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花枝蓓蕾,岸边道旁柳树破芽,已知春意临。趁着初春的一抹暖阳,前去东湖寻觅二月之风光。
坐在车上,向外望去,数株早花期的玉兰已竞相开放,雪白的花朵缀满树,料峭的春光芳菲中溢香,像无数只大白蝶聚集(簇拥)在一起,窃窃私语话新春,清香四溢!很快我们便来到了东湖,走进景区大门,登上高高的揽月桥,往远处眺望,长长的东湖一眼望不到头。湖面无数条乌篷船来来往往,越远处越小,犹如一叶扁舟。 乌蓬,碧水,深渊,奇洞。东湖一面是悬崖峭壁,据说是古人开采而成;一面是古色古香的青瓦白墙,颇具几许徽州之古韵。望着这巨大的悬崖峭壁,不禁让我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陡壁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踏着石板小径,翘首观望,险峻的崖壁及岩石所组成的景观,禁不住为先人们的胆识、智慧及锲而不舍的开拓精神心生由衷的敬仰与感概。湖里碧波荡漾,小鱼儿在湖里游来游去,似乎也在探看孟春。我们悠闲地坐在乌篷里,尽情欣赏东湖两岸的早春美景。看!那些姿态优美的纤柳,风儿起,柳丝逸,思绪泛起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诗句。 坐乌蓬观东湖,最向往的是贴身亲近喇叭洞、陶公洞与仙桃洞,倘若未进三岩洞,便可定论:实质等于没有到过东湖。 乌篷摇曳,小舟驶入仙桃洞,只见洞内岩石凹凸不平,整个岩洞形状像个大桃子。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简单的石块门,在和仙桃洞亲密接触时,才真正观赏到与倒影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奇观。少顷,随着乌蓬船我们来到了喇叭洞,洞里怪石嶙峋,好险呀!险得像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下来似的,小舟驶出此洞我们仍心有余悸。船公公说:这岩洞像只巨大的喇叭倒放着,故称其喇叭洞,这些洞都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开凿山石而形成的,那时古人都来这里取石板石条,去修铺纤道,建筑房子等。最后,乌蓬船驶入陶公洞,这洞更是奇特惊怪了,陶公洞入口处仅容一只小乌蓬通行,进入之后却是别有洞天,一下子让人感到格外地幽静暖和,船公还说,如果是在夏季就感觉到特别的凉快。里面很暗,只容得下两小舟打转,我们仰面朝上望,只见上天像一把菜刀的形状。乌蓬船缓缓转向移动,我们定睛凝望,这天空时而像菜刀,时而像大烟斗,时而像斧头……在洞底仰望着小片天空,坐井观天的境遇历历在目。船公公说:“陶公洞井壁高47米,潭深20米,也是古人开凿而成。”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古人真伟大呀!在悬崖峭壁底下感受东湖,感觉自己是那么的羸弱与渺小。这次来东湖让咱们真真切切体验了一番坐井观天的感觉,当了回地道的井底蛙。 穿越风尘时空,寻觅古人的智慧,历史的足迹历历在目。据导游介绍,在远古时代,东湖所在地,原本是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东湖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开凿场,经过千百年的断凿取削,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古人们取石竟然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日子一久,才形成了如今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狭长湖面。 当下,握一支摇橹,坐上乌篷,流览瘦长的东湖,这是江南古城绍兴特有的风情。东湖经过劳动人民上百年的人工修筑,目前已成为一处巧夺天工的山水奇观和娱乐休闲融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地。有攀崖运动、射击项目、水上品黄酒,吃罗汉豆,尝臭豆腐……湖中央更有鲁迅笔下的社戏粉墨登场,让游客耳闻目睹,大饱口福与眼福。 饮渌亭,听湫亭、霞川桥、桂岭、秦桥等恰到好处的人工景致点缀及山崖青石湖水等组成的自然风光外,东湖还是颇富历史意义的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游览或商讨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孙中山先生还亲临陶社致祭。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过东湖。郭沫若在东湖还留下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此诗此景永垂东湖崖壁,让游者过目难忘。 游览东湖,我们被东湖的美景深深迷住了去向,坐在乌蓬船里,感觉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我们不仅被如诗似画的景色深深吸引,更被古代劳动人民无数老茧,手足胼胝所创造的如此奇迹深受震撼。起身乌篷船,我们沿着石阶拾级上山,山顶有茶园和茶室,想不到东湖还是个登高远眺的好地方。东湖旖旎清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不愧是绍兴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2016.2.21晚. |