几个家庭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中老年再婚问题应该成为时下社会成人教育的一个科目,这对于弥补中国现行养老体制的缺陷,有着极其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有资料显示,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在南京,以几千人屠杀了三十多万中国同胞,其中还包括大量的投降军警人员。据劫后余生的人回忆,常常十几个鬼子,押着上千中国人去屠杀地,途中无任何人反抗,有人倡议反抗,却无人响应,都幻想着不反抗能够活下去,或者别人反抗,把押解的鬼子杀了,自己逃生,不用担风险。就是被鬼子用机枪扫射时,也很少有人作最后的垂死挣扎。网传普京在谈到南京大屠杀时说,几千人就是用机枪杀三十万头猪,也杀不干净。不管这是谣传还是普京真的说过此话,但道理无可质辩的。可是现在就有些国人,反复纠缠在此话是不是普京说的问题上,不敢接受这种现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